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正
![]()
◆黄土岭战斗中,我军迫击炮向进犯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轰击,当场击毙日军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
1939年11月7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杨成武部在黄土岭战斗中击毙了日军“名将之花”、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阿部规秀成为侵华日军被击毙的最高将领之一,也是日本陆军自创建以来在战场上被击毙的军衔最高的现役将领之一。一时间,日本举国哀悼,中国举国欢庆。连一向诬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蒋介石也专门发来嘉奖电,“示饬奖赏”。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后来回忆说:“这个胜利,震惊了敌人,震动了全国,因为击毙日军中将,这在全国抗战历史上是件独一无二的事例。”
准确的情报是获胜的基础
黄土岭战斗击毙阿部规秀,要从此前的雁宿崖战斗歼灭日军辻村宪吉大队说起,而这两次战斗的接连胜利,均得益于及时准确的侦察情报。
1939年10月30日,是晋察冀军区成立两周年的日子,军区要在当天隆重举行由各地委书记、各分区首长参加的纪念大会。就在这天晚上,时任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接到敌情报告:
“坐镇张家口的伪‘蒙疆驻屯军’司令兼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派辻村宪吉大佐率日军第一大队和伪军共一千多人已进驻涞源城。据侦悉,敌人拟分三路向分区根据地‘扫荡’:
西路经北石佛驰往灰堡;
西南路出涞源城经插箭岭奔走马驿;
东路由辻村宪吉亲率一个大队和一个炮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共六百多名日军,有经白石口、鼻子岭向我银坊镇地区‘扫荡’的迹象……”
这份情报要素齐全、具体详实,包括敌指挥官、总兵力及部队构成、集结地、进攻路线、攻击方向等,显示出我军情报工作之及时准确。
杨成武立即将这一重要情报向聂荣臻作了汇报。作为晋察冀军区的最高军事指挥员,聂荣臻对我军的情报能力很了解,也很有信心:“我军的情报一直很灵。涞源方面的情报网直接渗透到敌人维持会、日本宪兵队和张家口的伪蒙疆政府里,他们送出的情报是很准确的。”
尽管如此,身经百战的聂荣臻还是慎重地作进一步确认,他问杨成武:“情报可靠吧?”
杨成武回答说:“涞源情报站的站长,是分区崔喜峰参谋,他们送出的情报,是根据涞源伪维持会和宪兵队的我内线情报员的报告,然后又汇集了五回岭情报站的情报,经过与各地情报人员的核实、分析,再报到分区司令部来的。一向都是比较及时、准确的。”
![]()
◆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右)、副司令员高鹏(中)、政委罗元发(左)在指挥战斗。
关于这一时期一分区的情报工作,杨成武后来回忆说:“涞源是我们北上抗日最先解放的一个县城。那里有坚强的党组织和隐蔽的情报网。县城虽已被敌人占领,但四周乡村仍在我们的控制之中。那里的敌人一举一动,我们情报人员全部掌握在手中。五回岭情报站站长崔明贵,个子不高,成天乐乐呵呵,心计极多。他原是东北一个流亡学生,参加八路军后,爱上了情报工作,涞源、易县城里的千头万绪,他几乎了如指掌。经他手出来的情报,对于我们歼灭敌人常起到很大作用,同志们都戏称他是给敌人送终的‘催命鬼’。”
情况明,决心大。经征得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书记彭真,以及应邀参加军区成立两周年纪念活动的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同意,聂荣臻批准了杨成武提出的集中兵力歼灭东路辻村宪吉一部的作战构想,命令他即刻返回一分区部署指挥战斗。
返程途中,杨成武特意绕行银坊镇、雁宿崖、三岔口、白石口、插箭岭、黄土岭,亲自侦察地形地貌,在“奇峰峡谷”中选择“伏兵藏弩之地”,思考作战方案,最终决定以一部兵力诱敌深入至雁宿崖一带,集中优势兵力聚歼辻村宪吉所率一大队。
雁宿崖战斗顺利告捷,辻村宪吉大佐所率600多日军除13名被生俘外,几乎全部被歼,只有少数漏网。
