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更路簿》 历史研究
编著者:张朔人 著
定价:98.00元
ISBN:978-7-5013-7809-8
装帧开本:平装32开
出版时间:2025.09
-内容简介-
更路簿是中国古代渔民在南海海域航行、作业时,世代相传的手绘航海指南,堪称南海 “活的航海史”。本书聚焦南海《更路簿》,先界定其为帆船时代海南渔民记录南海航行信息的指南,厘清与闽粤 “针路簿” 的异同,梳理 30 余种抄本并分类。再分析其产生背景,包括海南东部自然环境、涉海人群演变,晚明文昌大族垄断资源迫使渔民远海拓展,以及造船、航海技术支撑。同时,还原渔民周期性移民、“站峙” 等生产生活场景,解析岛礁庙宇文化,梳理渔业经济形态变迁,评述研究现状并指出创新点,为南海研究与维权提供支持。
- 作者简介 -
张朔人,1966年10月生,安徽庐江人,历史学博士,研究员、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海南省领军人才。长期深耕中国史与海南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尤专海南历史、海南人口生态等领域,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2项(含《更路簿》历史研究)、省部级课题11项,在研省社科重大项目等5项。出版《明代海南文化研究》《〈更路簿〉历史研究》等5部,发表论文50余篇,成果多次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曾赴日、新等国讲学,受邀在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作学术报告,兼具深厚学养与广泛学术影响力。
- 内页欣赏 -
![]()
![]()
![]()
![]()
![]()
- 目 录 -
绪 论—— 001
第一节 研究状况述评 —— 002
一、国外学者“针路簿”研究 —— 003
二、国内研究进展 —— 004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 023
第二节 研究方法、路径及框架结构 —— 024
一、研究方法和路径 —— 024
二、框架结构 —— 026
三、创新点、难点和不足之处 —— 028
第一章 《更路簿》界定与面世抄本—— 030
第一节 航海经书基本情况 —— 030
一、文人笔记与方志中的航海经书 —— 031
二、《针路簿》内涵及其他 —— 036
三、民间航海经书产生地 —— 039
第二节 《更路簿》界定 —— 043
一、《更路簿》源流及独特性 —— 043
二、《更路簿》名称变化及其确定 —— 049
三、《更路簿》内涵与定义 —— 050
第三节 面世抄本及其数量问题 —— 056
一、《更路簿》收集情况 —— 056
二、版本与内容 —— 060
三、面世抄本分类 —— 065
第二章 《更路簿》产生发展的空间与环境—— 069
第一节 海南岛自然环境与涉海人群 —— 069
一、自然环境 —— 070
二、涉海族群及其变化 —— 075
第二节 西、南沙岛礁地理 —— 085
一、西沙群岛 —— 085
二、南沙群岛 —— 090
第三节 南海自然环境与海产品分布 —— 104
一、南海气候 —— 105
二、南海海域水文 —— 111
三、南海海域生物资源 —— 115
第三章 《更路簿》产生原因与条件—— 122
第一节 远海捕捞业产生的原因 —— 123
一、高经济价值海产品采集 —— 123
二、海面分割 —— 128
第二节 造船业发展 —— 134
一、官方造船情况 —— 134
二、海寇、海盗造船 —— 137
三、民间造船业发展 —— 140
第三节 海洋知识与业渔者人文素质 —— 151
一、风候与潮候认知 —— 152
二、对南海岛礁地貌的认知 —— 157
三、渔业群体文化水平 —— 161
第四节 《更路簿》产生的时间 —— 168
一、渔民远海实践与西沙更路 —— 169
二、南沙及国外更路形成时间 —— 176
第四章 远海渔业群体的生产生活—— 182
第一节 渔民岛礁上的生产活动 —— 182
一、周期性移民规模 —— 183
二、渔民生活 —— 189
三、站峙活动 —— 191
四、生产活动 —— 199
第二节 渔民信仰与信俗 —— 206
一、西、南沙庙宇 —— 208
二、神主与海南岛庙宇 —— 214
三、岛礁庙宇文化内涵与祭祀活动 —— 229
第三节 反抗外来侵略 —— 238
一、清代中后期英、德入侵南海 —— 238
二、日本南沙、西沙活动与渔民应对 —— 242
三、渔民反抗法国侵略斗争 —— 250
第五章 渔民南海诸岛记忆与表述—— 255
第一节 岛礁俗名问题由来 —— 256
一、1920年代被披露的俗名分布 —— 257
二、《西、南、中沙群岛渔业生产和水产资源调查报告》俗名 —— 258
三、面世《更路簿》中的俗名 —— 259
第二节 俗名定位与方言记忆 —— 260
一、俗地名地理位置 —— 260
二、方言记忆与俗名内涵 —— 270
三、“东海”“北海”问题 —— 286
第三节 《更路簿》记忆缺失与补充 —— 294
一、东、中沙海域非海南渔民传统作业区 —— 294
二、《中沙水路簿》《东沙水路簿》 —— 300
第六章 远海渔业经济形态变迁—— 307
第一节 渔业生产中的雇佣关系 —— 308
一、雇佣关系产生及发展 —— 309
二、远海渔业雇佣关系 —— 315
三、分配方式 —— 317
第二节 合作制渔业经济关系 —— 319
一、入股制产生的社会原因 —— 320
二、入股制及表现形式 —— 324
三、租船合股制 —— 326
四、1950-1957年的渔业社会 —— 329
余 论—— 336
参考文献—— 346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经典普及编辑室
供稿 |潘肖蔷 编辑 | 刘思宇
监制 | 张颀
审核 | 弘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