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自11月1日起,北京市已正式进入年度森林防火期。今年,北京市要开展森林防火“清患护源”专项行动,这项活动具体内容有哪些?
在今天(11月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5-2026年冬季防灭火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靳玉光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介绍,首先是开展“百站千山”宣传行动。通过森防队伍与属地镇、村共建的方式,在全市14个有林区分层分类设立100个森林防灭火宣传站,强化对林区及周边群众的防火宣传。
其中,在近10年发生过火情的山区村镇设30个固定站,强化警示教育;在生态旅游区、景区入口等人员密集地设40个流动站,通过组织装备展示、有奖问答,普及防火知识;在林区检查站、值班室等日常点位设30个兼容站,开展扫码登记、火种收缴等。
其次是开展实地核查走访行动。市森防总队将会同国家消防救援局机动支队组建14个核查小组,分赴14个有林区开展“四查”:一查防火基础设施,核查隔离带、蓄水池等是否完好可用;二查隐患整改,重点跟进林缘村庄、散坟、景区等五类隐患整改,未整改的要落实管控措施;三查检查站效能,确保进山扫码、火种收缴等流程规范;四查护林员履职,检验其对责任区域、火情处置流程的掌握情况。
此外,还将开展靠前驻防巡护行动。高火险期,市森防总队将进驻门头沟、怀柔、密云、房山等防火重点区,靠前临战备勤、常态巡查巡护。一是加强林区边缘、墓地周边等关键区域的驻点值守。二是指导驻防镇、村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同时分组包片开展入户宣传。三是督促并联合属地力量利用消防水车、高压细水雾等装备,对景区周边道路、摩旅打卡地等重点区域进行湿化作业,及时清理林区重点道路两侧、输配电设施以及墓地周边等高风险部位的可燃物,建立“巡护-发现-清理”机制,减少火灾发生风险。
最后,开展实战能力提升行动。依托“野外化、实战化”大练兵行动,从市森防总队抽组6名教学骨干、组建30人的示范班,开展送教进基层活动,挑选11个区开展一线指挥员培训,提升区、乡镇森防队伍科学组训能力。
组织市、区两级森防队伍开展野外联演联训,强化6个平原区队伍的实战增援能力,提升8个重点有林区队伍与市级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同时对区级、重点有林乡镇队伍进行实兵拉动检验,进行帮带提升,夯实应急处置基础。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张彦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