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探路者对其大额定向增发预案进行了调整。修订版预案显示,此次定向增发对象由实控人李明及其控制的一家企业变为李明控制的两家企业(其中一家企业成立于今年10月底)。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里,探路者原实控人之一王静却进行了减持。李明于2021年入主探路者,随后探路者通过多笔收购进入芯片行业。不过,不管是股价和业绩,探路者的表现都较为一般。尽管如此,探路者账上的现金情况仍然较为充裕。
探路者定增的发行对象为何出现变化?探路者芯片业务表现到底如何?公司当前账上资金较为充裕,为何还要大规模募集资金呢?接下来,每经资本眼专栏记者就来详细探究一番。
若大额定增成功,实控人间接持股比例将大增
10月31日晚间,探路者发布多份公告,主要涉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相关事宜。相关公告显示,探路者本次发行的对象为李明先生控股的北京通域合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域合盈”)和北京明弘毅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弘毅”)。李明先生是探路者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其持有通域合盈60%的股权、持有明弘毅100%的股权。
探路者此次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较高。根据相关公告,探路者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65亿股(含本数),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以拟发行价格7.01元/股来计算,募集资金总额为不超过人民币18.58亿元(含本数)。值得注意的是,若定向增发计划得到监管部门批准,探路者最终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仍然需要按照相关规定与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协商确定。截至2025年11月6日,探路者的收盘价为9.97元,市值为88.10亿元。
若完成本次发行,探路者实控人李明先生间接控股比例将大幅上升。本次发行前,探路者总股本为8.84亿股,截至预案披露日,公司控股股东北京通域众合科技发展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通域众合”)及其一致行动人北京通域高精尖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宁波百益钎顺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持有公司13.68%的股份。
本次发行完成后,按照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上限2.65亿股计算,通域合盈将直接持有公司1.8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6.15%,通域合盈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3.0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6.68%;明弘毅将直接持有公司7953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6.92%。探路者控股股东将变更为通域合盈,实际控制人仍为李明先生,其间接控制探路者3.8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33.60%)。
定增发行对象明弘毅成立于今年10月底
与探路者2025年8月份披露的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相比,修订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变化。首先发行对象有所改变,由李明及其控制的企业通域合盈变为通域合盈和明弘毅;其次发行价格有所下降,7.28元/股降低至7.01元/股;最后募集资金总额有所下降,由不超过不超过人民币19.3亿元(含本数)降低为不超过人民币18.58亿元(含本数)。
发行价格和募集资金总额的变化,主要是探路者股价变化导致的。根据要求,定向增发的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量)的80%。在发行价格下调而发行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募集资金总额自然会出现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探路者定增预案中发行对象的变化。探路者定增预案(修订版)显示,明弘毅成立于2025年10月29日。显然,明弘毅是李明为了参与定增临时决定成立的新公司。
![]()
(图片来源:截图自探路者公告)
通域合盈2024年的净利润为亏损约244万元。探路者定增预案(修订版)显示,通域合盈成立于2018年12月20日,主要从事投资管理、资产管理业务,其2024年的资产合计仅约为1506万元,负债合计约为1095万元,所有者权益约为411万元,营业收入约为342万元,净利润为亏损约244万元。
![]()
(图片来源:截图自探路者公告)
通域合盈和明弘毅的注册资本都是1000万元,而两者参与此次认购的资金都来自于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探路者定增的发行对象为何会出现变化?超过18亿元的资金要如何自筹?对此,每经资本眼专栏记者致电探路者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不接受电话采访,让记者通过邮件进行采访。于是,记者将上述问题通过邮件发送至探路者财报上显示的邮箱,不过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回复。
通过三次收购跨界切入芯片行业
目前探路者业务领域涵盖户外业务与芯片业务两大板块。从时间线上来看,探路者布局芯片业务始于2021年,而李明先生也是在这一年正式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2021年2月份,探路者发布了关于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公告,公司原实际控制人盛发强和王静夫妇将5.85%的股份转让给了通域众合,转让总价款为3.36亿元;同时,盛发强同意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地放弃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10%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亦不得委托任何其他方行使该等股份的表决权。
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通域众合共计拥有表决权股份占探路者总股本的13.65%,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而公司实际控制人也变更为李明。公开资料显示,李明1964年出生,其在芯片行业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导弹教研室教师、国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紫光集团有限公司联席总裁。
![]()
(图片来源:截图自探路者公告)
李明入主后的探路者通过一系列收购动作,逐步进入芯片行业。根据探路者2021年9月份披露的公告,公司以自有资金2.60亿元收购了北京芯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芯能”)60%股权。探路者2025年半年报显示,北京芯能是目前全球能提供Mini LED主动式显示驱动芯片产品的少数几家公司之一,也是国内首家同时拥有直显+背光Mini LED主动式显示驱动芯片产品的公司。
