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和“重点小巨人”,别再搞混了!它们不是同一个东西,而是“普通尖子生”和“国家队选手”的关系!很多企业老板一听“专精特新小巨人”,就觉得已经到顶了。其实不然——在国家眼里,“小巨人”只是起点,“重点小巨人”才是真正的“王牌部队”。
![]()
简单打个比方: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全国百强高中生
国家重点“小巨人”=被清华北大提前锁定的竞赛金牌选手
想进“国家队”?先得是“小巨人”里的佼佼者才行。
一、两者是什么关系?一句话说清:
必须先拿到“国家小巨人”资格,才有资格申请“重点小巨人”。
这不是平行选项,而是递进通道——先入围,再选拔。
截至2025年,全国已有1.4万多家“小巨人”,但真正被认定为“重点小巨人”的,只有不到2000家(约13.7%)。也就是说,百里挑十,十里挑一。
二、关键区别在哪?7个维度讲透
1、定位不同:你是“隐形冠军”,还是“破局先锋”?
小巨人:目标是在细分市场做到“又专又强”,成为行业里的“隐形冠军”。
重点小巨人:使命更重——要突破“卡脖子”技术、支撑国家战略产业链,比如芯片、航空发动机、工业软件这些硬骨头。
如果你的产品用在高铁、卫星、光刻机供应链上,那你就是重点扶持对象。
2、申报门槛:一个看基础,一个看潜力
小巨人:要求主业占比≥70%、资产负债率≤70%、细分市场占有率≥10%,有自主品牌、管理体系认证就行。
重点小巨人:除了上述条件,还必须:
是有效期内的“小巨人”;
没上市(未公开发行股票);
提出明确的“三新一强”计划(新动能、新技术、新产品+强链补链);
未来三年投资总额超2000万元。
换句话说:国家不仅要看你现在多强,更要看你未来敢不敢砸钱干大事。
3、资金支持:地方红包vs国家直补
小巨人:奖励由各地政府定,普遍在20万–150万元之间。比如浙江、江苏给得大方,内蒙古也给到100万。
重点小巨人:国家财政部+工信部直接发钱!
→连续3年,每家合计600万元;
→首年先拨50%(300万),剩下300万看绩效结果再拨;
→95%以上必须用于企业自身创新,不能挪作他用。
这可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真金白银推你一把”。
4、融资待遇:一个能贷款,一个能拿低息专项贷
小巨人:北交所上市主力军(58.6%都是小巨人),银行愿意放贷,利率也能优惠些。
重点小巨人:直接对接央行专项再贷款,利率比市场低1–2个百分点;
很多省市还设了专属基金,比如福建就拿出200亿专项资金支持这类企业。
5、创新资源:普通研发vs国家任务
小巨人:平均研发人员占28.7%,不少企业有自己的省级技术中心。
重点小巨人:可以直接申报工信部“揭榜挂帅”项目,参与国家级技术攻关;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最高提到200%(普通企业是100%),省下的税可能就是几百万。
6、管理机制:一个定期复核,一个按绩付费
小巨人:每3年复核一次,如果营收下滑、数据造假、出安全事故,会被摘牌(2024年淘汰率约15%)。
重点小巨人:签的是“军令状”!
→如果三年没投够2000万,或没完成“三新一强”目标,已拨的钱可能被追回;
→最后一笔300万,完全看绩效说话。
国家对你信任,但也盯得紧。
7、战略价值:一个贡献就业,一个扛起国运
小巨人:平均每家养活1500人,纳税贡献超全国中小企业25%,是经济基本盘。
重点小巨人:85%集中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高端数控等“卡脖子”领域,40%承担国家重大专项,30%已在海外设研发中心(比如浙江中控在德国做工业软件)。
他们不只是企业,更是产业链安全的“压舱石”。
三、企业该怎么选?
如果你刚获评“小巨人”,主业稳定、技术扎实,但还没大规模投入下一代研发——先把小巨人牌子擦亮,争取地方政策和融资便利。
如果你已经在攻坚核心技术,有明确的国产替代路径,且未来三年准备大干一场——立刻启动“重点小巨人”筹备,梳理投资计划、绑定龙头企业、设计“三新一强”方案。
记住:国家要的不是“最赚钱的企业”,而是“最关键的企业”。
从“专精特新”到“小巨人”,再到“重点小巨人”,这不是一场评选,而是一条通往产业核心的进阶之路。走稳第一步,才有资格冲刺第二步。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处在哪个阶段,或者不知道“三新一强”怎么写才符合国家胃口,欢迎咨询,为您定制专属方案,选择华夏泰科,开启成功之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