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基辛格曾经预言称:俄乌最先耗干的不是俄乌美,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
俄乌打仗,最先撑不住的要么是乌克兰,要么是俄罗斯,又或者是把钱烧得最快、军援最多的美国?
基辛格当年的一句预言,精准戳中:“真正最先被耗干的国家”——英国。
不是前线交战国,也不是主导北约的“老大哥”,英国却像是被这场冲突的余震击中,陷入了能源危机、经济停滞、社会动荡三重夹击。
2022年冬天,英国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二战时期还紧,普通家庭的能源账单硬生生从每年1200英镑涨到了2500英镑——整整翻了一倍还不止。
铺天盖地的涨价潮让人喘不过气,很多年迈老人不敢开暖气,裹着毯子过冬,当年因低温导致的老年人死亡率比往年上升了30%。
能源涨价带来的连锁反应,更像是一场灾难接力赛:面包、牛奶、鸡蛋等基础生活物资,在短短两年里价格普遍上涨了40%。
英国约五分之一的家庭只能靠食品银行勉强维持生活。
民生危机之外,工业界也成了重灾区,塔塔钢铁公司在威尔士的工厂因为能源成本过高,不得不熄火关炉,裁员超过2000人。
工厂老板一句话说得直白又扎心:“一吨钢的能源成本从200镑涨到500镑,卖一吨亏一吨。”
陶瓷行业也在哀鸿遍野,斯托克波特这座曾经的“陶瓷之都”,一半工厂停工,失业率从3%飙升到8%。
这些高耗能产业,本就是英国那仅占GDP不到8%的制造业里的“脆皮选手”,如今更是被精准打击,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当经济引擎失速,社会问题就像被点燃的导火索,一发不可收拾。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GDP增长仅0.3%,已经接近技术性衰退的边缘。
英镑兑美元汇率也从高点1.4一路下跌到1.2,意味着英国人辛辛苦苦攒的钱,实际购买力正在不断缩水。
物价飞涨、收入缩水,日子一天天难过,怨气自然也一天天积累,于是各种罢工潮接连登场。
卡车司机罢工,是因为油价高到让运输业利润归零;护士罢工,是因为工资涨得比不过通胀速度;连教师、地铁司机、邮政工人也纷纷加入抗议队伍。
罢工潮带来的混乱不止于此,超市货架空空如也,医院手术预约排队排到两个月后,公共系统濒临瘫痪。
这已经不是“人民不满意”,而是“系统性失控”的前兆。
如果说经济社会的崩盘是“看得见的冰山”,那英国战略上的消耗就是“水下的暗礁”。
截至2024年底,英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累计超过了60亿英镑,占了国防预算的15%。
这听起来像是“慷慨解囊”,但代价是英国自己“弹尽粮绝”。
最典型的案例是20辆“挑战者2”坦克送去乌克兰后,英国陆军的坦克数量跌破100辆,创下历史新低,甚至连本国的防空导弹系统都被拆了去支援前线。
表面上看,是支援盟友,实则是“借钱还债”。
为了维持“全球老牌强国”的面子,英国正一步步把自己的底牌打光。
更关键的是,英国并不像法国那样还有外交上的回旋余地。
作为美国最坚定的盟友,英国在制裁俄罗斯、援助乌克兰的问题上几乎没有退路。
脱欧之后,它也失去了欧盟内部的能源互助机制,只能硬着头皮在国际市场上高价采购天然气。
仅仅因为脱欧,英国在能源采购上每年就比欧盟国家多花了上百亿英镑,别人组团买打折,英国一个人买原价,还得排队。
其实基辛格当年的预判,并不是拍脑袋。
“既没自主能力,又要承担责任”,这是英国的结构性困局。
它不是战场上的主角,却时时刻刻冲在舆论最前线、支援最用力。
它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护底,也缺乏能源自主权,它在脱欧后失去了欧盟的集体庇护,又无法摆脱对美国战略的高度依赖。
当俄乌冲突这场“超级地缘博弈”不断加码时,英国就像一个被绑在战车上的乘客,既要出钱、出力、出装备,还不能掉队。
结果就是:别人打仗,英国先“脱水”。
相比之下,像立陶宛、拉脱维亚等国家虽然也援助乌克兰,但背后有欧盟撑腰,出点力还能抱个团。
英国只能孤军奋战,打肿脸充胖子,最后把自己拖进了泥潭。
如果俄乌冲突继续拖下去三年,英国经济可能陷入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持久的停滞期。
这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国家战略方向的拷问。
英国不是战场上的主角,却成了最先被拖下水的“盟友之最”,这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地缘政治博弈下“站错队、走过头”的必然后果。
基辛格的预言没有点名具体国家,但英国的现实,已经把答案写在了脸上。
这场冲突还远没结束,但英国的代价,已经提前结了账。
对于所有想在国际棋局中“压重注”的国家来说,英国的故事,是一面镜子,也是一声警钟。
信息来源:凤凰网资讯—英国将对乌军援2.42亿英镑 承诺总额近127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