2023年探路者再度加码芯片业务。根据探路者2023年6月份披露的公告,公司以自有资金3852万美元收购G2 Touch Co., LTD. (以下简称“G2 Touch”)股数700.37万股,直接持有标的公司72.79%的股权。探路者2025年半年报显示,G2 Touch是全球范围内少数几家掌握On-Cell单层触控技术且形成规模化销售的显示触控芯片设计企业。
探路者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6月份,探路者还收购了江苏鼎茂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鼎茂”)60%的股权。探路者2025年半年报显示,江苏鼎茂是国内首批进入并专注于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探测器封测领域的领先企业。至此,探路者通过收购形成了“Mini LED驱动芯片+触控芯片+芯片封测”的芯片业务布局。
被收购后,北京芯能连亏三年
从收购后的业绩表现来看,探路者想要在芯片行业立足,仍然任重道远。
在收购北京芯能时,探路者与原股东签署了《业绩补偿及业绩奖励协议》及《业绩补偿及业绩奖励协议之补充协议》。如果北京芯能未能完成业绩承诺,那么补偿义务人应按照《股权转让协议》的相关约定以收到的股权转让价款中的不少于人民币1.29亿元的资金通过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购买上市公司股票。
北京芯能业绩承诺如下:2022年度合并报表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人民币7030.17万元;2022年度合并报表扣非息税前净利润不低于0元;2023年度及2024年度合并报表扣非息税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8597.45万元及人民币1.72亿元。
从实际表现来看,2022年至2024年,北京芯能皆未能完成业绩承诺:2022年度合并报表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843.80万元、扣非息税前净利润为亏损3362.72万元;2023年度合并报表扣非息税前净利润为亏损7830.08万元;2024年度合并报表扣非息税前净利润为亏损6371.84万元。根据相关公告,补偿义务人也按照之前的约定购买了探路者的股票。
2023年和2024年,探路者对收购北京芯能时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年度减值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商誉计提减值准备,金额分别为8538.37万元和4899.04万元。2025年上半年,北京芯能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探路者2025年半年报显示,北京芯能上半年的净利润为亏损3028.37万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北京芯能的商誉账面值仍有约1.43亿元。在业绩承诺期结束后,探路者是否还会对收购北京芯能形成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呢?
相比之下,G2 Touch的表现则要好很多。探路者2023年年报和2024年年报显示,2023年和2024年G2 Touch的净利润分别为2946.37万元和8988.39万元。不过,2025年上半年,G2 Touch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缩水,仅有935.69万元,而2024年上半年这个数字高达4734.06万元。
目前江苏鼎茂对探路者业绩的影响非常小。在2024年年报中,探路者并未披露江苏鼎茂的相关财务数据,而2023年年报显示,其对探路者净利润影响为-97.00万元。
今年公司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不佳
在进入芯片行业后,探路者的股价并未像寒武纪等热门芯片股那样持续走高,整体仍然处于大的底部箱体震荡格局之中。以前复权方式计算,2021年8月份探路者股价最高涨至12.73元,2024年2月份最低跌至3.50元,目前不到10元,而2015年牛市期间公司股价最高接近30元。
探路者原实际控制人盛发强和王静夫妇是否会继续进行减持,值得关注。2025年9月份和10月份,王静合计减持了422.4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0%),减持最低价为8.596元,最高价为9.63元。王静的减持价格远远高于探路者此次定向增发预案的发行价格。在完成减持计划后,王静的持股比例降低至4.67%,不再是探路者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4日,盛发强持股比例为5.43%。
![]()
(图片来源:截图自同花顺)
2025年前三季度,探路者的业绩表现不佳。根据探路者2025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3亿元,同比下降13.98%;实现净利润3303.70万元,同比下降67.53%;实现扣非净利润2693.70万元,同比下降70.46%。探路者业绩下滑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户外业务受市场环境和新品迭代节奏因素影响,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导致收入下降,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增加,拖累盈利表现;二是芯片业务发展整体向好,但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益大幅变动,对业绩形成反向拖累。
在2025年三季报中,探路者并未公布不同业务的营业收入变化数据。不过,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其芯片业务的营业收入约为1.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27%;而户外服装和户外鞋品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滑4.83%和22.69%。
![]()
(图片来源:截图自探路者2025年半年报)
尽管业绩表现欠佳,但探路者账上资金情况仍然处于较为充裕的状态。截至2025年9月30日,探路者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分别为7.64亿元和1.86亿元,而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金额分别为1000万元和1亿元。
若本次定向增发成功实施,探路者募集资金规模有望超过18亿元。在公司账上资金较为充裕的情况下,探路者为何还要通过定增的方式募集如此大规模的资金呢?如果定增计划成功实施,接下来是否还会有新的收购举措?对于上述两个问题,记者也通过邮件发送至探路者财报上显示的邮箱,不过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回复。
而探路者定增预案(修订版)显示,本次发行拟使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增强了公司资金储备,为公司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项目投资等方面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助于公司实现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巩固行业优势地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