日军作战有个规律,失败必报复,越是败得惨,越是报复得凶,常常是败兵刚刚逃回,大队人马就杀气腾腾地扑过来了。这次更不例外,骄狂成性的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亲率主力驰袭而来。我军情报网早已严阵以待,“内线”又是第一时间就侦获情报:“驻张家口日军出动其精锐部队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所属各部,即由中熊直正中佐率领的二大队、绿川纯治大佐率领的三大队,坻斗中佐率领的四大队、森田春次中佐率领的五大队,约1500多人(伪军除外),分乘90多辆卡车急驰涞源。涞源城里的残敌彻夜不宁,又在到处抓夫。很显然,敌人是实行报复性‘扫荡’来的。可能沿着辻村宪吉大佐旧路,进到银坊,然后,或西取走马驿,或东扑黄土岭,寻找我主力决战。”敌人出动后,我军民侦察小组沿途实时监视,不断印证着敌情,报回最新动态。依据上述敌情,杨成武部拟定了将敌人诱至黄土岭围歼的作战计划。
![]()
接敌之后,我军迅即掌握了准确的战场敌情。主力1团团长陈正湘率骑兵侦察员先于部队出发,亲自赶赴前沿瞭望侦察,发现对面山梁中间“那个山包上有几个挎军刀的敌军官和随员,军官们正举着望远镜向我793高地及上庄子方向侦察;在教场小河沟南面距南山小山头100米左右的独立小院内,有腰挎战刀的敌军出出进进。”陈正湘当即判断,“独立小院是敌人的指挥所,南面小山包则是敌人的观察所”。他立即调来炮兵连展开炮击,敌指挥中枢顷刻覆灭,阿部规秀中弹后不久毙命。
著名军旅作家、《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作者魏巍,当时就在1团工作,他随部队参加了雁宿崖和黄土岭两场战斗,对出色的情报工作感触颇深:“尽管敌人行动诡秘,但都在我情报网的掌握之中,消息迅速地送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
敌未动我先知,敌动我知。从战前日军出动的预警情报,到日军行进的动向情报,再到战场实时侦察,我军情报侦察步步接续,步步印证,步步及时准确,为支撑作战部署和指挥调度,保障战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土岭功臣炮连”仅用四发炮弹就成功斩首
遵照陈正湘的命令,炮连连长杨九坪率部迅速上山,构筑好阵地。下午3时许,迫击炮和射手就位后,杨九坪赶到陈正湘所在指挥位置受领任务。陈正湘让杨九坪用望远镜观察敌人的指挥所和观察所,指着这两个目标问,迫击炮能否打到?杨九坪目测距离后说:“直线距离约800米,在有效射程之内,保证打好。”
![]()
◆黄土岭围歼战中,我军机枪向进犯的日军猛烈开火。
杨九坪随即将炮击任务交给了神炮手李二玺。李二玺原在司令部养马,杨成武见他总爱摆弄缴获的迫击炮,就让他下连当了炮兵。李二玺勤学苦练,成了炮连的神炮手,一个打击目标,只要他目测一眼,就能精确估算出炮击距离和角度,从未走眼、失手。
受领任务后,李二玺凭借着过硬的射击技术,不经试射便首发命中敌观察所,随后一发炮弹再次击中该目标。经过前后两次快速修正后,李二玺随即又射出两发炮弹,准确落在独立小院中。后来得知,“我军炮击时,阿部规秀正坐在院子的正房门口,当看到作为瞭望哨的山包有炮弹落下时,忽然意识到了危险,刚要躲避,后面的炮弹就呼啸而至,不偏不倚在院子正房门口轰然爆炸了,弹片当场将阿部规秀腹部和双腿击中二十多处。”据日军战史记载,阿部规秀的左腹和双腿数处被炸伤,因流血过多,于当晚9时许毙命。
当时有十七八个村民被敌人关押在院落东边的小屋里,他们蜷缩在大炕上,亲眼看到炮弹在屋前连连爆炸,日军指挥官全炸倒了,连那条高头狼狗也炸裂了肚子,可是却没有一块弹片飞到小屋子里来,他们无一负伤,暗中称奇:八路军的炮真神!
![]()
战后,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授予该连“黄土岭功臣炮连”荣誉称号。一分区专门为此召开了庆功大会,会后,宣传科干事还让迫击炮班的全体战士在功臣炮前合影留念。大家纷纷称赞李二玺为“神炮手”,误把他的名字写成了“李二喜”。杨成武对迫击炮连干部说:“李二玺要永远留在炮兵队伍里,不要调离。”
从敌人广播中得知黄土岭击毙了阿部规秀
聂荣臻回忆说:“阿部规秀被击毙的确实消息,是后来才知道的。敌人的电台广播了阿部规秀中迫击炮丧命的消息,我听到了敌人的广播,延安毛泽东同志也从各方电台的广播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发来电报,查证此事,并指示我们对有功部队予以嘉奖。”
杨成武说,当时并不知道率领这支敌兵的指挥官竟是赫赫有名的阿部规秀。一天下午,聂荣臻打电话给杨成武,喜悦地高声说:“成武同志,好消息啊!延安拍来贺电,说你们打死了阿部规秀中将,我祝贺你们啊!”
