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4日凌晨,台风“海鸥”在菲律宾南莱特省西拉戈镇首次登陆,最大持续风速达每小时120公里,瞬时风力高达每小时165公里。
随后它自东向西横扫中部米沙鄢群岛,先后在宿务省、西内格罗斯省和吉马拉斯省四次登陆。截至6日,综合菲律宾民防办公室和当地媒体数据,“海鸥”已造成至少142人死亡、127人失踪,另有82人受伤。
宿务省成为重灾区,全省至少11个市镇发生大面积洪水,超过10万人被转移安置。据当地媒体6日报道,宿务省有28人死亡未被纳入民防办公室的最新统计数据。
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通报称,全国32个省份受灾,受影响人口超过190万,其中195万人为受灾人口。
11月6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
他在声明中表示:“鉴于台风海鸥以及即将登陆的台风‘凤凰’影响区域广泛,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建议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我已批准这一建议。”
灾难现场细节令人揪心。
全国115处发生洪水灾情,1200多处房屋受损,75处公共设施受损。156个市镇的电力供应中断,10个市镇的通信受到影响,680个市镇宣布停课,468个市镇宣布停工。
菲律宾军方证实,一架参与救援的直升机在南阿古桑省坠毁,搜救行动仍在进行。
![]()
宣布国家灾难状态后,菲律宾政府可依法加快救灾重建工作,包括加速灾难资金拨付、实施基本商品价格管控,以及简化国家援助部署程序。
马科斯表示,政府已在受灾严重地区全面展开救援,重点推进电力和通信恢复,清理被泥石流阻断的道路。
然而,这场灾难暴露了菲律宾应对自然灾害的系统性脆弱性。
位于西太平洋台风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地理位置,使菲律宾成为全球自然灾害高发国家之一。
具有无奈意味的是,就在2025年9月18日,总统马科斯刚签署《宣布临灾状态法》,授权各级政府在灾害高度可能发生且研判将造成灾难性影响时,预先宣布“临灾状态”以便提前采取行动。
该法明确要求以灾前风险评估为依据,确认存在“高度可能”的灾害,且具备3至5天的预警时间供政府调动资源。然而面对“海鸥”,这一新机制似乎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更大的危机正在逼近。菲律宾国家气象局通报,台风“凤凰”预计将于下周在菲北部卡加延省登陆,并影响吕宋岛大部分地区。
可能发展为超级台风的“凤凰”带来的威胁,使得菲律宾的灾难应对雪上加霜。马科斯承认,政府在全力救灾的同时,也正积极部署应对“凤凰”可能带来的新一轮冲击。
![]()
《宣布临灾状态法》理论上为菲律宾提供了先进的防灾工具。该法规定,总统可依据国家减灾委建议,在社区或村、镇、市、省或大区层级宣布“临灾状态”;地方首长也可在其辖区作出同类宣布。
法律要求各级政府把预先行动纳入本地减灾规划与资金安排。然而从“海鸥”的应对来看,从法律条文到实际执行仍存在显著差距。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类似“海鸥”这样的极端天气事件可能会更加频繁和强烈。菲律宾在应对眼前灾害的同时,必须着眼于长期的气候适应能力建设。这包括加强气象监测预警、提高基础设施抗灾标准、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等多方面工作。
看了相关的视频,就知道情况有多严重。
暴雨哗哗下个不停,洪水、山体滑坡到处都是,首都还拉响了红色暴雨警报。好多地方都被淹得不像样,居民慌忙转移,航班取消、学校停课,大家现在都紧闭家门,就怕被灾害波及。
相当的严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