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 年 6 月,李天乐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工人家庭,5 岁时父母离婚,她跟随母亲生活,父亲按时支付抚养费。虽家境一般,但作为独女,她被父母倾注全部心血,却也养成了偏执强势的性格 —— 凡事要争第一,与人相处时总以自我为中心,认定的事绝不妥协。
![]()
上学后,李天乐的学习天赋逐渐显现,从小学到高中,成绩始终稳居班级第一,这份 “优秀” 让她更加骄傲,常觉得身边人都不如自己。1988 年夏天,18 岁的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填报专业时虽对化学懵懂,却因 “听起来够专业” 选择了化学系。大学期间,她成了实验室的常客:每天穿着白大褂,从早到晚泡在试剂瓶与仪器间,记录数据时笔尖划过纸张的速度飞快,遇到实验误差会反复调试,直到结果符合预期。
出众的颜值与成绩让她成为校园里的焦点,追求者众多。大二时,她与同系学长陈华相恋 —— 两人常在同一实验室搭档,陈华性格温和,凡事让着她,这段感情里,李天乐始终占据主导:要求陈华每天陪她上自习,周末必须一起泡实验室,甚至连陈华穿什么衣服都要按她的喜好来。1992 年,两人一同考上北大研究生,李母见陈华礼貌稳重,还主动提议让他们尽快结婚,彼时的李天乐却没放在心上,她的心思早已转向 “更远的未来”。
二、相遇与抉择:清华学霸王晓业的 “横刀夺爱”
1995 年,研究生即将毕业的李天乐提出 “一起赴美留学”,陈华却因家庭条件普通,只想尽快工作赚钱,两人为此频繁争吵,感情出现裂痕。正是这段矛盾期,王晓业走进了李天乐的生活。
王晓业比李天乐小 1 岁,1971 年出生于江苏江阴的商人家庭,1989 年高考失利考入南京化工学院,却凭借三年专业第一的成绩,拿到唯一保送清华计算机系研究生的名额。在清华校园里,他因家境优渥、长相帅气、性格开朗,被称为 “校草”,且早已规划好 “赴美留学” 的道路。
1995 年 3 月,清华与北大举办联谊晚会,王晓业第一次见到李天乐便被吸引,主动上前搭讪。彼时李天乐虽有男友,却对王晓业的 “清华光环” 与 “留学计划” 产生兴趣。王晓业通过李天乐的朋友得知她与陈华的矛盾后,刻意以 “留学申请” 为话题频繁约她见面,分享自己的规划与资源。不到一个月,李天乐便果断与陈华分手,无缝衔接与王晓业恋爱 —— 她看中的,不仅是王晓业的条件,更是他能帮自己实现 “赴美梦”。
![]()
1995 年夏天,两人分别拿到清华、北大硕士学位,却因申请不到全额奖学金陷入困境。王晓业凭借流利的英语,给美国多所高校发邮件推销两人的学术成果,最终宾夕法尼亚大学同意同时为他们提供全额奖学金。1996 年 2 月,两人一同登上飞往美国的飞机,谁也没想到,这场 “携手追梦” 的旅程,终将走向悲剧。
三、赴美生活:婚姻里的矛盾与裂痕
到美国后,李天乐与王晓业的差异逐渐显现:王晓业家境富裕,无需打工,很快融入当地社交圈,认识了不少外国朋友,周末常参加聚会;李天乐则需在华人餐馆打工补贴开支,每天课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去端盘子,看着王晓业的 “轻松自在”,心里渐渐失衡。
2000 年,两人分别拿到化学博士与计算机博士学位:李天乐入职纽约施贵宝制药公司(顶尖药企),王晓业进入华尔街公司做软件工程师。工作稳定后,王晓业求婚,两人在新泽西州领证结婚,不久拿到美国绿卡。初期的婚姻还算顺利,两人工资丰厚,共同规划着 “买房生子” 的目标,王晓业为了多赚钱常加班,李天乐却渐渐不满 —— 她觉得王晓业 “只顾工作,忽略自己”。
矛盾在 2006 年春节爆发:李天乐特意请假想陪王晓业过年,王晓业却因公司安排需去加州出差。收拾行李时,李天乐情绪失控,指责他 “不重视家庭”,王晓业却觉得 “工作无法推掉”,最终还是按时出差。此后,两人争吵不断,甚至频繁惊动警察。李天乐还变得更加偏执:得知陈华在国内结婚生子后,她竟主动给陈华妻子打电话骚扰;在公司里,她常因琐事与同事争吵,甚至给同事 “穿小鞋”。
