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机器人遭质疑藏真人?一镜到底澄清后,我想聊聊背后的行业真相
最近小鹏 IRON 人形机器人的热度简直没谁了,科技日当天踩着猫步亮相,本以为是技术圈的狂欢,没想到一半网友都在纠结 “里面是不是藏了真人”,连小鹏美股都跟着跌了近 4%,这剧情着实有点意外。
![]()
作为天天泡在科技和汽车圈的人,我特意翻了网友的质疑点,还真挺有意思。有人放大视频截图说 “耳朵轮廓太逼真,肯定是真人的”,还有人较真 “臀部走路时像有肌肉收缩,机器人做不到这么自然”,甚至有人翻出小鹏之前无皮套机器人的视频,吐槽 “以前走路一顿一顿,现在突然丝滑,明显是换人了”。
不得不说,这些质疑虽然看着荒诞,但也能理解 —— 毕竟以前见过的人形机器人,不是关节外露就是动作像提线木偶,突然冒出来个细节拉满、猫步比模特还稳的,确实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
![]()
不过小鹏的回应倒是干脆,第二天何小鹏就发了一镜到底无剪辑视频。视频里先让 IRON 再走了一遍猫步,动作和发布会一模一样,接着工作人员直接拉开机器人后背的拉链,把内部构造全露了出来:背部的晶格肌肉、密密麻麻的控制器,肩膀上的运输固定器,还有被网友质疑的 “耳朵”,其实是两组麦克风阵列。
最绝的是,拉开皮套后还让机器人再走了一段,机械关节转动的节奏清晰可见,这下质疑声才算慢慢平息。
![]()
说实话,这场 “真人争议” 反而从侧面印证了 IRON 的技术亮点。查了下资料,这款机器人全身有 82 个自由度,光手部就有 22 个,能完成拧螺丝这种精细活,仿人脊椎让转身弯腰都很自然,脚尖还加了被动自由度,难怪走猫步像太空漫步一样丝滑。
核心配置也挺能打,首发全固态电池,续航比行业主流水平提升不少,3 颗自研图灵芯片的算力甚至比肩部分工业服务器,还搭载了物理世界大模型,能实时感知环境。
![]()
有意思的是,回应视频发布后,小鹏港股立马反弹 2.34%,总市值回到 1714 亿港元,市场用脚投票说明了态度。
其实不止小鹏,现在整个人形机器人赛道都热了起来,优必选全年订单突破 8 亿,字节跳动也在高薪招人入局,工信部还表态要支持关键技术突破,说这是继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新一代超级终端。
![]()
但冷静下来看,2026 年底规模量产的目标确实有挑战。目前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还是行业难题,全球也就丰田计划 2027 年量产,小鹏要提前一年落地,难度不小。而且人形机器人要真正走进生活,成本控制、场景适配都是坎,现在行业主流成本还在 10 万美元以上,想普及还得往下压。
![]()
这场争议最值得深思的,其实是技术发展和大众认知的脱节。何小鹏说 “大家不相信,是没习惯世界变化这么快”,确实戳中了要害。当科技进步超出固有认知,质疑难免会出现,但小鹏用 “拉开拉链” 这种坦诚的方式回应,比单纯辩解管用多了。
![]()
不管怎么说,IRON 机器人的亮相让我们看到了人形机器人的新可能。未来三年能不能像何小鹏说的,出现能做家务、帮着干活的高阶机器人,还得看技术落地的进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形机器人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只是这中间还需要更多像这样的技术验证和市场磨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