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 王俊杰 徐纪月 当义诊在草坪区轻声进行,当知识在公园讲堂里传播,城市公共服务的形态正在华强北的公园里被重新定义。
近日,深圳华强北在甘泉路近零碳公园,通过“公园+”模式,深度融合生态空间与民生服务,打造公共服务供给新样板。
![]()
![]()
“公园+医疗”:公共服务赋能,激活空间新价值
在甘泉路近零碳公园,草坪化作开放诊区,树荫成为候诊区,华强北通过打造“公园+医疗”新模式,重塑街区公共空间的功能边界。现场服务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儿科医生细致解答儿童生长发育、免疫接种等疑问,妇科医生为女性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牙科医生免费开展口腔检查并普及保健知识。此次义诊累计接待居民近500人次,实现了居民就医从“功能性+舒适性”的再升级。
华强北邀请福田区政协委员、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金平主任及其团队,将专业医疗服务带到公园现场,开设涵盖口腔、中医等六大领域的义诊市集,让居民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享受专业医疗关怀。“在公园里看诊,心情都放松了不少。”带娃前来咨询的李女士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居民的感受。
政协履职:权威专家率队下沉,公园报告厅变身“健康课堂”
近零碳公园报告厅内座无虚席,400余名居民齐聚一堂,聆听一场由华强北政协精心组织的“福声·知行学堂”系列健康科普讲座。此次讲座是华强北街道充分发挥政协桥梁纽带作用的生动实践——金平主任发挥政协委员的专业优势和资源连接能力,带领医院优秀医生一同来到现场,将优质医疗资源与权威健康知识直接送至公园绿地。让公园里的报告厅,成为凝聚专家智慧、传递民生关怀的优质公共讲堂。
此次讲座主讲人是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保健部主任、博士生导师、福田区政协委员金平,她以“女性全周期健康管理”为主题,为居民带来一堂既专业又贴近生活的健康课。金平主任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健康指南。她从女性的不同生理阶段的特点入手,系统讲解常见疾病的早期识别与科学预防,更针对乳腺癌、宫颈癌筛查等社会关注热点,与现场居民深入交流。生动的案例、关切的叮嘱,让专业医学知识成为守护女性健康的实用工具。
绿色漫步:在沉浸体验中传递生态理念
居民们在志愿者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低碳探索之旅。纳米灌溉系统正为绿植精准供水,光伏发光地砖在阳光下积蓄能量,雨水花园巧妙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这些隐藏在景观中的绿色科技,成为最生动的环保教材。
“原来低碳科技就在我们身边。”正在参观的居民感叹道。从随处可见的垂直绿化到会“呼吸”的透水地面,从太阳能照明系统到智能灌溉网络,公园本身就是一个绿色科技的展示窗口,让居民在休闲漫步中自然接受环保教育,践行绿色理念。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投资于物投资于人紧密结合。当前,华强北打造“公园+”模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通过系统注入文化、医疗、体育、艺术、商业等资源,将街区绿地转化为服务人、滋养人、提升人的复合空间:在荔枝公园、甘泉路公园等公共绿地,“公园+体育”配齐智能健身设施,关爱全龄段居民的身心健康;“公园+艺术”常态化开展的邻里画展与音乐沙龙,涵养居民审美与情操;“公园+商业”打造的新质生产力市集与创客咖啡沙龙,为华强北创客提供交流碰撞、价值实现的舞台。
用绿色空间连接公共服务,用创新供给激发城市活力。华强北正形成“生态+人文+科技”的共生格局:既让群众在“抬头见绿、转角见服务”的环境中感受幸福温度,也让新质生产力的根系在最贴近生活的土壤中扎根发芽。
这一“从公园绿地到服务空间”的跨界融合,正是“湾区红树林式创新创业生态”的生动实践——政府以有形之手激活公共空间,市场以无形之力汇聚创新要素,生态系统在互联共生中持续繁茂。从城市绿肺到创新策源,从功能叠加到价值激活,华强北正在以高品质公共服务场景为载体,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社会生态与精神底色,描绘出“绿色可感、服务可及、创新可生”的未来街区新图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