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深圳11月6日电 (王星)近日,一批智能警用机器人亮相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深圳赛区,成为守护赛事安全的“钢铁卫士”。这些融合5G、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机器人,具备全天候巡逻、精准识别与高效处置能力,正为赛事提供科技赋能的新型安保服务。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多,陌生来电要警惕,不听不信不转账,钱包管好要切记……”在深圳大运中心场馆入口处,一台身高约1.4米的警用巡逻机器人正以普通话、粤语和英语循环播报反诈提示,并为观众提供导航指引。
![]()
人形机器人和警察一同巡逻。深圳公安供图
2024年9月,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在此建成全国首个警用机器人测试站。目前,六大类共20台警用机器人已投入实战,全面参与赛事安保护航任务。
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十五运安保工作专班成员彭伟介绍,巡逻机器人集成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行为控制等系统,具备自主感知、行走、保护与识别能力,可在巡逻过程中对异常情况实时预警。
![]()
巡逻机器人可对异常情况实时预警。深圳公安供图
在场馆外围,搭载避障雷达的四足机器狗灵活穿梭于人群,通过喊话器提醒观众注意安全。其背部配备“一键报警”装置,与指挥中心实时互联,方便市民紧急求助。“该机器狗最大负载达50公斤,可根据任务需要灵活配置高音喇叭、抓捕网枪等设备,适应多样化场景需求。”彭伟表示。
![]()
四足机器狗。深圳公安供图
机器人不仅是安防工具,也成为公众接触科技的窗口。场馆外,常有家长带孩子与机器人互动合影;校园安防机器人凭借卡通形象吸引学生参与安全问答;商圈中的反诈宣传机器人亦成为网红打卡点。“机器人既能互动,又能及时响应求助,让人感觉更亲切、更安心。”市民李先生说。
赛事期间,深圳警方针对不同场景灵活调整机器人部署。残疾人自行车赛中,巡逻路线经专门优化,既保障安全又避免干扰运动员;在开放式广场上,负载200公斤的安防无人车作为“移动装备库”,可快速投送警务装备;集成红外热成像与火焰告警功能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则实现对赛场24小时不间断火情监测。
与此同时,在承担闭幕式任务的宝安区欢乐剧场附近海域,蓝白相间的U形水上海防巡逻机器人也已投入使用。
![]()
水上海防巡逻机器人。深圳公安供图
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海防与打击走私大队副大队长刘帅介绍,该机器人针对辖区海岸线长、水库多的特点设计,支持遥控与自动巡航模式,除执行反走私、反偷渡巡逻任务外,还能通过广播开展普法宣传。此外,它还能深入传统船只难以抵达的浅滩区域,快速响应落水警情。
“相比传统船只,水上机器人兼具成本效益与机动优势。”刘帅表示。目前,首批10套水上海防巡逻机器人已部署至宝安区沿海的10个派出所辖区,成为深圳公安新型警务建设的重要成果。
深圳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警用装备的应用不仅有效补充了基层警力,也为探索科技赋能赛事安保新模式积累了实战经验。随着机器人在十五运会中的全面启用,深圳公安正以创新技术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的安保体系,展现智慧警务的先进实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