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转速稳定在每分钟120米,0.14毫米的钢板像纸片一样从生产线输出,再经过镀铬工艺,就能兼具钢的硬度与锡的抗腐蚀性——这是我们的专利技术,订单一直排到了3个月后。”天津润成精饰科技有限公司的电镀车间负责人高荣成说,“去年想扩产能、改生产线,可2500吨特种钢材的备货资金成了‘拦路虎’,急得我们好几晚没睡好。”
为企业解决资金“拦路虎”
这份焦虑,在齐鲁银行天津分行的介入下迎刃而解。“接到企业需求当天,我们就开了预审会,48小时内梳理完近3年财务数据和贸易流水,还打通了‘线上预审﹢线下终审’的并联通道。”齐鲁银行静海支行行长助理窦润辉介绍,传统审批流程往往需要半个月以上,而这次不到5个工作日就为润成精饰发放了1000万元无抵押贷款,还通过专项方案降低了10%的融资成本。
天津法莫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莫西”)深耕绿色制药领域,手握帕博西利等40余种高附加值医药中间体专利,却因“轻资产、重研发”的特性,在扩大生产时遭遇融资难题。“我们要推进3个1类新药中间体研发,还想新增2条GMP标准生产线,可没有传统抵押物,融资一直不顺利。”该企业负责人说。
了解情况后,齐鲁银行天津分行启动科创企业绿色通道,迅速完成全流程审批,为其批复500万元信用贷款,授信周期设为36个月,精准匹配研发转化周期。如今,法莫西的新生产线已投产,规模化生产效率提升40%,还拿下了多份新订单,成功入选2025年度第一批天津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
做制造业企业的“金融伙伴”
在天津,制造业是城市发展的“根”与“魂”。天津市委、市政府锚定“制造业立市”战略,出台《天津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多方面发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为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指明了方向。
“天津的产业定位与我们的服务初心高度契合。”齐鲁银行天津分行负责人张宝银表示,该分行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区域战略,早在2025年初就开展了天津各区域先进制造业调研,制定了制造业贷款三年发展规划,“我们要做制造业企业的‘金融伙伴’,不仅是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更要陪伴企业成长。”张宝银说。
而在产业链协同领域,齐鲁银行天津分行的创新同样亮眼。某集团作为天津建筑施工领域的核心企业,其上游供应商天津某材料公司长期面临“账期长”与“原材料即时付款”的矛盾——给核心企业供货后,因对应项目期限一般较长,但采购原材料时却要即时付款,供应商资金周转压力较大。“一旦资金跟不上,就可能影响供货,进而失去长期合作机会。”该企业负责人坦言。
针对这一痛点,该分行以“泉信链”供应链金融产品为抓手,依托核心企业的专项额度,将上游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转化为“活资金”。“企业交付货物后,通过‘泉信链’就能提前变现应收账款,不用再等账期。”齐鲁银行天津分行公司银行部负责人朱小刚表示,这一模式不仅让资金周转效率明显提升,还保障了原材料供应稳定,形成“核心企业﹢中小企业﹢银行”的共赢生态。
渗透制造业的方方面面
从老字号企业到新兴科创公司,从单个企业帮扶到产业链协同,齐鲁银行天津分行的金融服务正渗透天津制造业的方方面面。天津市利民调料有限公司作为本地“老字号”,凭借津门风味的调料占据重要市场份额,因采购农副产品产生流动资金需求,分行迅速定制1000万元贷款方案,助其完成原材料储备;天津长芦汉沽盐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扩大食用海盐产能时,该分行发放2990万元“科融贷”和2000万元供应链融资,让该企业得以顺利扩产。
“制造业是天津经济的‘压舱石’,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源’。”业内专家表示,当前天津正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齐鲁银行天津分行的一系列举措,不仅为制造业企业注入了金融活水,更以精准服务呼应了区域战略需求,为华北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金融样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