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海筑绿洲 产业谱新篇——2025年民勤县农业发展成就斐然
今年以来,民勤县锚定农业强县目标,以粮食安全为底线,以科技赋能与模式创新为驱动,推动农业生产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生态向好的良好局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三农”根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转型发展中书写了生动样本。
科技赋能: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民勤县以“藏粮于技”破题,通过技术集成与设施升级,让万亩薄田蜕变为“丰产粮仓”,一系列科技赋能举措的落地,构建起了粮食安全与耕地改良的双重保障体系。
![]()
无人机飞防作业
增产丰收的背后,是科技力量的深度赋能。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专题授课100余场次,把土壤改良、作物管护等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无人机飞防日作业超5万亩,实现病虫害防治高效全覆盖;膜下滴灌、智能水肥调控系统精准发力,让每一寸土地都“喝饱吃好”。13.8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建成投用,推动机耕、机收一体化全域覆盖,粮食收割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0%以上。
“今年跟着项目用了‘三新’技术,特别是用了氮肥增效剂,玉米棒子比没有用得大!刚才技术员测产,每亩多了100多斤,出籽率也高,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民勤县大坝镇村民张军文高兴的说。
至目前,完成粮食种植面积39.66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3.8万亩,通过土壤改良、智能灌溉等技术集成,让更多“零散田田”变成了“高产田”。
品牌引领:激活特色产业“新引擎”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民勤县通过“4+1”主导产业扩容提质,实现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双赢,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
![]()
新建三代钢架高标准日光温室
产业规模与品质同步提升。三雷镇中雷村、下雷村新建的三代钢架高标准日光温室里,村民高忠善望着长势喜人的人参果苗信心满满:“今年,响应政策号召,搭建了一座三代日光温室,九月中旬定植的人参果,现在苗子长势特别好,预计12月份就能挂果,春节上市。”
今年以来,民勤县新建日光温室507座、拱棚1180亩、养殖暖棚1508座,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个,民勤沙葱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蜜瓜、人参果、沙葱被纳入全国“两会”保供农产品,实现从“好品质”到“好名气”的跨越,为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节水革命:重塑生态农业“新格局”
民勤县始终将节水增效作为农业转型的核心突破口,通过技术推广与模式创新,推动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质的跃升。
![]()
南湖镇西井村千亩马铃薯高效节水种植示范点
高效节水技术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在南湖镇西井村千亩马铃薯高效节水种植示范点,种植大户陈学发介绍,“今年我在西井村集中连片流转土地1000亩,种植“甘农薯7号”,全部采用膜下滴灌垄作种植,亩均用水约280方,较传统作物节水约200方,单方水效益达20元以上。”
今年以来,民勤县推广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面积94.6万亩,“干播湿出”技术应用超70万亩。建成智慧灌溉示范点7个,开展6类作物膜下滴灌极限节水试验,让农业用水方式从“粗放”向“精准”转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从“零散田”到“高产田”的蜕变,从“好品质”到“好名气”的跨越,再到“粗放用水”向“精准滴灌”的转型,民勤县以实干蹚出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记者:王朝昀)
编辑:李筱 审校:李玉红 责任编辑:闫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