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红中医:一个4味药的解毒古方,浇灭糖尿病人三焦之火,还能防治并发症,今日分享给大家!
今天我就分享一个中药方——黄连解毒汤,源自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医家王焘的《外台秘要》引崔氏方正式命名。
方子仅由4味药组成,配伍极简却精妙:黄连善清中焦脾胃之火,同时清心泻火,缓解心烦失眠、胃部灼痛、多食易饥,是方中“解毒主药”,还能抑制热毒对胃肠黏膜的损伤;黄芩专攻上焦心肺之火,缓解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咳嗽痰黄,同时凉血止血,减少热邪灼伤眼底、肺部血管的风险,辅助防治视网膜病变、肺部感染;黄柏侧重清泻下焦肝肾之火,改善小便短黄、皮肤瘙痒、阴囊潮湿,同时利湿解毒,减少尿路感染、皮肤疮疡的发生,对糖尿病肾病早期也有辅助调理作用;
![]()
栀子能清泻三焦之火,且善于“引热下行”,通过小便将体内热毒排出,避免热邪郁积,同时缓解心烦、口苦,调和三药的苦寒之性,让泻火更彻底。
诸药合用,共奏清泻三焦之火、清热解毒、凉血利湿之效,适用于糖尿病伴三焦火旺人群,症见:口干舌燥、心烦失眠、口苦口臭、小便短黄、大便干结、咽喉肿痛、皮肤瘙痒、疮疡红肿、舌尖红赤,尤其适合血糖控制不佳、有早期并发症倾向的糖尿病人。
下面结合一则门诊医案来看看。
陈女士,56岁。患者自诉确诊2型糖尿病6年多了,一直服用降糖药来控糖,近一个月血糖波动较大,还伴有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心烦失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皮肤瘙痒等症状。进一步询问得知,患者饮食偏辛辣,平时总频繁熬夜追剧,作息不规律。刻诊:舌尖红赤、苔黄腻,脉滑数。综合情况辨证为“三焦火旺、燥热伤津”证,拟黄连解毒汤加减调理。开方: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麦冬、生地。按上方服用14剂后,患者口干、口苦减轻,心烦缓解、夜间偶尔醒1次,皮肤瘙痒减轻。于是原方基础上减少黄连、栀子的用量,加入山药、丹参。
续服一个月后,患者血糖平稳,不适症状基本消失。为巩固疗效,我又简单调整了用方,叮嘱其续服10剂后停药,调整饮食(忌辛辣)、规律作息。后随访数月,病情未再反复。
杨小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主任中医师,擅长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甲亢,骨质疏松症,肾病综合症,慢性肾衰竭等疾病。现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门诊部坐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