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10月31日电 (胡虹、晏红霞)自动包装线高效运转,一袋袋“米粒”般的聚乙烯醇(PVA)产品被打上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即将发往东南亚。10月29日,“青春华章·青春红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位于长寿区的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维化工”),在这座拥有50多年历史的老牌化工厂里,看到的却是全球高端新材料市场的强劲竞争力。
![]()
参观现场。主办方供图
一场三十年的技术“拼图”
“这看似普通的白色粉末,是生产PVC塑料不可或缺的核心助剂——PVA悬浮分散剂。曾经,这个领域被国外企业完全垄断。”川维化工党群工作部新闻中心记者黄瑾向众人介绍。
打破垄断的征程,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刚进厂的青年技术人员龚成军,接到了研发第一款辅助分散剂的任务。“因为国外技术封锁,我们只能自己查文献,从底层逻辑原理上一点点摸索。”
从第一支辅助分散剂问世,到形成4大系列、9个牌号的完整产品体系,川维化工的研发团队用了近30年时间。“这就像拼图,缺一块都不行。”龚成军说,“直到2020年左右,我们才拼上最后一块拼图,实现了全系列国产化。”
如今,国内近3000万吨PVC产能的高端助剂需求,有了稳定可靠的“中国方案”。
赢得国际市场“入场券”
在川维化工,另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在国际市场上打响。
龚成军回忆,上世纪90年代,面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川维化工选择正面迎战,并屡屡胜诉。“如果我们输了,惩罚性关税可能高达百分之两三百,市场就没了。我们赢了,就拿到了全球市场的‘入场券’。”
正是这份底气,让他们的产品在任何时期都能通过中欧班列、海运、甚至空运的方式,准时交付全球客户。如今,川维化工的PVA产品出口量占全国40%,宝洁等国际行业巨头都是其长期合作伙伴。
![]()
厂房内摆放着即将发往全球的PVA产品。主办方供图
PVA的“七十二变”
PVA产品外观朴素,但其内在价值却天差地别。实现从基础化工原料到高端新材料的跨越,是川维化工青年研发团队的核心使命。
通过持续研发,川维化工的PVA产品已从建厂初期的1个牌号,发展到100多个牌号,应用领域从传统建筑、纺织行业延伸拓展到“衣食住行乐”各个领域。
在展台上,我们看到PVA的“七十二变”:它可以是汽车高铁挡风玻璃中的PVB膜原料,守护出行安全;可以是医药胶囊的包衣,保障用药稳定;可以是洗衣凝珠的水溶膜,环保无污染;甚至还是瓷器烧制过程中的关键添加剂,让瓷器更洁白、更坚韧……“它无处不在,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龚成军说。
人才在“严管厚爱”中淬炼
企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川维化工构建了管理、技术、技能“三支队伍”晋升通道,让年轻人有奔头。
“公司敢于给年轻人压担子。”龚成军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刚入职就参与核心的分散剂扩能项目,经常加班到凌晨。他的师傅在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怀备至。“晚上下班,师傅会在厂门口等我,亲自带我回家。”
通过“导师带徒”“青年人才论坛”等机制,川维化工让青年人才迅速成长。在这里,表现优异者可以破格晋升,打破了论资排辈的窠臼。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川维化工的转型之路,正是一代代青年将“青春红岩”精神书写在实业报国一线的生动实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支充满活力的产业“国家队”正朝着建设世界领先的特色化工和新材料公司目标稳步迈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