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外媒大肆宣扬:中国成为经济世界第一后,到2070年就被美印反超?

0
分享至

最近,一则关于中国未来几十年经济走势的预测在外媒上刷了屏:按照如今中国的人口规模和老龄化程度的增长,如果当前趋势不变,到了2070年,可能会被美国和印度赶超。

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中国已经走到了“下坡路”的转折点。

问题是,这些预测真有那么准吗?真的是人口少了,经济就不行了?



人口少了就不行了?中国的“质量牌”才刚刚打出

到2070年就被美印反超,这种说法其实早在国际上起了声音。

在他们看来,中国的自然生育率已经跌到1.1,远低于维持人口稳定的2.1线,如果照这个速度走下去,每一代人都比上一代少一半,2075年中国人口可能跌到9亿以下。

也有人预测说未来几十年中国GDP增速将逐步下滑,到2030年代可能只有2.5%左右,老龄化成为拖累创新的重要因素。

听上去不太乐观,确实不容忽视。

但问题来了,人口少了,真的就不具备经济优势了吗?中国还真不见得这么容易被“反超”。



首先你得看清楚一个核心逻辑:中国现在走的,是“以质补量”的路子。

每年250万理工科毕业生,撑起了一个全球最大的工程师群体。这批人不仅在国内建高铁、造芯片,更在印尼、非洲、拉美的基建项目里当主力。

比如雅万高铁,不光是技术出海,背后还有一整套中国标准、管理体系和供应链的“输出包”。

生育率低的问题不是今天才开始被关注,三孩政策、托育服务、税收减免、住房支持一个个都在落实。

目标也很明确:生育率要恢复到1.8以上。这不是“抢人口”,是“稳结构”。



让年轻人生得起、养得起、带得起,比喊口号实在多了。

说到底,人口是经济的“底盘”,但不是全部。中国的应对方式是从“人多”转向“人强”,从“劳动力红利”过渡到“工程师红利”,只要“质量”这张牌打得好,人口少一点,不会是决定性的障碍。

印度真的能“后发先至”?潜力不等于现实

说中国要被赶超,那自然得有“接棒”的人,这回被外媒重点提名的是印度。

理由也很直接:年轻人口多,结构年轻,平均年龄只有28岁,并且美国企业、日韩科技巨头纷纷投资手机制造、制药等产业。

听起来有点像当年的中国,对吧?但现实情况,和想象之间,还隔着不少“沟壑”。



别看印度人口多,问题也多。比如种姓制度,严重制约了印度劳动力的流动性和效率。

社会分层深得像阶梯,底层人别说创业,连读书就业的机会都有限。女性劳动参与率还不到30%,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一大半劳动力资源还没被真正调动起来。

农业对GDP的贡献只有15%,但吸纳了超过四成的劳动力,工业化推进缓慢,服务业又太过依赖低成本外包,缺乏核心技术能力。

简而言之,印度的“人口红利”还只停留在纸面上,没法像中国那样转化为产业红利。

再有,美国虽然嘴上说要扶持印度抗衡中国,但关键时候也不手软。



关税说加就加,砸在印度商品头上,严重打击“印度制造”的竞争力。外部环境一变,印度的产业链就容易被“卡脖子”。

说白了,印度的潜力谁都看得见,但要变成现实,还得解决内部结构、基础设施、教育体系和社会制度的诸多问题,否则,光靠“年轻”是撑不起一个现代化国家的。

中国的全球化布局,才是真正的“战略底牌”

与其担心被别人赶超,不如看看自己手里还有哪些“王炸”。事实上,中国这一轮的全球战略布局,正在悄悄把人口挑战变成优势“转移”。



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正在推进的“海外经济中国”计划。这不是简单“走出去”,是把产业链、技术、资本和管理一并打包输出,形成新的国际产能合作格局。

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工业园区不仅帮当地创造了5倍本地工资的岗位,还通过税收反哺了东道国财政。

这种模式,不仅让中国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提高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话语权。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全球化中的技术优势正逐步显现。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通过技术标准输出,把中国产品“变成全球规则”。

就连基础设施这件事,中国也有稳定的政策机制保证。成昆铁路公益列车53年如一日运营,反映的是中国制度的连续性与执行力。



而印度的PLI产业激励计划,完成率却少得可怜,中间被腐败、协调难题、执行力拖了后腿。

中国的全球化方式不是“资源掠夺”,而是“系统配套”,通过合作搭平台、通过规则赢空间。这种打法,不仅缓解了国内人口压力,还把发展压力“外溢”为全球化机会。

写在最后:2070年谁是真正的“第一”,真不好说

外媒预测中国可能被美印超车,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每一次“唱衰”,中国都用实际行动把疑问变成了惊叹。

