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一宗双非婴儿脑瘫案引发轩然大波,其背后长达15年的拖延处理,不仅惊动了特区政府,更促使申诉专员公署毅然决定展开全面调查。
这起案件的主角,是多年前随父母来港产子的黎志坚及妻子彭红英之子。孩子出生时,不幸感染乙型链球菌,进而引发脑膜炎,最终罹患脑瘫及四肢残障。黎氏夫妇质疑医生存在疏忽,于次年向医委会发起投诉。被投诉的医生薛守智以整理证据为由申请押后,原定2016年举行研讯。
![]()
然而,医委会秘书处却在毫无解释的情况下,将案件一拖就是15年。上月底,当案件好不容易重启研讯时,研讯小组主席兼医委会主席邓惠琼又以继续研讯对被告医生构成“压迫性和滥用性”为由,决定永久搁置聆讯。这一决定瞬间在社会上激起千层浪,引发广泛关注与质疑。
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医委会于本周一(3日)晚上紧急转舵,公布研讯小组决定依据《医生注册条例》主动复核相关决定,并确定本月22日对该案进行复核。不过,对于医委会秘书处拖延案件15年的具体原因,以及委员会是否会向家属致歉等关键问题,邓惠琼并未作出回应。
这起案件并非个例,香港卫生署辖下的管理局及委员会办公室,本应为各相关医疗管理局及委员会提供行政支援,但隶属卫生署的医委会秘书处,在处理投诉个案时却长期存在耗时较长的问题。据香港文汇报翻查资料显示,2019年至2023年间,每年净申诉个案数量在500多宗至700余宗不等。
![]()
根据医务卫生局今年2月提交立法会的文件,过去5年共有8,716宗申诉个案完成处理,其中不足14%能够在一年内完成,超过58%需要2年至4年时间完成,甚至有162宗超过4年才完成处理,更有7宗个案处理时间长达7年至8年,3宗超过10年。如此漫长的处理周期,无疑让众多投诉者望穿秋水。
![]()
这起双非婴儿脑瘫案的严重拖延,引起了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的高度重视,他日前已要求医委会就事件提交检讨报告。而申诉专员陈积志昨日也郑重宣布,将展开全面调查。他明确表示,高度关注卫生署辖下的医委会秘书处,在处理这起严重医疗事故案件时,竟能拖延长达15年之久却无法给出合理解释。他认为,政府处理市民对医疗业界的投诉,不仅关乎医疗业界的健康发展与专业形象,更与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及健康紧密相连。
陈积志指出,该宗申诉个案充分暴露出有关行政支援可能存在严重延误甚至失效的情况。因此,他决定展开全面调查,详细审研医委会秘书处在支援委员会处理医疗事故投诉及注册事宜的程序和机制,深入探讨其中是否存在可改善的空间,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建议。
![]()
他进一步表示,公署将以系列形式深入调查卫生署作为公共卫生事务主事部门,如何监管医疗业界处理医疗事故的投诉,以及辖下相关办公室在投诉处理方面所提供的支援及成效。通过全面查找制度流弊,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力求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还市民一个公正、高效的医疗投诉处理环境。这起双非婴儿脑瘫案,已然成为推动香港医疗投诉处理机制改革的重要契机,后续发展值得社会各界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