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孟良崮战后国军总结:74师覆灭不止友军见死不救,还有另一原因

0
分享至

孟良崮那座山,几日内成了无声的审判场。

1947年5月,整编第74师进入鲁中、蒙阴一带,肩负牵制与进攻任务,编制整齐、装备齐备,被视作国军中重要的战力;行进初期,推进顺畅,军心高昂,然而路线越来越深入峡谷,退路也越来越细,敌方在鲁中与沂蒙机动纵队迅速集结——第6、第8、第9、第1纵相继到位,封锁圈在多个方向展开,包围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时间与空间上的合谋。

说白了,当时的走势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攻势,另一方面是诱导,宛如把一支棋子推进陷阱。



仔细想想,这样的布置对后勤与通讯的影响极大,令人惊讶的是,后勤链条竟然在短时间内断裂。

援军看得见,却动不了。

那是怎么回事

难道不是暖昧的指挥与犹豫掣肘了行动吗

在孟良崮周边,25师、83师、65师均有调动记录,先头侦察部队曾接触阻击甚至受损,主力却迟疑——有的按兵不动,有的缓行十余里,还有的被命令等待配合,现场一度形成“象征性推进”而非强力救援。

个人认为,这种犹豫把救援窗口不断缩小;换个角度想,时间对被围者是最无情的敌人。

据史料记载与可查情况分析,补给问题先于战斗被放大。

孟良崮地势高峻但缺水源,重炮难以上山,运输车辆与骡马在夜间与敌火威胁下难以穿行,弹药消耗速度远超预期;通信在炮火中断裂,指挥和调度效率骤降。

张灵甫为整编第74师师长,面对包围曾多次发出急电求援,却反复收到“正在接近”的回复;与此同时,师内参谋有人主张突围走向东南、奔向沂水以图保存实力,但师长最终选择在孟良崮占据山顶静待外援。

依我之见,这个选择的背后既有对友军会来的信任,也有对山地阵地防御价值的判断。

若援军能及时打通,坚守高地或能换来翻盘;可若援军不能及时到达,固守就是把整支部队绑在缺水缺弹的密集目标上。

就像把一堆干柴堆进一个铁笼,然后等待外面的人来灭火——不知为什么,发生了悲剧。

战事的推进表现为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压缩。

5月12日夜,74师主力进入孟良崮,次日清晨封锁启动;当包围圈沿东北、东南、西南三路成形时,撤退通道被一一钳制。

援军的先头被伏击后退,主力迟疑不前,评估和侦察成了耗时借口,指挥部反复下达审慎命令——“不得冒进”,对方却利用夜色轮番前进,逐步靠近并切断最后通路。

细细品味这个过程,就会看到一个由谨慎转为失机的逻辑链。

真没想到,军中所谓的正规化与训练良好,在这种山地包围面前竟然也显得如此脆弱。

山顶的生活很快成了物资与信息的惨状。



饮水靠驮运,骡马无法夜行,弹药耗尽速度惊人,医疗救护难以进行,士兵因脱水昏迷、因弹尽陷入抢夺,传令在炮火中断绝,地图在闪电与手电筒下被划分,连基本防御线的指示都模糊不清。

战场变成了碎片化的战斗——许多小单位各自为战,误击友军的事故时有发生。

换做现在,类似的通信断裂会被称为“信息黑洞”;当时就是这样一个黑洞吞噬了组织性。

令人感慨的是,纪律与意志在物资与信息之下显得如此脆弱。

至5月14日夜,封锁圈近九成形成,东南方向的逃路被第一纵切断;此后几日,敌方不再做试探,而是持续施压,白天炮火覆盖,夜间步兵轮替冲锋。

张灵甫三次发电均无实质援应,山上人员被迫向山顶集中,原有的机动可能性被彻底掐断。

有人曾建议分批突围保存火力与组织,但命令最终定格为固守。

站在今天回头看,这一决定成为了决定性节点。

或许有人会说:守住高地是合理的;可是,守住了高地却守不住弹药和水。

这样的守势,其后果是天差地别。

决战来得猛烈而迅速。

5月16日凌晨,敌纵队发起全面登山与夹击,山炮、迫击炮、火箭筒轮番轰击,炮火重创了指挥所与通信,许多连排在指挥断裂后失联、迷失,夜间试突围的零星部队被压制或被歼。

主阵地被压缩成口袋,人员密集度增加,伤亡成倍上升。

到傍晚,山坡上的尸体堆积,南坡路成为无情的终点。

战后核算,阵亡与俘虏数目巨大,缴获的重武器与通讯设备为敌方补充了可观的战力。

真的,史无前例般的损失在短短数日内发生。

援军在战后进入垛庄时,只见满山狼藉,残旗飘落;25师、83师、65师等最终未能将一名被围者带回。

战场上不仅是人员的消失,还有装备与信息的移转——缴获物资足以改写周边几支部队的战斗力。

现在回头看,这场覆灭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后勤中断、指挥决策的僵化、援军的迟疑以及敌方对地形与时间把握的综合结果。



