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骨李嘉明摆摊炒面?曾演活“毛猴”的他,如今锅铲比剧本熟,唏嘘不?
运城街边的烟火气里,总能瞅见个眼熟的身影。军绿大衣裹着瘦小的身板,铁锅颠得呼呼响,面条在铲下翻花,三分钟一碗炒面,香得排队人直咂嘴。
![]()
那是李嘉明,演“毛猴”的那个。
2001年的北京,18岁的他兜里揣着几百块,租十平米小屋,月租300都得家里寄。天天骑破自行车跑剧组,递简历、试镜,运气好才捞着路人甲,几十块混一天。
三句台词,八十块,记了半辈子。
那年拍《我这一辈子》,他演杂役,第一次见张国立。躲角落偷看人家走路、喝水,全记本子上。后来张国立推荐他去《纪晓岚》当书童,端茶倒水的动作,他查了三天清朝礼仪。
2008年《中国兄弟连》,他演“毛猴”。提前一个月扎河北农村,跟着老乡下地、学土话,硬生生晒成黑炭。拍戏时泥里滚,炸点旁爬,导演喊停,他满身泥还咧嘴笑。
![]()
泥里滚,炸点旁爬,眼神亮得很。
那十年他成了抗战剧“钉子户”,《雪豹》里的徐虎、《抗日奇侠》的王小宝,戏份从男五熬到男三,一部戏能拿几万块。拍《生死十日》,大冬天往冰水里扎,一声不吭。
2018年风向一转,资本盯着流量小鲜肉,他的剧本越来越薄。从男三退到男七,有时整场戏没一句词,就站背景板里晃。
疫情来了,戏停了,爹病了。
![]()
2021年他卷铺盖回运城,街边支起小摊。起初穿大衣炒面,动作笨手笨脚,被认出来时脸通红。后来锅铲耍得溜,还跟顾客唠拍戏的事儿,“当年我跟张国立搭戏……”
中国注册演员超50万,常年有戏拍的不到5%。横店3万演员里,八成月入不足5000。张颂文跑五年龙套,被嫌矮、普通、没背景;TVB老演员端盘子,都是常事。
有人说他落魄,有人骂炒作。他叼着烟笑笑:“演戏是工作,炒面也是工作,都得较真。”
![]()
2021年春天,试镜被嫌老,同一天炒20碗面赚180;夏天爹手术借5万,面摊日入500。剧本和锅铲,在他手里换来换去。
他没抱怨过行业,也没瞧不上炒面。演戏让他见了世面,炒面让他养了家,两样都是吃饭的本事。现在偶尔接小角色,照样查资料练动作;摆摊就专心颠锅,面条得有锅气。
演戏要真,炒面要香。
如今他抖音发花絮也发炒面,有人问后悔不?“后悔啥?都是日子。”
![]()
换作是你,能放下身段摆摊不?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