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爱因斯坦推导出了狭义相对论,但由于缺少数学工具,10年后才推出广义相对论。
现在,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思想实验,把ai送回1905年,它会在这一年就帮助爱因斯坦发现广义相对论吗?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一起来听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教授的解读!
周伯文:
爱因斯坦凭借他非凡的个人天才和物理直觉,在1905年推出了狭义相对论。但是他的想法跟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非常相近的。他之所以不能在1905年迅速推导出广义相对论,是因为他中间缺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叫做黎曼几何。当时因为大家很难意识到黎曼几何跟物理学有什么关系,所以研究黎曼几何的人并不研究物理,研究物理的人即使伟大如爱因斯坦,也并不研究黎曼几何。
我们人类非常有幸,在1905年和1915年的某一个时间,爱因斯坦接触黎曼几何并娴熟运用,再加上他非凡的物理直觉,他在1915年推出了广义相对论,所以我们提出这个思想实验的核心的目标在于,它是不是有可能在1905年帮助爱因斯坦之外的科学家,也能推导出广义相对论。
如果说我们人类依赖于爱因斯坦天才般的远见,从而拥有广义相对论,某种意义上讲是个偶然。那我这个思想实验回答的就是说,随着我们技术的进步,我们人类科学家发现广义相对论它将是一个必然。这种从偶然走向必然,是我们这个思想实验后面最核心的思考。
那么,
ai能帮助人类科学家
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嘛?
![]()
周伯文:
坦率讲,当前的人工智能是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我们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我相信这一天终将会到来。
我认为通用人工智能它最具魅力的地方不在于让搜索推荐广告更精准,而在于它有可能会帮助科学研究实现“从0到1”的跨越。
我们常常用“从0到1”来形容基础科学的重大的、原始性的创新突破,但这种突破它不仅需要科学家们要跳跃自己学科的视角,要从多学科多角度来审视他的研究对象,还需要具备从高复杂度、大规模的数据中去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是远远超出单个科学家,就像我们人类的计算早就比不过计算器了一样。通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它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更深度的融合,激发出新的交叉学科和多学科的激励效应。这才是agi for science,也就是通用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核心价值。
ai让人类科学家发现广义相对论
从偶然走向必然。
那么在ai助力下,
现在的科学家们会变成当代爱因斯坦吗?
一起来聊聊你的看法吧
上海科技整理自央视科教
编辑:拾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