杨成武又惊又喜,根本没想到这位中将旅团长竟亲自率部进入黄土岭,并且被我军打死了。放下电话,他对一旁正在统计战果的秘书陈子端说:
“老陈,聂司令员说,我们打死了阿部中将,总部祝贺我们哩!”
陈子端一怔,拍着统计表叫道:“中将?我们还不知道有这个死鬼呐。”在场所有人都开怀大笑。
![]()
◆阿部规秀被击毙于此院落。
杨成武急忙给1团打电话,转告了这个喜讯,并要他们立刻到战场寻找阿部规秀的遗物。1团当天就找到了阿部规秀绣着两颗金星的黄呢大衣和一把嵌金包银的指挥刀。杨成武派人把这些战利品送到了军区,军区又派人送到了延安。如今,阿部规秀佩带的指挥刀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日军侵华的罪证和八路军抗战的战利品。
阿部规秀所属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在日军中堪称精锐,而阿部规秀本人又是在日本军界享有盛誉的“名将之花”,是擅长运用“新战术”的“俊才”和“山地战专家”。黄土岭战斗前1个月,他刚刚获授中将。日军的旅团长一般由少将担任,通常师团长才能获授中将,阿部规秀在旅团长岗位上能够获授中将,足见其在日军中受器重程度。然而,辻村宪吉大队被歼,使刚刚晋衔的阿部规秀颜面扫地,骄野成性的他恼羞成怒,第二天就亲率主力驰袭报复。
据旅日学者萨苏披露,日方《关于陆军中将阿部规秀战死的报告》显示,黄土岭战前,10月25日,阿部规秀曾接到天皇“圣旨”,调其担任侍从武官。阿部规秀想打个胜仗,凯旋履新,于是坚持亲率部队出战。
临行前,阿部规秀在一封家信中以“胜券在握”的口气写道:“爸爸今天起去南方战斗,回来的日子是十一月十三四日”,他狂妄地说:“我们打仗的时候是最悠闲而且最有趣的,支那已经逐渐衰弱下去了,再使一把劲就会投降。”
他没想到,一去无回,一命呜呼,所谓十一月十三四日那个“回来的日子”,根本没有机会出现在他的生命里。
阿部规秀被击毙后,日本《朝日新闻》连续三天的通栏标题都是“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说:“自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将官的牺牲,是没有这样例子的。”日本陆军省发布阿部规秀战死的“详报”说:“中将果敢地到一线,观察地形敌情,飞来了敌人迫击炮弹,在距中将数步的地方爆炸,碎片打中中将的左腹及两腿数处,中了致命的伤,遂与世长辞。”
![]()
◆反映黄土岭战斗胜利的宣传画。
阿部规秀阵亡后,日军驻蒙军司令冈部直三郎曾向侵华日军总司令畑俊六呈报追授阿部规秀为大将的建议,但畑俊六批示“铨议认为困难”,没有予以批准。
欣闻黄土岭击毙“名将之花”,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和全国各地友军、抗日团体、著名人士,纷纷致电,祝贺黄土岭大捷。各大报纸纷纷报道黄土岭战斗的经过,刊载各种祝捷诗文。一时间,欢声动地,贺电满天。毛泽东高兴地对周恩来说:“黄土岭战斗势必要名留青史了!”
