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国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奇怪又热烈的讨论——一个男人因为在厕所待太久被公司解雇。
![]()
一张疑似公司解雇通知的截图在社交媒体上疯传。据称,这名德国员工多次在上班时间“久坐不出”,让老板彻底失去耐心。通知中写道:9月23日上厕所42分钟,25日46分钟,30日甚至长达48分钟——于是,公司决定立即开除他,理由是“多次过度且不合理的如厕时间”。
“由于员工屡次无故长时间在厕所停留,已造成工作延误与团队额外负担”,解雇信中这样写道。
![]()
这张截图最早出现在10月中旬,后被瑞士媒体《Blick》和德国《图片报》跟进报道,但目前仍无法确认真伪。原帖的发布者也已删除内容,留下无数网友热议:“上厕所也能丢饭碗?”
德国网友的评论区分成了两派。一派怒斥老板“没人性”:“厕所是人类最后的自由空间!”;另一派则认为“公司不是疗养院”,“如果真在里面刷手机、偷懒,那就该开除”。
法律专家也出来“泼冷水”。德国劳动法律师赫尔曼·格洛伊施泰因(Dr. Hermann Gloistein)解释说,从法律角度来看,员工确实不能把厕所当私人休息区。如果有人频繁长时间离岗、甚至利用上厕所打私人电话或摸鱼,公司可以先警告,再行解雇。
![]()
不过,这位律师也强调:所谓“特别解雇”(fristlose Kündigung)是雇主能采取的最严厉措施,必须有确凿证据支撑。而厕所这种场所显然不能被监控。“如果真有人想靠安装摄像头取证,那反而是公司会先违法。”
也就是说——即便有人真的“蹲”了48分钟,公司要想合法解雇,也未必能拿出证据。
这件事在德国引起广泛讨论,因为它触到了现代职场的一个尴尬现实:在“监控”和“隐私”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
很多公司已经能通过刷卡记录、打卡数据、电脑使用时长等方式,统计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而厕所,似乎成了人类为数不多能“暂时逃离算法”的地方。
有网友打趣道:“也许他不是偷懒,只是在思考人生。”
也有人回复:“那家公司以后可能需要在厕所门口装倒计时。”
至于这张截图是真是假,目前没人能证实。但它的传播本身说明一个事实——在高压职场下,“上厕所太久”都可能成为引发舆论爆炸的导火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