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记者今日从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获悉,针对近日污染过程,京津冀及周边城市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区域污染排放显著下降。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18时,北京实时空气指数为120,空气质量已转为轻度污染。
近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污染加剧,京津冀中部一度达中至重度污染水平。清华大学教授王书肖解读本次污染成因时表示,弱东南风、贴地逆温、高湿大雾等因素叠加,京津冀中部气象条件非常不利。11月4—5日,区域受持续弱东南风控制,存在系统性贴地逆温,大气扩散条件较差;最高相对湿度超过90%,促进污染物的化学转化。特别是5日京津冀中部位于风场辐合区,边界层低至300米,且出现大雾天气,造成北京及周边污染明显加重。
王书肖还提到,近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陆续启动供暖,同时区域机动车、工程机械活动水平居高不下,导致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排放增加。此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还受到安徽北部的污染传输影响。11月3—4日,安徽北部宿州、亳州、蚌埠等地秸秆火点密集多发,导致局地空气质量快速转差。宿州连续出现13小时的重度及以上污染,高值时段有机物占比达到八成。在东南风作用下,安徽北部的污染气团向北移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升高有一定贡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截至11月5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4个城市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根据绩效分级采取差异化管控措施。其中,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等9个城市、河南省郑州、开封等13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河南省驻马店启动黄色预警。
据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启动预警以来,区域污染排放显著下降。根据工业企业在线监测、门禁系统等数据综合分析,启动预警后,区域内水泥、砖瓦、陶瓷等生产可中断行业开工率下降10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废气污染排放量下降两成以上;部分省份重点行业进出厂柴油货车数量下降四成以上。
最新预报显示,11月7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部受东北风影响,有大范围降水过程,扩散清除条件有所改善。区域中南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河北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南部部分城市可能出现中度污染。8—12日,受多股冷空气影响,扩散条件较好,大部空气质量优良。其中,10至11日中午为冷空气间歇期,受偏南风影响,中南部可能出现轻度污染。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