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篇故事为虚构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采用文学创作手法,融合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元素。
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情节发展均为虚构创作,不代表真实历史事件。
“师父!快趴下!”
孙悟空一声暴喝,金箍棒裹着风雷之声,将一头猛扑过来的狮妖重重砸飞。那妖怪撞断了三棵大树,口吐鲜血,却依旧死死地盯着唐僧,眼中全是血丝。
“把他给我……”狮妖挣扎着,声音嘶哑,“快!我必须……必须吃了他……”
“又疯了一个!”孙悟空挡在白马前,金箍棒直指那妖怪,“你们这帮妖怪,到底发的什么疯?真以为吃我师父能长生不老?”
“你懂什么!”那狮妖竟发出一声悲鸣,“这是……这是唯一的办法!唯一的……”
话音未落,金箍棒落下,一切归于沉寂。
![]()
唐僧勒住缰绳,手心冰凉。
他看着那妖怪死不瞑目的双眼,低声颤抖:“悟空……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七个了。他们……他们看起来不像是在求长生,更像是在求死。”
01
大唐贞观年间,一支奇怪的队伍正行走在西行的黄沙古道上。
玄奘,也就是唐僧,骑在白马上,眉宇间带着一丝化不开的忧虑。他想不通,为什么自踏出长安城以来,自己就成了三界所有妖魔眼中的“香饽饽”。
“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这个传言像一阵风,吹遍了每一个山头,钻进了每一个洞穴。导致他们这一路,几乎三天一小难,五天一大难。
这不,刚进了黄风岭,妖气又来了。
“师父,八戒,沙师弟,都小心了!有妖怪!”
孙悟空扛着金箍棒,一个跟头翻到队伍前面,火眼金睛瞪着前方。只见卷起一阵黄风,一个手持钢叉的虎脸妖怪拦住了去路,正是那黄风怪的部下,虎先锋。
“哈哈哈!”虎先锋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它贪婪地盯着白马上的唐僧,“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小的们,唐僧肉送上门了!抓住他,献给大王!”
孙悟空最烦这种不自量力的小妖,他冷笑一声:“你这小妖,也想动我师父一根毫毛?”
话音未落,金箍棒已经挥了过去。那虎先锋哪里是孙悟空的对手,只三五个回合,就被一棒子打中了天灵盖,眼看是活不成了。
孙悟空收起棒子,刚要转身,却看到了极其诡异的一幕。
那虎先锋倒在地上,鲜血直流,但它的脸上没有临死的恐惧,也没有求饶的慌张。它用尽最后一点力气,艰难地朝唐僧的方向伸出手,一双眼睛瞪得溜圆。
它的眼神,不是贪婪,也不是怨恨,而是一种……一种近乎狂热的“解脱感”。
虎先锋的嘴唇蠕动着,用只有它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喃喃自语:“吃了你……吃了你……一切就……就都结束了……”
说完,脑袋一歪,彻底没了气息。
唐僧骑在马上,将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他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头顶。
“悟空,”唐僧的声音有些发颤,“那妖怪……它最后在说什么?”
孙悟空收起了玩笑的心思,他走到虎先锋的尸体旁,蹲下身子,皱着眉头。
“师父,这事儿不对劲。”孙悟空沉声说道,“这妖怪看您的眼神,不像是在看一顿美餐,倒像是在看……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
猪八戒也凑了过来,哼哼唧唧地说:“是啊,师父。俺老猪以前在福陵山,也见过不少吃人的妖精。它们想吃人,是图个口腹之欲。可这妖怪,怎么看都像是……急着去投胎一样?”
沙僧则默默地检查着行李,低声说:“二师兄说的没错。这一路的妖怪,对‘吃唐僧肉’这件事,执念太深了,深得有些反常。”
唐僧勒住白马,抬头望向西方的天空。
以前,他只担心自己被妖怪吃了,取经失败。但从今天起,他心里多了一个更深的疑问。
“长生不老”……这四个字背后,到底藏着什么?为什么那只老虎的死,不像是因为贪婪,更像是因为使命失败而感到的不甘和……解脱?
