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日常开销对不少学生来说已是不小的挑战。
最近,一名18岁的内地留学生就在小某书上分享了自己的留港感受,除了经济压力,更让他意外的是 “心灵匮乏”—— 他特别提到,香港茶饮的高昂价格,竟让自己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 “压抑感”。
![]()
小某书上,一名内地留学生的分享刷屏:尖沙咀 K11 MUSEA 的喜茶门店前,他无数次被雪克杯的碰撞声吸引驻足,却因 20-30 港币的定价屡屡却步;面对同学的邀约,拒绝的次数多了,便生出 “被隔绝在日常之外” 的失落。
这份 “奶茶压抑” 精准击中了无数人的心声。评论区里,“烧烤压抑”“火锅压抑” 等衍生话题接连出现,有人吐槽 “在香港吃顿火锅的钱,在深圳能吃两顿”,有人感慨 “不是喝不起一杯茶,是怕习惯了就扛不住日常开销”。
![]()
为了喝上平价喜茶,这名内地生每周五傍晚七点,都会准时坐东铁线从红磡去深圳福田。他把通关闸口称作 “通往解脱的希望之门”,到深圳后第一站就是喜茶,每次必点两杯 —— 一杯当场猛吸,另一杯打包回港当 “续命良药”。
对他来说,这趟跨城之旅是“对内心欲望的补偿与救赎”,对比香港和内地的茶饮价格后,那份喝到心头的满足,还带着一丝 “报复性的快感”,彻底冲淡了之前的压抑。
![]()
“奶茶压抑” 引发香港年轻人集体共鸣,不仅留学生有感,打拼的职场人也纷纷留言:有人说 “高价让喝奶茶变得别扭”,有人靠“休假去深圳喝奶茶”解压。但也有网友指出,跨境交通费近百元 “够加个菜”,暴露这种 “救赎” 的代价。
![]()
更有人总结出 “奶茶、烧烤、火锅、超市、打车全压抑” 的现状,直指高物价的全面影响;而 “压力来源于低收入” 的观点,则点出核心矛盾。这份压抑,实则是低收入群体在高消费环境下的无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