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讯(记者 梁萌)11月7日(周五)19:00~20:30,在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西安SKP将举行布衣与华服:透视中国古代社会密码——《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新书分享会。
分享嘉宾有葛承雍,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特聘教授吴小龙,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张平,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历史文献学、古代妇女史。活动当日,大家凭报名短信入场。
中国古代人与人之间法律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乃是等级制度的实质。剥削阶级总是属于较高贵的等级,被剥削阶级总是属于卑贱低下的等级。高等级群体总是拥有许多超越他人的特权,加上官阶等级和爵秩等级的强化,处于统治者的地位,享受着普通民众得不到的优厚待遇和物质利益。等级制度把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统治关系法律化了,这样,等级制度便成为超经济的强制的,一种最一般的、最明确的社会表现形式。古代中国人对财富资源的渴望,对封爵授勋的期盼和对世袭地位的向往,很难说没有受到等级制度的影响。如果说等级制度是天下秩序按部就班的稳定剂,那么阶层固化则是整个社会没有活力的凝固剂。中国历史王朝多次变更,可是政权转移并不是国体变更,等级制度仍然稳固不动。历史学者葛承雍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中,就以古代日常生活为阶梯,一步步观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构成结构进行了全面、独到的解读。
本书从服饰、建筑、车轿、婚姻、丧葬、官制、财产、礼仪等方面的细节入手,分析了古代等级社会中各阶层的社会面貌以及历史成因。介绍了中国古代等级制度产生的深远影响,对封建社会等级关系下,群体之间不平等关系产生的内因和特点、痼疾与弊端,对其背离人性和僵化之处进行了客观阐释。
活动当天,《中国古代等级制度》一书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葛承雍,青年学者吴小龙、张平做客西安SKP10FSKPRENDEZ-VOUS,通过史学、文物考古等视角,与读者分享中国古代社会等级的形成、发展及其在古代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借由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具体而微的表象,带领现场的读者去了解其背后的深层社会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