“一切就都结束了……”
这句话,像一根刺,扎进了唐僧的心里。
02
黄风岭的夜晚,寒风刺骨。
师徒四人找到一个背风的破庙,生起了篝火。猪八戒和沙僧已经睡下,鼾声此起彼伏。唐僧却毫无睡意,他拨弄着眼前的火堆,心事重重。
孙悟空坐在他对面,也在闭目养神,但显然也没睡着。
“悟空,”唐僧轻声开口,“你……真的相信,吃了为师的肉,就能长生不老吗?”
孙悟空睁开眼,火光映在他金色的瞳孔里。
“师父,您是在想白天那只虎妖的事?”
唐僧点点头,叹了口气:“这个传言,是为师这一路上所有灾难的根源。可我只是个凡人,何德何能,能让人长生?”
![]()
孙悟空挠了挠毛脸,难得地严肃起来:“师父,不瞒您说,俺老孙也一直在琢磨这件事。”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俺老孙当年大闹天宫,在天上待了不少日子。天庭里想要长生,法子是有的。比如,去偷王母娘娘的蟠桃,或者去兜率宫偷太上老君的金丹。”
“可俺老孙在天上混了那么久,结识的仙佛也不少,却从来……从来没有听过第三种法子——就是吃人。”
孙悟空站起身,走到庙门口,望着外面漆黑的夜。
“师父,您想啊。天庭里,有多少老神仙,寿元将近,天天盼着蟠桃会续命?要是吃您的肉真有这等奇效,比蟠桃还灵,那……他们为什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孙悟空的话,让唐僧悚然一惊。
“悟空,你的意思是……”
“俺老孙的意思是,”孙悟空转过身,一字一句地说道,“这帮天上的神仙,对您这块‘长生肉’,要么是根本不信,要么是……根本不敢提。”
“你想想,这传言传得三界尽知,妖魔鬼怪都知道了,天庭会不知道?玉帝老儿会不知道?可他们是怎么做的?”
孙悟空掰着指头:“他们什么也没做。没派人来保护您,也没派人来辟谣。他们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任由这个传言扩散,任由全天下的妖怪都来抓您。”
猪八戒不知什么时候也醒了,揉着惺忪的睡眼,插嘴道:“猴哥说得对。俺老猪以前当天蓬元帅的时候,也没听说过这事。这传言,倒像是……像是专门说给妖怪们听的。”
“天庭的沉默,太反常了。”沙僧也坐了起来,总结道。
唐僧的心沉了下去。
如果孙悟空的分析是对的,那就意味着,“吃唐僧肉长生不老”这个传言,很可能不是真的。
它更像一个“局”。
一个专门针对“唐僧”和“妖怪”设下的局。
可这个局是谁设下的?目的又是什么?
唐僧看着跳动的火焰,第一次感到,西行的路,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也黑暗得多。
那些隐藏在慈悲佛光背后的东西,远比张牙舞爪的妖怪更令人心寒。
03
队伍继续西行,这一日,到了一处仙山福地,名曰“万寿山五庄观”。
观内的主人,乃是地仙之祖,镇元子。
孙悟空当年偷了镇元子的人参果,打倒了果树,最后还是观音菩萨出面,才算平息了风波。按理说,孙悟空是理亏的一方。
可奇怪的是,当他们师徒四人再次登门时,镇元子的态度,却客气得有些过分了。
他没有丝毫的芥蒂,反而对唐僧礼遇有加,一口一个“圣僧”,甚至亲自奉上了最好的人参果。
“圣僧,”镇元子抚着长须,笑呵呵地对唐僧说,“你我五百年前有过一面之缘,今日你能再到我这五庄观,实乃贫道之幸。”
唐僧受宠若惊,连忙还礼:“仙长客气了。贫僧一介凡僧,何德何能,敢受仙长如此大礼。”
镇元子的笑容里,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小心翼翼。
他看了看旁边的孙悟空和猪八戒,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又不好开口。
到了晚上,唐僧在禅房打坐。镇元子屏退了童子,独自一人走了进来。
“圣僧,贫道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镇元子的表情很严肃。
“仙长请讲,贫僧洗耳恭听。”
镇元子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用词。他低声说道:“圣僧,贫道敬你,并非全因为你是金蝉子转世,而是因为……你身上承载着一件天大的因果。”
唐僧心中一动:“仙长此话何意?”
