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长牙是家长们期待的成长阶段,了解宝宝长牙的时间以及长牙时的表现,能让家长更好地应对。
宝宝多大长牙
1. 平均长牙时间:大多数宝宝在4 - 10个月开始长牙。一般来说,最先萌出的是下颌乳中切牙,也就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小牙齿。不过,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节奏存在差异,长牙时间会有所不同。有的宝宝可能4个月就早早长牙,而有的宝宝到10个月才开始长牙,只要在这个时间范围内,通常都属于正常情况。
2. 影响长牙时间的因素:遗传因素对宝宝长牙时间影响较大。如果父母小时候长牙较早,宝宝长牙时间可能也相对较早;反之,若父母长牙较晚,宝宝长牙时间可能也会推迟。此外,宝宝的营养状况也很关键。充足的营养,特别是钙、磷、维生素D等对牙齿发育至关重要。如果宝宝缺乏这些营养元素,可能会导致长牙延迟。比如,宝宝日常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就可能影响牙齿的正常萌出。同时,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可能干扰宝宝的生长发育,包括牙齿萌出的时间。
宝宝长牙的表现
1. 流口水增多:在长牙期间,宝宝的口水会明显增多。这是因为牙齿萌出会刺激牙龈神经,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宝宝可能会经常流口水,把下巴和胸前的衣服都弄湿。有时候,宝宝还会因为口水过多,出现轻微的咳嗽。比如,家长可能会发现宝宝原本干爽的下巴,在长牙阶段变得湿漉漉的,一天要换好几件口水巾。
2. 牙龈不适:宝宝会感觉牙龈痒痒的、胀胀的,很不舒服。他们可能会通过咬东西来缓解这种不适,比如咬自己的小手、咬安抚奶嘴,或者抓住身边能拿到的东西就往嘴里塞。家长可以看到宝宝频繁地把手指放进嘴里,用力地咬,甚至把小手咬得红红的。有些宝宝还会在大人身上蹭牙龈,比如在妈妈怀里时,用牙龈蹭妈妈的肩膀。
3. 情绪变化:长牙带来的不适可能让宝宝情绪变得烦躁不安。平时乖巧的宝宝,在长牙时可能会变得爱哭闹,尤其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可能会频繁醒来哭闹。宝宝也可能会比平时更黏人,总是希望妈妈抱抱。例如,原本能安静入睡的宝宝,在长牙期间半夜会突然醒来大哭,怎么哄都不太管用,这可能就是长牙不适导致的。
4. 轻微发热:部分宝宝在长牙时会出现轻微发热的情况,体温一般不超过38℃。这是因为牙齿萌出时,牙龈可能会有轻微的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发热。但这种发热通常是暂时的,持续时间较短。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或者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流鼻涕等,可能不是单纯的长牙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5. 食欲改变:长牙期间,宝宝的食欲可能会受到影响。由于牙龈不适,宝宝在吃奶或吃辅食时可能会感到疼痛,从而出现吃奶量减少、对辅食不感兴趣的情况。比如,平时能正常喝完一瓶奶的宝宝,在长牙时可能只喝一半就不愿意喝了,或者原本爱吃的辅食,现在喂到嘴边却扭头躲开。
了解宝宝长牙的时间范围和常见表现,家长就能更好地照顾长牙期的宝宝。当宝宝出现这些情况时,家长可以通过给宝宝准备干净的磨牙玩具、轻柔按摩牙龈等方式,帮助宝宝缓解不适,陪伴宝宝顺利度过长牙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