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们要被AI取代了?这样的论调已经不绝于耳了三年。
从多模态大模型到针对室内设计、海报设计、产品设计的各类AI Agent,很多人眼里,“设计”似乎真的越来越容易了。
但是,设计师们真的要失业了吗?
在最近一场汇聚近千个设计师的活动——站酷设计周上,我们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AI没有使设计师消失,反而让他们“更强”了。甚至,还让他们更忙也更会赚钱了。
在现场,美图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吴欣鸿明确表示,“设计师岗位并没有因为AI而萎缩。UX设计招聘岗位量反而增长12%,明确要求会使用生成式AI的职位不到1%,说明市场把AI当加分项而非替代项。”
他还提到,AI革命中,AI确实让很多人成为了设计师,但也让更多的设计师们成为了超人。
“过去传统设计师要用Adobe全家桶和figma等工具,而AI时代的超级设计师,除了传统视觉工具,也会使用AI创作,甚至做市场运营、商业决策等。一人成团,强得可怕。”
![]()
*吴欣鸿在设计周现场
现场还发布了一份调研数十位从业者后得出的报告。
这份名为《AI时代的超级设计师研究手册》的报告,列出了一些有趣的洞察:
仅有1%的设计师没用过AI,68%的设计师日均使用AI时长超过了1个小时。
AI让设计师们更会赚钱了:卖模型、卖提示词、做数字人都是新生意。
会使用SD/MJ/D5等AI工具的设计师,平均时薪比不会用AI工具的高。
七成使用AI的设计师更忙了,因为客户期望“24小时出图”。
设计师们希望未来的AI工具,能有更精准地个性化、更高的自由度、商业变现能力、更强的互动性以及跨模态整合功能。
报告中的其他Insight整理如下,供参考:
AI时代“超级设计师”能力要点
这次站酷调研的对象包括设计师们、数十位AI设计实践创新者、A联盟发起人、科学家、博主、专家等,覆盖人工智能、影视、AIGC、AI模型、电商AI设计、广告、IP 数字人、跨界创新等分类。
他们的共识是,AI使设计师能力结构发生了重构,大量设计师的执行工作变轻了,设计师的创意、表达以及人文叙事能力成为了更为重要的核心能力。
从具体数据来看,不论是有“AI前”还是有“AI后”,创意、审美始终是最重要的能力(AI前创意能力占24%,AI后审美创造力占28%)。“AI后”手工技能和执行力不再重要,AI工具驾驭力更加重要,商业理解和跨学科思维成为必备核心能力。
设计创作执行的门槛在降低,成为优秀设计师门槛却在提高。未来的设计师,不仅要会创作,还要会表达能操盘。
总结来看,AI“超级设计师”的画像是:强审美、敢创造、会工具、能跨界、懂商业、善表达、有温度。
![]()
*AI前和AI后,设计师核心能力对比
未来行业趋势:用AI,搞更多钱
既然AI没有取代设计师,那又将给设计师的工作带来怎么样的变化,设计师们又如何看待AI?
这份调研给出的5项趋势,回答了这个答案:
趋势1: AI已融入大部分设计师工作流。
随着这三年AI技术不断选代,Al不再只是辅助工具——用于生成素材、修图改图等,已成为与设计师共同思考和进步的深度合作伙伴。
站酷的调研对象中,已经有超过50%的设计师经常使用AI,有21%的设计师甚至已经形成了严重依赖,从未使用过的,仅只占1%。时长上,68%的设计师日均使用时长超过了1个小时,有16%的设计师,日均使用时长已经超过了4个小时。
设计师已经用行动说明他们对“AI对设计行业影响”的看法。仅有5%的设计师抱有消极态度。
![]()
趋势2: 从「Prompt」到「节点工作流」,AI设计工具更加精确可控。
报告中提到,站酷客座主编、Al热店Aimwise创始人、2025央视网络春晚AIGC项目总负责黄楚杰观察,一些团队已经在搭建AI中台,把设计流程拆解成模块化——也就是把提示词库、素材管理、客户偏好数据全部接入,变成一个“智能创意系统”。
这样做,整个团队就像是“半自动运转的创作工厂”,但输出的依然是有温度、有创意的内容。
设计师们也正在变成使用AI的专家。他们提出了对未来AI工具能力的期待,比如更精准的个性化(28%)、更高的自由度(22%)、商业变现能力(18%)、更强的互动性(16%)以及跨模态整合(15%)。
![]()
趋势3: Al 让设计从灵感到商业形成完整闭环。
高频使用AI工具,使设计师个体具备了团队级能力。他们从过去只能参与项目中的视觉设计环节,到现在可以深度参与到项目方向选择、技术权衡与实现、市场运营、商业决策等全链路工作当中。
从分析洞察、创意生产、产品构建、到运营推广与商业化,每个环节都有丰富的AI产品可供设计师们选择。这些工具,从效率提升、创意拓展、能力拓展等多方面影响着设计师们。
![]()
比如在分析洞察环节,就有Perplexity、NotebookLM、ChatGPT 、Feedly Al 、Deepseek、Kimi、PromptPerfect等工具在市场洞察、设计规划、提示词工程方面可供使用。(其他环节的AI工具举例参见下图)
丰富的AI工具也赋予了设计师们多模态创作能力,设计师正从工具的使用者进化为系统的调度者,可以借助多模态AI平台即可独立完成图像、视频、3D、声音的全链路创作。
![]()
![]()
趋势4:AI让设计师更能赚钱
报告中还提到,AI为设计师解锁了一系列赚钱方式。
除了以往靠版权设计、设计服务等方式变现,设计师还衍生出卖模型、提示词,开发工具、插件,打造数字资产店铺、数字人等多元创收模式。
这些市场潜力巨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约为41.2亿元,2029年将增长到约250.5亿元。而全球Prompt Engineering市场规模2025年达到了约505.18亿美元,到2034年将达到约6533.87亿美元。
![]()
趋势5:「反AI造物」或将兴起,「手搓设计」成为新奢侈品
报告还指出,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设计师更加深入的使用AI,“AI造物”也将越来越普遍。Al生成内容容易陷入“精致而平庸”,未来或许「反AI造物」将兴起,「手搓设计」成为新的奢侈品。
行动起来,与AI共存
在站酷的调研和访谈当中,当被问及给“AI时代设计师一些生存建议”时,专家们认为:
设计师们要学会与Al 共创,要练习表达能力,因为会提问题的人永远比会用工具的人走得更远;
要学会跨界,找到自己的叙事方式;
要保持“手的敏感”和“心的温度”;
还要打造自己的个人 IP。
同时作为创作者,设计师们更要警惕风险,要积极提升审美和创意生产能力。追求速成,极有可能创造力退化,陷入视觉同质化、自我消失的陷阱当中。
总之,AI是一把双刃剑,设计师们用得好会变得更强,用不好,极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