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11月19日是世界慢阻肺日。11月6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任医师周敏介绍了慢阻肺病防治相关知识。
会上,极目新闻记者提问,有人觉得“没有明显的症状,不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有人认为慢阻肺病只是呼吸病,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没关系?是否正确?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任医师周敏(图片来源:国家卫健委)
周敏介绍,慢阻肺病在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但其实肺功能已经开始下降了。在临床中,如果慢阻肺病人出现了活动后气喘等临床表现,意味着其肺通气功能已经下降到一半了。临床中强调,慢阻肺的高危人群要进行肺功能检查。呼吸学界一直强调,要像测血压或测血糖一样普及肺功能,也是为了实现慢阻肺早期的筛查。
“慢阻肺病确实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可能很多人认为,它和其他疾病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并非如此。”周敏表示,慢阻肺病有很多的共病伙伴,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还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虽然慢阻肺是一个慢性的气道炎症,但是它可能会导致全身的炎症反应。一方面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释放,影响血糖控制。此外还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会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周敏还提到,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时候,一方面急性加重及缺氧会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另一方面,慢阻肺本身有气喘,在急性加重期可能会给病人用一些静脉或者口服的糖皮质激素,这些激素会导致血糖和血压难以控制。
![]()
极目新闻记者提问(图片来源:国家卫健委)
“慢阻肺疾病管理中要有一个综合的管理。”她强调,人体其实是一个多系统共病的躯体,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不能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要关注全身的综合问题,关注合并症的救治,才能更好管理慢阻肺病。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