中国确实面临老龄化和人口结构的问题,这是摆在眼前的挑战。



但制度的应变能力、工程师红利的释放潜力、全球化战略的持续推进,正在为中国经济构建一个“多层次安全网”。

反观印度,潜力确实不小,但内部的结构掣肘和外部的现实压力,让它距离“世界工厂”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未来几十年,全球经济的主导权不会只靠“谁人多”,更要看“谁动得快、谁走得稳、谁想得远”。

至于2070年,谁才是真正的全球第一?这可不是今天算一算人口、画个GDP曲线就能定的事,真正的答案,藏在我们今天的每一次选择里。



大家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辽宁队被坑了,杨鸣疯狂赢球躲广东,杜锋却故意缩小分差打辽篮

辽宁队被坑了,杨鸣疯狂赢球躲广东,杜锋却故意缩小分差打辽篮

宗介说体育
2025-11-10 11:51:45
张飞二儿子投靠西晋,可刘禅死后他却给晋武帝上书:我要给他守陵

张飞二儿子投靠西晋,可刘禅死后他却给晋武帝上书:我要给他守陵

白云故事
2025-11-06 14:25:03
若中日再次爆发战争,结局会如何?俄罗斯和美国看法一致​

若中日再次爆发战争,结局会如何?俄罗斯和美国看法一致​

寻途
2025-11-04 21:16:03
1999年小朋友捐140元给国家造航母,本人:觉得有航母就不会被欺负

1999年小朋友捐140元给国家造航母,本人:觉得有航母就不会被欺负

潇湘晨报
2025-11-09 22:17:12
14年前,用全部积蓄买下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如何

14年前,用全部积蓄买下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如何

娱乐督察中
2025-10-30 10:33:53
江苏一地发布干部任前公示

江苏一地发布干部任前公示

荔枝新闻
2025-11-10 11:23:15
1500元安装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成都老太申请退货退款遇难题|追踪到底

1500元安装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成都老太申请退货退款遇难题|追踪到底

封面新闻
2025-11-10 11:57:07
蒋介石晚年最后悔的三件事,爱错一个人,杀错一个人,放错一个人

蒋介石晚年最后悔的三件事,爱错一个人,杀错一个人,放错一个人

风飘飘而吹衣
2024-12-08 14:07:17
为何说德国的减丁政策,决定了俄罗斯的命运?

为何说德国的减丁政策,决定了俄罗斯的命运?

凭阑听史
2025-11-08 16:43:01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雪雪呀
2025-08-11 08:41:29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1 09:24:49
华为将搬迁!

华为将搬迁!

通信头条
2025-11-08 20:22:19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访史
2025-11-10 12:07:57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墨羽怪谈
2025-11-04 11:09:05
21岁戴娃:遗传母亲莫妮卡的盛世美颜,比“裘花”的女儿漂亮多了

21岁戴娃:遗传母亲莫妮卡的盛世美颜,比“裘花”的女儿漂亮多了

小书生吃瓜
2025-11-09 14:11:22
男单颁奖礼:邱党笑容灿烂很开心,松岛辉空面无表情很淡定

男单颁奖礼:邱党笑容灿烂很开心,松岛辉空面无表情很淡定

湘楚风云
2025-11-10 05:36:11
水土不服,维尔茨和西蒙斯自登陆英超以来,进球数均为0

水土不服,维尔茨和西蒙斯自登陆英超以来,进球数均为0

懂球帝
2025-11-10 11:44:06
陪玩陪睡根本不够!集体开嫖、目无王法、舔手指,阴暗面藏不住了

陪玩陪睡根本不够!集体开嫖、目无王法、舔手指,阴暗面藏不住了

叨唠
2025-11-09 05:07:59
摊牌了!高市早苗提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如中国所料

摊牌了!高市早苗提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如中国所料

云鹏叙事
2025-11-10 10:46:15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扬子晚报
2025-11-09 15:18:17
2025-11-10 13:32:49
扶苏聊历史 incentive-icons
扶苏聊历史
山巅俯瞰兴衰史
4732文章数 57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飞猫M8 PRO AI WiFi图赏:飞猫随行,信号不停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