“天机不可泄露。”镇元子摇了摇头,“我只提醒圣僧一句。你这一路西行,务必要小心。不仅要防备那些明面上的妖魔,更要防备那些……”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了。
“……更要防备那些‘慈眉善目的引路人’。”
唐僧的瞳孔猛地一缩。慈眉善目的引路人?这一路指引他西行的,除了观音菩萨,还能有谁?
镇元子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又补充了一句:“圣僧,这世间万物,皆有代价。有时候,肉眼所见的‘恩赐’,或许是早已在暗中标定好的‘代价’。”
“‘长生不老’这个传言,圣僧还是……不要全信为好。”
说完,镇元子不再多言,行了一礼,便转身退出了房间。
唐僧独自坐在房中,冷汗浸透了僧袍。
镇元子是地仙之祖,他的地位崇高,几乎不问三界俗事。他这样的人物,都如此隐晦地警告自己,这说明什么?
说明“吃唐僧肉”这个局,背后的水,深不可测。深到连镇元子这样的地仙之祖,都只敢点到即止,不敢多说一个字。
“恩赐”与“代价”。
唐僧咀嚼着这两个词,他感觉自己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而织网的手,正藏在西天灵山的万丈佛光之后。
04
离开了五庄观,师徒四人继续赶路。镇元子的警告,让唐僧的心情越发沉重。
他们开始更加留意沿途的蛛丝马迹。
这天,他们行至一处荒山,眼看天色已晚,便想寻个山洞歇脚。
![]()
孙悟空在前面探路,拨开一片荆棘,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古洞。洞口布满了青苔和藤蔓,显然已经很久没人来过了。
“师父,这里似乎是个废弃的洞府,我们今晚就在这歇脚吧。”
四人走进山洞,里面还算干燥。猪八戒点起火把,发现在山洞的最深处,竟然有一具盘膝而坐的枯骨。
那枯骨早已没了血肉,但僧袍还勉强挂在身上,看样子,也是一位前代的修行者。
“阿弥陀佛。”唐僧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
“师父,快看,这里有字!”沙僧眼尖,发现在枯骨的旁边,立着一块残破的石碑。
石碑上布满了灰尘,猪八戒用袖子擦了擦,露出上面模糊的字迹。
“金蝉……十世……食其肉,得……”猪八戒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着,“后面看不清了,好像是‘长生’二字。”
“又是长生!”猪八戒嘟囔道,“看来这传言,早就有了啊。”
唐僧走上前,仔细地端详着那块石碑。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伸出手,抚摸着石碑上的刻痕。当他摸到“食其肉,得……”那几个字时,他的手指猛地一顿。
“悟空,”唐僧的脸色变了,“你来看,这里的刻痕。”
孙悟空闻言,立刻凑了过来。他伸手一摸,也发现了问题。
“不对!”孙悟空低喝一声,“这几个字的刻痕,比前面的要新!而且……有被锐器修改过的痕迹!”
唐僧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悟空,用你的火眼金睛看看,这下面……原来刻的是什么?”
孙悟空点了点头。他运起神力,双目中金光爆射。
在火眼金睛的注视下,石碑表层的石屑仿佛被剥离了。那几个被新刻上去的字迹渐渐淡去,露出了底下被掩盖的、更古老的原始字迹。
那字迹已经很模糊了,但孙悟空还是看清了。
石碑上,根本没有“长生”二字。
被掩盖的那两个古字,一个是“镇”,一个是“器”。
“镇……器?”唐僧喃喃自语,完全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孙悟空的脸色也变得极其难看。他收起神通,洞穴内再次恢复了昏暗。
“师父,”孙悟空的声音沙哑,“这块石碑,被人动过手脚。有人……把‘镇器’两个字,改成了‘长生’。”
“镇压?容器?”猪八戒和沙僧也凑了过来,一脸的迷茫。
唐僧却如遭雷击。
他想起了镇元子的话:“你身上承载着一件天大的因果。”
如果说,“长生”是假的,是后来被刻意篡改的谎言。
那“镇器”……“镇压”和“容器”……才是真相吗?
唐僧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
这具凡胎肉体,不是什么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而是一个……容器?
一个用来“镇压”某种东西的……容器?
这个发现,比“长生不老”的传言更让他感到恐惧。他到底是什么?他身体里……又装着什么?
