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动态 > 内容阅读
“空中鸡舍”孵出产业振兴“金凤凰”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5日 发布单位:辛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在中里厢乡,一群“青年鸡”不仅住上了“豪华公寓”,还享受着恒温空调、自动送餐智能清粪等“五星级待遇”,科技赋能既让传统养殖焕发新生机,也让农户在产业链延伸中掌握主动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北郭村,一座座现代化养殖棚里活力满满。走进鸡舍,眼前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一排排四层立体笼架化身青年鸡苗的“豪华公寓”,首批15万只“小家伙”在这里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说起这个“豪华公寓”,场长穆胜利打开了话匣子。鸡舍里藏着个厉害的“智慧大脑”——智能环境控制系统,能24小时实时监测,自动调节温湿度、灯光和空气质量,让鸡群始终待在恒温舒适的“宜居环境”里。
更贴心的是,四层立体笼架组成的“空中鸡舍”,把喂料、饮水、清粪都变成了自动化操作,既省心又高效。
谁能想到,这个功能完备的养殖项目,从今年2月破土动工到建成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这不仅刷新了我市乡村产业发展的“加速度”,更标志着中里厢乡在禽类养殖产业链上成功开辟出极具竞争力的新赛道,为农业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摆脱传统养殖的被动局面,穆胜利精准瞄准产业链上游的青年鸡养殖领域,主攻从破壳雏鸡到合格蛋鸡的关键培育阶段,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后续的产蛋性能和养殖效益,在市场上有着极高的需求度。
“以前养蛋鸡,利润总被鸡蛋行情牵着走。后来想着往产业链上下游拓展一下,新增了青年鸡养殖业务。
现在很多蛋鸡养殖户上鸡补栏都认准优质青年鸡苗。”三和青年鸡场场长穆胜利介绍。
这个“空中鸡舍”最让人惊叹的,当数土地利用率的大幅跃升。传统养鸡模式每亩地仅能养殖4000到5000只,而它通过向空间要效益,每亩养殖量可达3万只,土地产出效益直接翻倍。同时,“鸡粪不落地”的即时处理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养殖的污染难题,真正实现了绿色养殖、可持续发展。
三和青年鸡场场长穆胜利告诉记者,今年这一批订单有10万羽左右,预计明年二期、三期工程下半年投产,争取明年出栏量达到270万羽左右。
中里厢乡这一青年鸡产业项目的落地生根,是我市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设施农业的生动实践。它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有效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传统养殖业注入了满满的科技内涵,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新范式。
以上信息来源于辛集市政府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