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那个陪着东方甄选从绝境里拼出来的“东方小孙”,终究还是选择了离开!2025年11月6日,俞敏洪一条发文直接敲定了这个消息,字里行间满是惋惜:“没有东旭的努力,就没有东方甄选的今天”,还特意澄清两人没有任何矛盾,只是孙东旭经过认真思考后,坚持要为个人发展放手,他最终选择尊重这份决定。这事儿看似突然,实则藏着近两年的起起落落,背后全是创业搭档的坚守与无奈。
![]()
时间拉回2023年底的“小作文风波”,那场围绕董宇辉直播文案归属的争议,直接把孙东旭推到了风口浪尖。当时东方甄选官方小编的不当发言点燃舆情,孙东旭在直播间回应时,又因提及董宇辉薪酬、神态显得“咄咄逼人”引发更多不满,哪怕后来录视频道歉,说自己只是紧张而非摔手机,也没能止住舆论发酵。最终,为了维护公司品牌和股东利益,他在2023年12月先是被免去执行董事、CEO职务,没几天又辞掉了非执行董事,俞敏洪亲自兼任CEO收拾局面。但很少有人知道,孙东旭并没真正“跑路”,之后一直以顾问身份盯着供应链和选品,2024年11月还曾重返直播间,和天权搭档带货,被网友当成东方甄选的“强心剂”。
![]()
要知道,孙东旭可是东方甄选的“救火队长”和“奠基者”。28岁就执掌合肥新东方分校,把业绩带得一路狂飙;34岁接手新东方在线,陪着公司闯过上市关,又在教培行业寒冬里,和俞敏洪一起拍板转型直播电商,一头扎进农产品赛道。转型最艰难的时候,他亲自跑遍全国找供应链,和主播们一起熬夜带货,从产品质检到包装物流样样亲力亲为,甚至自掏腰包6500万港元三次增持公司股票,用真金白银给团队打气。那些年东方甄选能从无人问津做到现象级,股价从2022年5月的3块多港元冲到75港元的峰值,2024年总营收冲到70.7亿元、同比增长56.8%,孙东旭功不可没,他自己也凭着这份功劳,2023年拿到了包括薪资、绩效和股权在内的1600多万元报酬,成为公司薪资最高的员工。哪怕是卸任后当顾问,他也没闲着,硬生生把东方甄选自营产品的GMV占比从2023年的30%拉到了2024年的40%,成了公司的核心增长动力。
![]()
这次彻底离职,表面看是“个人原因”,但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的叠加。俞敏洪早就在公开场合说过,“小作文风波”本质是管理团队的传统思维没跟上,没能适应靠核心员工构建的商业模式,这其实已经点出了孙东旭的困境。作为创业型管理者,他擅长打硬仗、搭框架,但在东方甄选变成“流量驱动”的公司后,面对主播个人IP与公司品牌的平衡、舆情危机的应对,确实暴露出了短板。加上卸任核心职务后,虽然还在顾问岗位发光,但终究没了当初一手操盘的话语权,或许对他这样的实干派来说,与其在熟悉的体系里“边缘化”,不如放手去闯新的天地。而俞敏洪的坦然放行,既保住了两人多年的情分,也给东方甄选的管理迭代留出了空间,算是一场体面的告别。
在我看来,孙东旭的离开不是“失败”,而是创业路上的一次“换乘”。他陪着东方甄选熬过了最苦的日子,搭建起488款自营产品的基础,这份功劳没人能抹掉;而东方甄选经过这两年的风波,也慢慢找到了核心主播与公司管理的平衡点。只是不知道,没了这位“实干派”压阵供应链,东方甄选未来的产品力还能保持优势吗?
你觉得孙东旭的离开会影响东方甄选的发展吗?你怎么看待这场创业搭档的体面告别?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
• 极目新闻+2025年11月6日+《俞敏洪回应孙东旭离开东方甄选:无龃龉隔阂,因个人原因离职》
• 每日经济新闻+2025年11月6日+《俞敏洪发文确认孙东旭离职》
• 证券时报+2024年11月24日+《孙东旭,现身东方甄选直播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