仔细想想,几处细小的节点一旦错过,整个链条便会断裂。

眼下这座山仍旧沉默,断壁残垣间风过无声;硝烟早已散去,但过往的痕迹仍在石块和沟壑里。

孟良崮成为一个警示的地标——在复杂战场上,决策的时机、补给的连续性与跨部队配合的重要性被赤裸裸地暴露出来。

就像修补一只漏船,漏点多了,终有一刻无法止住;换个角度说,任何单一环节的断裂,都可能震撼整个体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律师带小三孕检新后续:空姐是10年白月光,婆婆态度让人寒心

上海律师带小三孕检新后续:空姐是10年白月光,婆婆态度让人寒心

壹月情感
2025-11-04 22:50:11
吴石牺牲后,伟人很后悔:最大错误就是没集中两个野战军攻打台湾

吴石牺牲后,伟人很后悔:最大错误就是没集中两个野战军攻打台湾

知鉴明史
2025-10-22 18:58:14
周五收评:A股跌破4000点,出现两个迹象,下周股市走势分析!

周五收评:A股跌破4000点,出现两个迹象,下周股市走势分析!

甜柠聊史
2025-11-07 15:00:59
台当局做战备,连战送郑丽文8个大字,一场前所未有的较量开始了

台当局做战备,连战送郑丽文8个大字,一场前所未有的较量开始了

顾史
2025-11-05 13:59:03
中国的安排太妙了:福建舰入列当天,10名日本军官正在中国参观

中国的安排太妙了:福建舰入列当天,10名日本军官正在中国参观

千里持剑
2025-11-07 13:55:34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7 03:44:53
金价,突然又爆了!

金价,突然又爆了!

大永强
2025-11-07 10:19:07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清书先生
2025-10-21 15:51:40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8-01 18:30:03
东北野鸡泛滥成灾,为何很少有人吃?当地农民直言

东北野鸡泛滥成灾,为何很少有人吃?当地农民直言

忠于法纪
2025-11-07 09:25:39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鹤羽说个事
2025-10-25 11:44:53
棱镜门事件内幕,美国派16名特种兵进入澳门,斯若登命运扭转!

棱镜门事件内幕,美国派16名特种兵进入澳门,斯若登命运扭转!

板栗说事
2024-10-13 12:40:43
普京吹上天的核导弹被炸成废铁!乌克兰端了老家,专家:旧货改装

普京吹上天的核导弹被炸成废铁!乌克兰端了老家,专家:旧货改装

芊芊子吟
2025-11-07 15:50:02
给力!枪手新总监夏窗压哨签2强援 坚持加大投入解球队最大痼疾

给力!枪手新总监夏窗压哨签2强援 坚持加大投入解球队最大痼疾

雪狼侃体育
2025-11-07 16:41:25
台湾各界人士座谈 呼吁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

台湾各界人士座谈 呼吁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

新华社
2025-11-06 21:02:04
“神仙租户”退租时房内锃亮反光,房东落泪收房:出租五年多,感觉像失恋了,失去这么好一个租户

“神仙租户”退租时房内锃亮反光,房东落泪收房:出租五年多,感觉像失恋了,失去这么好一个租户

极目新闻
2025-11-05 16:08:13
佟丽娅在深圳扫购黄金!头发稀少假发突出,满胳膊黄金手串太显眼

佟丽娅在深圳扫购黄金!头发稀少假发突出,满胳膊黄金手串太显眼

鑫鑫说说
2025-11-04 09:18:31
副院长视频后续:眼科女主任很爱干净,沙发上铺了两张无菌床单

副院长视频后续:眼科女主任很爱干净,沙发上铺了两张无菌床单

鋭娱之乐
2025-11-07 15:50:06
王家卫又被曝!陪玩陪睡、逼疯演员只冰山一角,刘嘉玲撕开真面目

王家卫又被曝!陪玩陪睡、逼疯演员只冰山一角,刘嘉玲撕开真面目

胡一舸南游y
2025-11-07 16:35:04
出差前我关了水闸,楼下邻居却投诉我家漏水,撬开门后我大吃一惊

出差前我关了水闸,楼下邻居却投诉我家漏水,撬开门后我大吃一惊

黄小乖的日记
2025-11-02 14:00:21
2025-11-07 18:03:00
温辞韫 incentive-icons
温辞韫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
563文章数 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七旬老人带一岁孙子住院:孩子父亲去世母亲下落不明

头条要闻

七旬老人带一岁孙子住院:孩子父亲去世母亲下落不明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白百何回应东京电影节争议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开屏叭啦吧 | 记者要具备哪些技能?听听小朋友们怎么说

手机要闻

折叠屏手机哪家好?2025年五款主流旗舰全面对比与选购指南

数码要闻

每碟片3TB!希捷银河Exos M 30TB硬盘图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