![]()
◆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现陈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击毙日军中将指挥官,这在华北战场是第一次,在中国人民的抗战史上也是第一次,时值抗战最艰苦、国统区弥漫着失败情绪的关键时刻,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击毙阿部规秀本身,彰显了八路军的抗战意志和歼敌能力,鼓舞了晋察冀边区军民,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的斗志。
一向诬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蒋介石专门发电给朱德:“朱总司令:据敌皓日播音,敌辻村部队本月江日向冀西涞源进犯……支日,阿部中将率部驰援,复陷我重围,阿部中将当场毙命。等语。足见我官兵杀敌英勇,殊堪奖慰。希饬将上项战斗经过及出力官兵详查具报,以凭奖赏,为要。中正(二十八年十二月)”
就连日军驻张家口警备司令小柴也致信杨成武表达敬意:“麾下之部队武运亨通,长胜不败,鄙人极为敬佩。现鄙人有两件事求教:一是请通知鄙人在黄土岭、雁宿崖被麾下部队生俘的皇军官兵的数目、军职、姓名及他们的生活近况;二是战死的皇军官兵是否埋葬?埋在何处?可否准予取回骨灰,以慰英灵?……”
杨成武回复小柴,八路军一向优待俘虏,对于放下武器的敌人,一律宽大处理。俘虏们生活得很好,已开始认识自己的侵华罪行,表示反对这场侵略战争。对于那些做了日本当局炮灰,蒙受日本当局给予的灾难的死者,我们已经妥为埋葬,并立有石碑,以兹标志。
白求恩的名字与黄土岭胜利紧密相连
黄土岭战斗前一个午夜,杨成武刚想抓紧时间睡几个小时,分区卫生部长敲门报告说,白求恩大夫带着医疗队来啦。
当时根据地的医疗条件异常艰难,仅有的药品都是战斗中缴获来的,伤员们经常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接受手术,奎宁、止血剂都是难得的宝贝,一支针剂往往就决定一个战士的生命。分区医院不能做大手术,重伤员只能送往军区五台医院,伤重路远,时有伤员牺牲在路上。
听说白求恩大夫来了,杨成武又惊又喜,急忙奔出门,心想,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战斗在即,白求恩大夫的到来,将会挽回多少战士的生命啊!但他同时又担心,白求恩在前方医院工作,那里往往在敌人炮火射程之内,万一发生不测,损失可就太大了。
![]()
◆杨成武(中)与白求恩(右)合影。
见面后,杨成武发现白求恩身体不太好,神情疲倦,握手不如以前那么有力了,指间还包裹着白纱布,像是刀伤。
白求恩声音洪亮地说:“聂司令员派我来了,说你这里要打大仗。”
杨成武说:“已经打了一个,可能还要打。”
白求恩说:“那么,我来对了。”
杨成武笑着说:“是你自己要求来的吧?”
白求恩说:“是我要求的,聂司令员批准了。战士们在前方倒下,我们应该在前方救治他们。要是我们在后方医院等伤员,有些伤员就会死在路上。”
时值11月,白求恩上身披件粗布军袄,下身没有穿棉裤,只在单裤外面扎着绑腿,脚上穿着山里人常穿的那种两三斤重的老布鞋。杨成武看着心中感叹,这身装束,谁会相信他竟是英国皇家医学院的院士呢。
白求恩一进门就直奔主题,要杨成武为医疗队准备五百付夹板,一千副绷带,还有担架、拐杖……等等一大串明目,要求第二天中午12点准备好。杨成武一听要准备这么多东西,而且要限时备好,心里不觉有些犯难,但还是一口答应下来。白求恩高兴地起身告辞,走到院门口时他又叮嘱杨成武:“12点!”
第二天中午,白求恩如期如数验收所需器具,高兴地连连点头:“好!好极了!我十分快活。让我把伤病员的感谢转赠给你,我亲爱的杨!”
午饭时,杨成武为白求恩上了一道根据地最高档的菜肴:炒鸡蛋。饭后,白求恩带着医疗队奔赴前线。
![]()
◆由吴印咸拍摄的著名照片“白求恩大夫”。
参加黄土岭战斗前,白求恩在前方医疗所做手术时,左手中指被刀尖刺破,简单消毒包扎后转移,后在甘河净医疗所发现一位颈部丹毒的伤员,合并头部蜂窝组织炎,白求恩不顾指伤,为这位伤员做了手术,不幸感染病毒。见到杨成武时,他的病情已十分严重,前往黄土岭前线的路上体温更烧至三十九度六,尽管病情不断加重,当他一路看到撤下来的伤员时,还是连连责备自己:“来迟了!来迟了!”赶到前线后,他迅速投入战地救护,带着高烧、病痛,持续救治黄土岭战斗下来的伤员。
黄土岭战斗胜利了,白求恩的病情却不断恶化,于11月12日与世长辞。杨成武在回忆录中深情地写道:“原想反‘扫荡’胜利后,把白求恩大夫请到分区司令部来好好休息几日,再请他为我们一分区卫生工作作些指导,谁知竟不能了。他以他的卓越医术和无私无畏的共产主义精神,支持和激励着我们的战士在黄土岭勇猛杀敌。他的名字是和黄土岭胜利紧密相连的。”
同年12月21日,毛泽东撰文《纪念白求恩》,白求恩从此成为在中国知名度最高、最受中国人民敬仰的外国友人之一。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