05
师徒四人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那座诡异的古洞。石碑上的“镇器”二字,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他们来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前,此河名曰“通天河”。
河边的百姓告诉他们,河里住着一个“灵感大王”,每年都要吃一对童男童女,否则便会降下灾祸。
孙悟空一听便怒了,当即决定要为民除害。
他变成孩童模样,和猪八戒一起被送入水府。那灵感大王(一条金鱼精)果然现身,双方一场大战。孙悟空假装不敌,逃出水面,立刻赶去南海请观音菩萨。
就在孙悟空去请救兵的时候,猪八戒和沙僧守在岸边,以防妖怪逃窜。
忽然,沙僧发现水府深处,似乎还有动静。他水性极好,便一个猛子扎了下去,想去探个究竟。
在水府最深处一个隐蔽的牢笼里,沙僧有了惊人的发现。
牢笼里,没有金银财宝,也没有被抓来的百姓。只有一个被碗口粗的铁链锁住的、奄奄一息的老龟。
这老龟的龟甲已经裂开,气息微弱,显然是受了重刑,被囚禁在此地不知多少岁月了。
沙僧撬开锁链,将老龟救了出来。
老龟浮上水面,虚弱地喘息着。它半睁着浑浊的眼睛,看到了岸边的唐僧,和唐僧身上那件熠熠生辉的锦斓袈裟。
老龟的身体猛地一颤,眼中爆发出极度的惊恐。
“又……又一个……”老龟的声音嘶哑而绝望,“又一个……穿袈裟的……”
唐僧一愣,连忙上前:“老菩萨,你见过……像我一样的人?”
“见过……”老龟咳出几口黑血,“我在这通天河底数百年……我见过……不止一个……不止一个‘金蝉子’……”
师徒三人都惊呆了。
“不止一个金蝉子?这怎么可能!”猪八戒叫道。
“他们……都和你一样……从东土而来……要去西天……”老龟的气息越来越弱,“可他们……都失败了……”
“他们去哪了?”唐僧急切地追问。
“消失了……”老龟的眼中流露出巨大的恐惧,“就在这通天河附近……被……被‘吃’掉了……他们都消失了……”
“通天河……是道坎……河水能洗掉伪装……让他们看到‘真相’……所以,他们都过不去……”
唐僧只觉得天旋地转。
他不是第一个取经人?在他之前,还有别的“金蝉子”?他们都失败了,都“消失”了?
老龟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抓住了唐僧的僧袍,它死死地盯着唐僧,眼中满是哀求和警告:
“不要去……不要去西天……”
“那不是取经……那不是普度众生……”
“那是……那是……献祭!”
说完这两个字,老龟的头一歪,彻底断了气。
“献祭”!
唐僧呆立在河边,手脚冰凉。
06
经历了通天河的变故,唐僧彻底变了。
他不再是那个心怀慈悲、一心向佛的圣僧。他变得沉默寡言,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和挣扎。
但路,还是要走下去。他必须去灵山,他必须当面问问佛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孙悟空三人也察觉到了师父的变化,他们不再吵闹,队伍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他们知道,这一路,已经不是为了取什么劳什子的“正果”,而是为了师父,去讨一个“真相”。
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他们终于抵达了灵山,大雷音寺。
佛光普照,梵音阵阵。一切都显得那么庄严,那么神圣。
如来佛祖高坐莲台,慈悲地看着座下的师徒四人。
![]()
“玄奘,你十世修行,一路艰辛,终得正果。今,我便将这三藏真经,赐予你,带回东土,普度众生。”
阿傩、伽叶二尊者,捧着一卷卷的经文,交到了唐僧的手中。
就在唐僧的手,触碰到那些“真经”的瞬间——
“轰!”
唐僧的脑海中一片空白。
他没有感受到佛法的浩瀚,也没有感受到智慧的启迪。
他只感觉到了一股……一股无法形容的、冰冷到极点的、庞大的“恶意”。
那股“恶意”仿佛是活的,它充满了毁灭、怨毒、绝望和痛苦。它就像三界众生亿万年来所有的“恶念”和“业障”的集合体!
而这些“真经”,根本不是经文,它们就是承载这些“恶意”的载体!