![]()
2008 年,两人在新泽西州孟洛市买了一套别墅,李天乐也顺利怀孕。作为高龄产妇,她患上妊娠糖尿病,身体状况糟糕,李母从北京赶来照顾,却因生活习惯差异与她频繁争吵。一次大雪天,李天乐竟动手打了母亲,还把她赶出家门,邻居报警后,她甚至谎称 “母亲有精神病”,警员对她的评价是 “极具偏见,缺乏正确价值观”。2009 年儿子出生后,因孩子对乳制品过敏常生病,王晓业加班更频繁,李天乐的不满愈发强烈,婆媳矛盾也再次升级 —— 她因带孩子问题与王晓业母亲争吵,甚至动手打人,最终王母无奈回国。
四、毒杀与案发:“完美毒药” 铊的致命陷阱
2010 年,王晓业因长期承受争吵压力,且担心李天乐的极端行为,提出离婚并希望获得儿子监护权。李天乐却坚决反对,威胁道 “我为你生孩子受这么多苦,你别想得逞”,甚至在一次争吵中,趁王晓业喂孩子奶粉时,用钝器砸伤他的后脑勺。王晓业愈发恐惧,开始刻意避开李天乐,搬出去住,偶尔回家探望儿子也不吃她做的饭。
2011 年 1 月 5 日,儿子两岁生日,李天乐做了一大桌菜,邀请王晓业一起吃饭。看着儿子开心的样子,王晓业放松了警惕,坐下与母子俩共进晚餐。1 月 10 日,两人在律师见证下签署离婚协议:儿子归李天乐,王晓业支付抚养费,房子因金融危机暂不出售,两人分居在同一屋檐下,离婚案定于 1 月 14 日开庭。
1 月 14 日,李天乐因陪姑姑看病缺席庭审,当晚王晓业突然病倒,出现呕吐、腹泻症状,被送往普林斯顿大学医疗中心,医生起初误诊为 “流感”。随着病情加重,王晓业开始脱发、四肢末端灼热,一位曾在北京工作的华裔护士察觉异常 —— 这些症状与 “朱令铊中毒” 极为相似,她立刻提醒医生。1 月 18 日,医院对王晓业血液检测,1 月 25 日结果显示:他体内含有剧毒金属铊,且剂量足以致命。
铊被称为 “完美毒药”,无色无味,不到 1 克即可致命,当时美国仅化学实验室可获取。医院紧急在全美寻找解药 “普鲁士蓝”,因大雪阻碍,等解药送到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1 月 26 日,39 岁的王晓业因铊中毒去世。两天后,李天乐在邻居家带孩子时被逮捕,儿子被送往寄养家庭。
五、审判与监禁:证据链下的终身判决
警方调查发现,2010 年 12 月至 2011 年 1 月,李天乐利用在施贵宝制药公司的职务便利,先后多次申请领取铊,归还时剂量缺失 90%;她的电脑里还存着一篇详细介绍 “铊的毒性与普鲁士蓝治疗作用” 的文章。更关键的是,王晓业住院期间,李天乐曾多次探望,表面上喂他自制肉汤、涂润唇膏,实则可能趁机二次投毒,且在得知 “铊中毒” 诊断后,便不再去医院,还偷偷给儿子办理中国签证、购买单程机票,试图逃回国内。
![]()
2012 年 2 月,案件开庭,检方出示了完整证据链,李天乐却拒不认罪,其律师称 “两人已达成离婚协议,李天乐无犯罪动机”。检察官反驳道:“她明知铊的致命性,却多次投毒,甚至记录王晓业的症状,计算他的死亡时间,她的目的就是‘不允许离婚’。”2013 年 10 月 1 日,美国新泽西州高等法院裁定李天乐谋杀罪成立,判处终身监禁,62 年内不得假释—— 若她能活到假释年龄,已是 104 岁。
李天乐不服判决,先后两次上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均因 “无实质性证据” 被驳回。入狱后的她依旧偏执:2023 年 4 月,因狱友林赛关掉她正在使用的洗衣机,两人发生冲突,李天乐竟将监狱惩教署告上法庭,声称 “处罚不公”,最终仍被法院驳回。
如今,李天乐已在美国监狱服刑 14 年,儿子被美国夫妇收养,李母也回到北京养老。这位曾就读北大、入职顶尖药企的才女,终究因自己的偏执与残忍,亲手毁掉了两个家庭,将人生永远困在了监狱的高墙之内。近期,美国监狱系统公示的信息显示,李天乐暂无减刑记录,她的余生,或许都将在对过往的悔恨与偏执的自我辩护中度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