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化隆县委宣传部
“长期以来,山头7村乡道部分道路路基沉陷、路面坑槽,涵洞较少加之全线边沟较少,约350户1200余人通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次工程建设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改善交通条件。”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滩果村党支部书记马财云望着正在实施的道路提升项目,脸上满是笑容。这是初麻乡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民生事业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初麻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民生为本理念,坚持党建引领,把项目建设作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举措,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协调县级业务部门精准谋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类项目,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风貌、新气象。
强化组织领导,补齐短板强基础。乡党委政府坚持高位谋划,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改善农村整体面貌为核心,在安关村、初一村、主庄村实施总投资576万元的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项目,惠及农户384户;在主庄村、扎西庄村、安关村投资691万实施和美乡村项目,道路提升补短板40160平方米,修建涵洞5处,更换人饮管道4310米(跨公路14处),改建灌溉渠道700米;维修道路沿线各村损坏的552盏户外太阳能路灯,切实提升村庄亮化水平和居民生活照明质量;聚焦群众诉求,积极协调县发改局、交通局、水利局,投资580万实施河道治理工程、投资756.8万实施山头7村道路生命保障工程、投资1094万元实施红沟山洪沟治理项目、投资150万在初一村修建灌溉水渠,有效解决耕地灌溉难问题,补足补齐了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短板;依托优势资源,以推进“种养殖”产业发展为路径,大力培育扶持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2025年实施到户产业项目66户288人,投资资金共计177.75万元,激发了监测户和脱贫户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聚焦避险搬迁,保障安全促合力。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将避险搬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驻村工作队力量,层层压实责任,统筹谋划部署,科学确定搬迁区域,合理安置住宅用地,坚决杜绝“离旧险、入新危”的现象发生。共投资2145万元资金,精心组织实施5个村143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并强化统筹调度,目前已全部完成入住。在搬迁安置工作中,充分考虑到了搬迁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为三处安置点接入了水电设施,满足了搬迁群众日常生活及房屋建设需求,着力消除搬迁群众思想顾虑,助推搬迁工作提质增效。与此同时,积极申报总投资116.42万元的初麻乡下恰藏等4村搬迁点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让在集中安置点的搬迁党员群众开展组织生活、学习交流等活动提供了稳定、舒适、专业的场地环境。
加强环境整治,扮靓乡村添干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形式持续性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主动清理村管辖范围内的卫生死角、道路两侧和路边沟内的积存垃圾,积极开展巡河护河活动,确保村内水域沟渠行水畅通。利用主题党日、每周一工作例会,统筹安排环境整治工作,做好任务分解,进一步明确保洁员和护林员工作任务,坚持常态化集中治理和长效管护相结合。截至目前,各村集中开展大整治16轮,参与党员群众332人,清理转运垃圾19余吨。同时,针对我乡没有垃圾填埋场的情况,共投资142.2万元在扎西庄村修建了一座垃圾中转站,从根本上解决了垃圾处理难题,实现从“一域美”到“全域美”的蝶变,村容村貌明显提升。
建设不仅要赶进度、保质量,更要暖民心、惠民生。下一步,初麻乡将继续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持续谋划实施一批民生项目,着力解决群众实际需求,让项目建设成果真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