“不……”唐僧的身体开始发抖。
他体内的某种东西,仿佛被这股“恶意”激活了。他想起了石碑上的“容器”二字。
原来,他自己,也是一个“容器”。
而西天,是让他这个“小容器”,来承载“大容器”(真经)的地方!
“玄奘,你已得真经,为何还不拜谢?”如来的声音,在唐僧耳中听来,是那么的威严,又那么的冰冷。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唐僧的身后。
“玄奘,你终于明白了。”
是观音菩萨。
她的表情不再是慈悲,而是一种近乎冷漠的平静。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对唐僧说道:
“三界承平已久,但众生恶念不息,业障堆积如山,已在灵山汇聚成‘灭世祸根’,即将吞噬三界。”
“佛祖大慈大悲,不忍众生涂炭,故设此局。”
“你的十世修行,并非为了成佛,而是为了将你的灵魂,培养成一个最纯净、最坚韧的‘容器’,用来承载这‘灭世祸根’。”
“所谓‘西行取经’,就是让你这个‘容器’,来灵山,将这‘祸根’(真经)……‘取’走。”
唐僧的血都凉了。
“那……那‘长生不老’的传言……”
“是佛祖散布的。”观音平静地回答,“这是‘双重保险’。”
“这‘祸根’(真经)在运输途中极不稳定。一旦你这个‘容器’承受不住,濒临破碎(即祸根爆发),这个传言就会吸引沿途的妖魔,不顾一切地来‘吃掉’你。”
“妖魔吃掉你的瞬间,它们的身躯和灵魂,会立刻被‘祸根’撑爆,形神俱灭。这就等于一次‘小规模的定向引爆’,以牺牲那些妖魔为代价,防止‘祸根’在东土大唐彻底失控,导致三界毁灭。”
“所以,”观音垂下眼帘,“那些妖魔,也是这盘棋局里……必要的牺牲品。”
唐僧如遭雷击,他手中的经文,变得有亿万斤重。
07
大雷音寺的佛光,在唐僧看来,是那么的刺眼。
他手中的哪里是普度众生的真经,这分明是准备在东土大唐引爆的“定时炸弹”!
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也从观音菩萨的传音中,得知了这残酷的一切。
“好一个如来!好一个大慈大悲!”
孙悟空的怒火,再也压制不住了。他一把抽出金箍棒,金色的瞳孔瞬间变得血红。
“你们……你们这满天神佛!竟敢如此欺骗我师徒!欺骗三界众生!”孙悟空的嘶吼声,震得整个大殿都在颤抖。
“你们把俺老孙的师父当什么了?容器?祭品?”
猪八戒和沙僧也拿出了兵器,默默地站在了唐僧的身后。他们可以贪生怕死,可以偷懒耍滑,但这一刻,他们绝不后退。
“悟空,不得无礼。”高座上的如来佛祖,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里不带一丝情感:“此乃定数。为保三界平安,必须有人牺牲。玄奘,你承载‘祸根’东去,便是你最大的功德。”
孙悟空气得浑身发抖:“好一个功德!你这老……你这佛祖!为何不把这‘祸根’留在灵山?留在你这西天净土?偏要送到我东土大唐去?”
“灵山已是业障汇聚之地,无法再承受更多。”如来的声音威严无比,“东土大唐,乃南赡部洲,人杰地灵,气运正盛,是唯一可以‘封印’此祸根的地方。”
“胡言!”孙悟空一棒指向如来,“我看你们就是想祸水东引!”
“悟空,住手!”
唐僧开口了。他的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
他制止了暴怒的孙悟空。
唐僧抬起头,直视着如来佛祖,这个他信仰了一辈子的存在。
“佛祖,弟子……有一问。”
“讲。”
“若弟子当场摔碎这些经文,让‘祸根’在此地爆发,会如何?”
