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获悉,“全运共此时——民间工艺中的体育运动”专题展览日前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以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从馆藏中精选88件套体育题材民间工艺珍品,通过剪纸、石湾陶、枫溪瓷、广彩、广绣等多元工艺形式,将动态的体育赛事凝结于静态的工艺作品中,为即将到来的全运会预热,也为观众打造了一场“体育+文化”的沉浸式体验。
![]()
“全运共此时 —— 民间工艺中的体育运动”专题展览现场。
全运与湾区的三代情缘
展览的举办,既是对粤港澳大湾区与全运会深厚渊源的回望,也是对体育精神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致敬。1987年,广州在改革开放浪潮中首次接过全运会接力棒;2001年,全运圣火再耀珠江,更开创港澳举办全运赛事的历史;2025年,粤港澳三地首次携手,续写全运新篇章。三届全运的印记,不仅见证了大湾区从相互连接到深度融合的壮阔历程,更镌刻着几代人的拼搏记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借此契机推出专题展览,让民间工艺成为承载体育精神的载体,实现文化与体育的双向赋能。
跨越时空的体育工艺对话
展览现场,不同年代、不同工艺的体育题材作品各具特色,每一件都藏着独特的故事与匠心,吸引观众驻足细品。譬如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现代陶艺先锋者谭畅创作于1980年的《竞技体育图案陶挂碟》,边长仅10.5厘米的陶碟上,游泳、射箭、举重、足球、骑马等竞技项目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谭畅教授以独创的形式语言,将运动瞬间的张力定格,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竞技体育的活力。
![]()
谭畅《竞技体育图案陶挂碟》。
又如清光绪广彩海珠炮台龙舟图盘,口径24厘米的瓷盘上,广州珠江畔赛龙舟的热闹场面跃然眼前——清政府“广东省河巡船”旗帜、海珠炮台等元素清晰可见,既是对历史场景的还原,也是广彩工艺的生动呈现。
![]()
清光绪广彩海珠炮台龙舟图盘。
再如民国时期“状元坊谦泰造”广绣罗伞,长170厘米、周长240厘米的罗伞通体绚烂,红、紫、橙、玫红等主色调搭配米黄衬色,华而不乱。上衽的蟒纹、中衽的巡街童子、下衽的瑞兽,再加上绣锦鸡牡丹的飘带,每一处纹饰都尽显广绣巧思。作为广府扒龙舟民俗的“物证”,罗伞让观众对传统民俗与体育的关联有了更深理解。
![]()
民国时期“状元坊谦泰造”广绣罗伞。
此外,1959年的足球瓷摆件、乒乓球瓷摆件,2010年杨文森创作的25厘米见方《竞技体育图剪纸》等作品,也从不同维度展现了体育与工艺的融合,既有对现代竞技体育的呈现,也有对传统民俗体育的记录。
![]()
足球瓷摆件。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26日,展陈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后东斋展厅、后东厢展厅。无论是想重温全运记忆、感受传统工艺魅力,还是探寻民俗与体育的关联,都可前往观展。通过这些跨越时空的工艺作品,观众不仅能领略匠心之美,更能触摸体育精神的温度,感受“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时代氛围——这场展览,既是一次文化盛宴,也是对全民体育、文化传承的有力推动,让体育精神借由民间工艺,在新时代继续传递下去。
![]()
杨文森《竞技体育图剪纸》。
展讯——
全运共此时——民间工艺中的体育运动
时间:2025年10月25日—2026年1月26日
地点: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郑温妮
图片由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