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公布10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数据与上月持平,连续8个月运行在49%~50%的区间内,反映出全球经济延续缓慢恢复态势。
10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7%,与上月持平,连续8个月运行在49%~50%的区间内。1—10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均值为49.6%,较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
10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透露的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
·其一,这个数据的区间说明现在全球制造业还没有恢复到扩张的阶段,还处在一个态势略弱的水平。这跟当前的经济基本面是比较吻合的,因为制造业的状况,其实对经济周期非常敏感,尤其是耐用品的制造业,它对经济周期是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经济周期的走势的。
·其二,全球制造业经济指数呈现区域分化。比如亚洲和非洲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50以上,而欧洲和美洲的制造业采购指数是在50以下,这反映了不同区域的制造业当前恢复状态有一定差异。比如亚洲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从经济增长动能的角度来讲是最足的,而欧洲作为制造业老牌基地,指数在50以下,反映它的制造业处在一个相对来说收缩的阶段。但全球整体上态势在50以下,反映了全球的制造业仍然处在修复阶段。
阻碍全球经济上升动能的因素有哪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
·第一是全球的贸易摩擦。尤其今年4月份以来,美国推出对等关税政策,在此基础上又做各种行业关税,使全球整体市场需求受到比较大的关税影响,尤其是一些重点行业。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频繁调整彼此关税,最终对企业的预期造成一定的冲击。
·第二个是全球地缘政治的变化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对全球供应链的重构,或者对全球供应链的安全性,都会带来很大的成本。比如所谓技术脱钩,包括能源脱钩等等。
·第三是疫情以来全球整体债务水平有所上升。当前全球债务风险持续攀升,美国债务总量屡创新高并伴随政府停摆危机,欧洲及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债务水平同样居高不下。在经历大规模加杠杆后,各经济体亟需通过宏观政策推动去杠杆进程,但由于区域间政策协调不足,导致高债务问题难以有效化解,最终形成债务积压制约经济增长的困境。
针对这三点必须要有明确的改善,对世界经济增长才会有明确的正向促进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