如来佛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色的波动:“那‘祸根’会瞬间吞噬灵山,进而波及三界。你我,众生,将同归于尽。”
唐僧闭上了眼睛。
他想起了大唐,想起了长安城,想起了东土的亿万生灵,想起了那个派他西行的唐王李世民。
他不能让“祸根”在灵山爆发,同归于尽。
但他,也绝不能让它在东土爆发,牺牲掉自己的故乡。
唐僧缓缓睁开眼,他的眼神中,没有了迷茫,只剩下一种如死水般的决绝。
“好。”
唐僧只说了一个字。
他弯下腰,抱起了那重若千钧的经卷。
“我们……带它回家。”
孙悟空愣住了,他看着师父的背影,那不再是圣僧,而像是一个……背负着全世界最沉重枷锁的囚徒。
“师父……”
“走吧,悟空。”唐僧没有回头,“我们不是去取经。我们是去……‘押送’。”
师徒四人,没有再看满天神佛一眼,转身走出了大雷音寺。
回去的路,再无妖魔。
因为他们的“使命”已经变了。以前妖魔是来“引爆”的,现在,神佛要确保这个“炸弹”被安全送到东土。
一路西来,用了十四年。一路东归,却只用了八天。
这八天,比那十四年加起来,还要漫长。
08
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归来。
长安城万人空巷,百姓欢呼,唐王李世民亲迎于朱雀桥。这是大唐的盛事,是佛门的荣光。
玄奘,成了万众敬仰的圣僧。
李世民龙颜大悦,将他们迎入大慈恩寺,敕令玄奘(唐僧)即刻开始主持翻译佛经,将这“三藏真经”普度众生。
而历史没有记载的是,当晚,大慈恩寺的译经院,被设下了三界最强的结界。
孙悟空的金箍棒,立在院东。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插在院西。
沙僧的降妖宝杖,横在院南。
白龙马(小白龙),盘踞在院北。
他们三个,放弃了成佛的正果,成为了这座“镇压之地”的永恒护法。
译经院内,灯火通明。
唐僧(玄奘)独自一人,坐在堆积如山的经卷前。
他拿起了第一卷“真经”。
![]()
唐僧打开经卷,上面根本不是什么智慧的佛法。
那是一个个“活”的字。
那些字扭动着,挣扎着,散发着黑气。它们是“业障”的具象化,是三界众生的恶念。它们组合在一起,发出无声的咆哮,时刻想要挣脱纸面,冲出去,侵染这片繁华的人间。
唐僧的“翻译”,根本不是语言的转换。
这是一场长达一生的,“封印仪式”。
他必须用自己十世修行的全部佛法与心血,去“镇压”这些活的魔经。
他提起笔,沾上的不是墨,而是自己的“佛性”。
他开始“翻译”——将那些“活”的、充满“祸根”的魔字,用自己的佛法修为,强行“锁死”,将其一笔一划地“重写”成“死”的、凡人可以阅读的、不具魔性的“文字”。
这个过程,就是“镇压”。
每“翻译”一个字,唐僧的脸色就苍白一分。
每“翻译”一卷经,他的头发就斑白一片。
那些“祸根”在反抗,它们在侵蚀他的身体,摧毁他的意志。
译经院外,孙悟空三人默默地守护着。他们能感觉到,院子里那股让他们心悸的恐怖力量,在师父的笔下,一点一点地被“磨平”,被“锁住”。
一年,五年,十年……
长安城依旧繁华。
二十年后。
大慈恩寺,译经院。
唐僧(玄奘)已经老态龙钟,他油尽灯枯,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他的眼前,是最后一卷“真经”。
他颤抖着手,提起了笔。此时,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走进了房间,默默地站在他的身后。
唐僧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写下了“翻译”的最后一个字。
当最后一笔落下的瞬间——
整部“三藏真经”上所有的黑气,瞬间消失了。那股“灭世祸根”的恐怖气息,被他的十世修为,彻底“锁死”在了这千卷经文之中,化作了凡人眼中“死”的知识。
唐僧的笔,从手中滑落。
他艰难地回过头,看了看他的三个徒弟,露出了十四年西行以来,第一个真正轻松的微笑。
“悟空,八戒,悟净……”
“为师……守住了。”
说完,他垂下头,在大慈恩寺圆寂。
孙悟空默默地拿起师父的袈裟,盖在了他的身上。
猪八戒和沙僧跪在地上,没有哭,只是深深地拜了下去。
他们以一人之力,对抗了神佛的骗局,换取了三界的平安。
世人只知玄奘取经,功德无量。
无人知晓,唐僧(玄奘),这个孤独的“镇压者”,用他的一生,和他的十世修行,为东土大唐,为这三界众生,殉了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