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罗湖太阳广场店去年还被评为“全国品质门店”,如今与南山来福士广场店一同被列入关闭名单,永辉超市的“断腕求生”已触及核心商圈。
文|崔铭格
编辑|谷 宇
据多家媒体报道,位于深圳核心商圈的永辉超市罗湖太阳广场店、南山来福士广场店正式公告,两店将于11月16日正式停止营业。这标志着永辉关店范围已从低效、非核心商圈进入“深水区”。值得注意的是,罗湖太阳广场店在2024年还被永辉认证为“全国品质门店”。
根据永辉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今年关店已达325家。
今年10月13日,永辉超市新任CEO、全国调改组负责人王守诚在发布会上表示,从2024年5月6日调改开始,永辉要用2到3年时间走出生死线。如今时间过半,而其走出生死线的努力成效仍然堪忧。
业绩持续下滑,关店蔓延至核心商圈
永辉超市成立于2001年,曾凭借生鲜优势快速扩张,2004年,其门店总数达到50家,进入全国超市零售业百强。2018年,以1179亿元市值,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然而近年来,随着零售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习惯变化,永辉遭遇严峻挑战。
今年10月30日公布的2025年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4.34亿元,同比下降22.21%;净利润亏损7.1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超八成。这一数据表明,永辉的经营状况仍缺乏改善。
永辉将业绩下滑归因于“零售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客流、客单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以及公司在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过程中毛利率下滑等因素。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永辉的门店调整策略。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累计关闭门店325家,其中第三季度净关店102家,仅新开2家。此前永辉的闭店多集中于低效和非核心商圈门店,而本次深圳两家核心商圈门店的关闭,标志着其收缩战略已触及昔日优质资产。
学习胖东来,品质零售路线成效不彰
面对经营困境,永辉超市于2024年5月正式确立“学习胖东来”的品质零售路线,试图通过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体验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
永辉启动了大规模门店调改计划。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已完成222家门店的调改开业。王守诚在10月的发布会上强调,永辉要用2到3年时间走出生死线,3到5年时间赢回顾客信任。
然而从目前效果看,这一转型尚未能扭转业绩颓势。分析人士指出,永辉的“胖东来化”改造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品质提升导致成本增加,与永辉传统低价形象形成冲突;二是转型需要时间,而资本市场耐心有限;三是零售行业整体面临电商分流、消费降级等不利因素。
零售行业专家指出,胖东来的成功建立在独特的区域市场和企业文化基础上,简单模仿其模式难以复制成功。永辉全国性的大规模运营体系与胖东来的精细化运营存在本质差异,转型过程中的适配问题需要更长时间解决。
前路阻力重重,生死线突围战艰巨
永辉超市的股价表现反映了市场对其转型前景的担忧。截至11月4日,永辉超市股价报4.63元/股,市值约420亿元,今年以来累计下跌26.97%。
从调改策略看,永辉试图通过“关旧改新”优化门店结构,但新开门店数量远低于关闭门店数量,显示公司在扩张方面趋于保守。这种收缩策略虽可短期内降低亏损,但也可能影响市场覆盖和品牌影响力。
业内人士认为,永辉的“生死线”突围战远比预想中艰难。随着关店范围扩大至核心商圈,公司内部阻力和外部压力都将增加。王守诚领导的团队需要在有限时间内证明调改策略的有效性,否则可能面临更严峻的资本和市场压力。
截至发稿,永辉超市股价继续在低位徘徊。距离永辉管理团队设定的“走出生死线”期限只剩一年半时间,永辉需要更快地向市场证明其品质零售路线的可行性。
(综合《深圳商报》等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