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蓉城“五老”开讲啦:一场跨越时空的科技对话

0
分享至

红星新闻网(记者 张洪瑞)11月6日报道“同学们,科技的火炬已经传递到你们手中!”11月5日下午,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分校的孩子们在激动的心情中开始了一场科技创新主题讲座。


本次讲座是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成都市关工委”)“蓉城‘五老’开讲啦”系列公益宣讲的重要一站。本次宣讲嘉宾是蓉城“五老”特约宣讲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研究所(中国网络安全集团)退休老科学家袁良骏。作为曾长期深耕国防科研与科技管理领域的资深学者,以及 “两弹一星” 伟大工程的亲身参与者,他带着科研沉淀与家国情怀,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科技对话。

“是什么推动这个世界不断向前?”讲座在袁老的提问中开始,孩子们不假思索回答道:“是科技!”随后袁老讲到,从飞鸽传书到网络通讯,从星斗定位到卫星导航,科技正在飞速改变人类的日常生活。

“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科技的力量。而我国在‘两弹一星’时期所奠定的通讯、遥控与跟踪技术,正是今天北斗系统、5G网络和嫦娥探月工程的坚实基石。”袁老随即拿出一个“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精美模型吸引孩子们目光的同时,也将大家的思绪带回了那个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科研年代。

“我参与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地面电子系统,代号‘154工程’。”随后,他曾亲身参与“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研制的故事娓娓道来。“其中核心设备指挥调度台已研制出样机,但机房噪声不断。我立马开始着手调试,设计电子数字电路,随后机房安静下来,但很快就发现原有的参数有误,便立马又着手开始修正......”袁老的讲述朴实而真挚。科技创新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无数像袁良骏一样的科研工作者一次又一次地试验、调试。



同学们聚精会神听着袁良骏的讲述。“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全世界听到《东方红》乐曲,看到了它的身影,也验证了我所参与的地面电子系统研制成功。这后来在东风4号等导弹试射中也发挥了通信指挥保障作用。‘154工程’获全国科技大会奖!”随着袁良骏的讲述进入高潮,同学们一齐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讲座尾声,袁良骏勉励同学们:“愿你们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勇于面对未来的科技挑战,不断攀登新的高峰,用你们的智慧与热情,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科技对话,不仅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了“两弹一星”精神的磅礴力量,更在心中播下了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种子。“蓉城‘五老’开讲啦”系列宣讲,将持续凝聚“五老”力量,点燃青少年的科技热情,让创新精神融入成长血脉,为国家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培育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爱看头条 incentive-icons
爱看头条
红星新闻网是成都新闻门户网站
125539文章数 628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