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个专职揭露骗局、普及法律的《今日说法》主持人,居然也栽在了骗子手里?李晓东,一张在全国观众心中和“防骗指南”绑定的面孔,花1000元买了劣质茶叶,事后才发现自己被“套路”了。
![]()
他的回应让人哭笑不得:“没被骗过,只是因为没遇到适合自己的诈骗手段。”一句话,把全网网友笑得前仰后合,也把一个全球性问题毫无遮掩地摆到了台面上——诈骗,是一场没有国界、人人难逃的心理攻防战。
从街头骗术到网络陷阱,从东南亚“杀猪盘”到欧美“CEO诈骗”,犯罪分子瞄准的,始终是人类那一套不变的心理机制。
骗局这把钥匙,在哪都能开锁
![]()
李晓东遇到的是一种老掉牙的茶叶骗局。套路很简单:骗子开着一辆气派的车,神秘兮兮地兜售“高端茶叶”,声称原价上千、现在只要一百。听起来像“捡漏”,实际上是“踩雷”。这种“差价诱惑”、搭配“稀缺性”的话术,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同款”。
在巴黎街头,你可能被递上“金戒指”,说是捡到的,想让你“帮个忙”;在意大利,你或许被推销“奢侈品尾货”,看似低价实则假货。套路换皮不换骨,关键就在于抓住人心里那一点点“贪”。你一动心,骗子就赢了。
但现在的骗子,早已不满足于街头忽悠,他们掌握了更高阶的玩法。网络诈骗正在成为全球性威胁。诈骗分子不再靠一张嘴,而是靠程序、算法、AI,精准锁定目标,从你浏览网页、点赞视频、购物数据中,分析出你的“心理密码”。
![]()
东南亚的“杀猪盘”便是典型案例。诈骗团伙运作如同“公司”,用假身份长期陪聊,把人一步步诱导进虚假的投资平台,等你投钱,他们立刻“跑路”。受害者来自全球各地,语言文化不同,却都没躲过那一套“感情+财富”的组合拳。
还有那些假冒公检法的电话、仿冒税务局的短信、钓鱼网站的链接……无论你身处北京、伦敦还是悉尼,只要你使用互联网,就有可能落入陷阱。技术给生活带来便利,也给犯罪分子打开了新的“后门”。全球化的犯罪链条,比你想象的还复杂。
专业不等于免疫,人性才是“漏洞”
![]()
有人问,一个天天讲法律的人怎么还会被骗?其实,这正是骗子最擅长的地方——他们不是靠“技术碾压”,而是用心理“下套”。
李晓东被骗的关键,是他当时被调动起了“捡便宜”的本能。骗子开着豪车,营造一种“机会难得”“你运气真好”的氛围,再用所谓的“巨额差价”吸引注意。人在这种情境下,理性判断就容易被“情绪短路”。
![]()
心理学早就研究过这类现象。比如,“过度自信偏误”让人误以为自己不会上当,尤其是专家,更容易高估自己的判断力;“沉没成本效应”则让你在已投入时间金钱后,不愿轻易放弃——你都和骗子聊了5分钟,掏了钱包,就更不愿相信自己被骗。
这不是李晓东一个人的问题,全球范围内都有“专业人士中招”的案例。美国有种“商业邮件诈骗”,专盯企业高管,伪装成CEO发指令让财务转账,成功率惊人。还有“祖父母骗局”,假冒孙子打电话求急救费,连退休法官都被骗。
![]()
归根结底,骗子就是一群“人性的黑客”。他们不需要你多么无知,只需要你在某个瞬间,情绪上头。你可能平时警惕性满满,但在一个“急事”“好事”突然降临的时刻,一旦按下“接受键”,理性就可能走神。
李晓东说得没错:“没被骗过,只是没遇到适合自己的骗局。”
一个人的警惕,抵不过一群人的合作
个体再小心,也敌不过跨国组织的系统作案。尤其是在网络时代,诈骗团伙分工明确、技术先进,甚至比正规公司还“专业”。要真正堵住这个全球性漏洞,光靠个人防范远远不够。
![]()
这几年,中国警方在东南亚展开多次联合打击行动,捣毁多个电信诈骗窝点。警方跨国出击、跨境协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难题也不少。犯罪分子常常利用法律空隙,把不同环节分散在不同国家,增加执法难度。
国际刑警组织、欧盟、东盟等机构也在推动情报共享和执法协作。例如,欧盟通过《数字服务法案》,要求平台加强内容审核,防止诈骗信息传播。一些国家也开始推动银行系统设置“快速止付”机制,一旦发现异常交易,立刻冻结。
![]()
除了官方行动,公众教育同样重要。中国警方这几年玩起了“短视频反诈”,用段子、直播让年轻人提高警惕。英国的“行动欺诈”平台、新加坡的公益广告,也都在尝试用更接地气的方式传递防骗知识。
李晓东公开自己的被骗经历,其实是一种难得的“反向教育”。他没有遮掩,而是主动揭伤疤,这种做法打破了“受害者羞耻”的心理屏障,让更多人意识到被骗并不可耻,隐瞒才是风险。
企业也在行动。一些手机运营商,会在来电时标记“疑似诈骗”;银行APP也开始加入“转账风险提示”。这些细节,都是反诈网络上的“补丁”。
![]()
要织密这张防护网,政府、企业、媒体、公众缺一不可。技术手段是“矛”,也是“盾”,但更重要的是提升全民的“心理免疫力”。在面对诱惑、紧急情况时,能自动按下“暂停键”,才是最有效的“反诈武器”。
这次被骗事件,李晓东交了1000元“学费”,但整件事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它让我们看到:诈骗没有“免疫人群”,也没有“安全职业”。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诈骗不再是“你笨才被骗”,而是“你活在网上,就有可能中招”。
李晓东的这杯“苦茶”,希望我们都能尝一口,然后学会闭上钱包,睁大眼睛。诈骗这场全球“游戏”,你永远是玩家,但别做输家。
信息来源:《今日说法》主持人李晓东被骗1000元买茶叶,自嘲“天天宣传反诈骗、法制节目主持人也会上当受骗”:希望大家以自己为戒——澎湃新闻2025-11-03 13:2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