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既能便于参与后续讨论与内容分享,又能让您获得更深层次的互动体验,感谢您的支持与陪伴!
2
过去,药店、眼镜店和牙科诊所被普遍视为高利润行业,尤其是药店,曾是街头巷尾最常见也最稳定的生意之一。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不仅眼镜店门可罗雀,曾经遍布城市每个角落的连锁药房也纷纷陷入经营困境,甚至迎来大规模关店潮。
3
眼下药店行业出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门店数量越开越多,亏损却愈发严重。许多网友调侃道:“三步一家药店,五步一家连锁,到底谁天天吃药啊?现在药店的数量都快超过患者了。”
![]()
4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平均每天有超过200家药店被迫关门停业,而仍在运营的药店中,约有一半处于持续亏损状态。这个曾经被誉为“铁饭碗”的朝阳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5
不少人对此感到困惑:药品属于刚性需求,价格也不低,为何这个行业反而开始走下坡路?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场席卷全国的药店倒闭潮?
![]()
6
药店倒闭的最大原因
7
归根结底,药店衰落的核心问题就一个字——贵。在过去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人们购药主要依赖两种渠道:医院和线下药店。
8
对于轻微病症如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等,多数人不愿前往医院排队检查,担心诊疗费用高昂。因此,药店成了首选之地,既方便又看似省钱。
![]()
9
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理想。当你走进药店,原本只想买一盒清热解毒口服液缓解上火症状,店员却极力推荐你搭配使用止咳糖浆、头孢类抗生素以及维生素C片,声称这样“疗效更好”。结果一顿操作下来,消费金额远超预期,甚至比去医院挂号开药还要贵。
![]()
10
这种捆绑销售的现象在疫情期间达到顶峰。当时连花清瘟胶囊与布洛芬片一度供不应求,部分商家趁机将这些紧俏药品与其他滞销产品打包成所谓的“防疫健康包”,标价动辄五六百元,个别地区甚至炒至899元高价。
![]()
11
此类借疫情牟取暴利的行为引发公众强烈不满。药店本应承担便民惠民的社会责任,却在此刻变成了“趁火打劫”的代名词。消费者不仅没有感受到服务温度,反而觉得被变相收割,久而久之对整个行业产生信任危机。
12
早些年这类营销手段之所以能奏效,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普通民众缺乏医学知识,面对身穿白大褂的销售人员提出的建议,通常选择无条件信任。
![]()
13
如今情况已完全不同。越来越多的人患病后会先通过正规医疗平台咨询在线医生,清楚了解所需药物种类及剂量。他们到药店只为精准拿药,不再接受强行推销。一旦遭遇过度营销,只会加速流失客户。
14
与此同时,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持续推进,大量常用药价格大幅下降并趋于透明化。在公立医院凭处方购药的成本,常常低于药店零售价,更无法与电商平台相比。
![]()
15
电商平台崛起无疑是推动药店衰退的重要外部力量。早年间尽管网上也能买到药品,但消费者普遍担忧假货风险,出于健康考虑宁愿多花钱去实体药店购买。
![]()
16
如今随着电商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各大平台上的线上药店均已取得合法资质,并提供“正品保障”“买一赔十”等承诺。相同品牌、相同规格的药品,线上售价普遍比实体店低30%以上,且配送便捷、售后有保障,自然吸引了大批消费者转向网络购药。
![]()
17
不过,这些仅仅是外在推力。真正决定药店命运的,还是其自身经营模式的深层缺陷。可以说,不少药店是在用短视策略一步步将自己推向绝境。
18
药店倒闭的内因
19
长期以来,慢性病患者使用医保卡购药构成了药店的主要客源。由于医保账户资金属于“非现金支出”,消费者对其敏感度较低,即便单价偏高也不易察觉,这让药店得以维持较高的利润空间。
![]()
20
特别是在疫情三年期间,公众对口罩、消毒用品及退烧止咳类药物的需求激增,刺激了药店行业的快速扩张。短短三年内,全国新增药店数量高达10万家,几乎每平方公里都能找到至少一家药房。
![]()
21
然而,市场需求并未同步增长。药店数量激增导致区域内竞争白热化,为争夺有限客流,各门店纷纷开启低价促销模式,打折、满减、赠品层出不穷。这种恶性竞争使得整体利润率不断压缩,表面上看门店林立,实则多数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
22
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大型医药企业开设药店的目的早已偏离主业。他们的目标不是长期经营,而是通过快速扩张提升估值,等待资本收购。例如浙江华通医药今年被英特集团以3.2亿元并购,这一案例让资本市场看到了潜在套利空间。
23
于是,一些企业盲目铺店、疯狂圈地,制造虚假繁荣景象,试图复制“华通模式”实现资本变现。这种脱离实际消费需求的扩张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泡沫式发展,最终必然难以为继。
![]()
24
而给予传统药店致命一击的,则是近年来医保政策的重大调整。随着医保统筹机制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渐取代药店成为居民就医配药的新选择。
25
近年来,社区医院的药品报销比例不断提升,就诊费用低廉,还有专业医师现场问诊指导用药。相比药店全价自费或仅部分报销的情况,社区医院显然更具性价比优势。大量老年患者和慢病群体因此转移阵地。
![]()
26
更为关键的是,今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规范医保药品使用及报销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自10月1日起,禁止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在药店购买非治疗性商品,包括保健品、美容类产品、养生器械等。
27
此前,许多老年人习惯每月刷医保卡购买蛋白粉、鱼油、钙片等营养补充品,认为这是“不让钱浪费”。如今该项政策收紧,直接切断了药店一大块收入来源,使其营业额雪上加霜。
![]()
28
除了购药范围受限,医保购药流程也变得更加严格。从10月起,购买处方药必须持有实体医疗机构执业医师开具的真实处方,互联网诊疗生成的电子处方不再被认可。
29
此外,购药时还需完成“人证合一”验证,即同时出示本人身份证和医保电子凭证;若需代他人购药,则必须提供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过去常见的“代买代刷”行为彻底终结。
![]()
30
综上所述,药店行业的大规模倒闭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重压力叠加的结果:外部有电商平台冲击与消费者认知升级,内部存在经营模式粗放与资本驱动下的盲目扩张,再加上医保政策持续收紧,共同促成了这场系统性变革。
31
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任何企图通过信息差牟取暴利的商业模式都将难以维系。唯有真正为民众提供便利、实惠与专业服务的企业,才能赢得长久信赖。若仍固守旧思维,终将被市场无情淘汰。
32
作为普通消费者,您现在还会选择在线下药店购药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33
信息来源
34
1.腾讯网:一年关3.9万家!暴利神话崩塌,2025闭店潮继续,老板:扛不住了
![]()
35
2.网易网:每天107家药店关门,今年或将破十万,药店倒闭潮来了?
36
3.中华网财经:药店“雪崩”倒计时:每天274家闭店,“贱卖”最大连锁仅是开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