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源革命的资本狂欢
最近朋友圈被可控核聚变刷屏了。安东聚变刚拿了近亿融资,能量奇点被蔚来和米哈游砸了4个亿,万得核聚变指数年内涨幅超过65%…这架势,活脱脱就是当年新能源车起飞前的模样。
![]()
但作为一个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我看到的不是概念有多火,而是资金有多疯。美国实验室那个"净能量增益"的突破性进展,说白了就是给资本找了个新故事。你们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当媒体还在讨论技术可行性的时候,机构们早就在一级市场把筹码分完了。
二、流动性的真相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我在量化交易中悟出的铁律:流动性才是股市的第一生产力。股价就像船,资金就是水,水涨船高这个道理在哪儿都适用。
![]()
看看美股的长牛,本质上是美元潮汐的产物;A股的起伏,哪次不是跟着流动性的指挥棒跳舞?2014年降息、2020年宽松,哪次不是水龙头一开,市场就嗨?现在可控核聚变这波行情,说到底还是流动性在驱动。
三、量化视角下的机构行为
很多人觉得机构动向神秘莫测,其实现在的量化技术早就把机构的底裤都看穿了。就拿最近涨得不错的几只核聚变概念股来说:
![]()
表面看是突然爆发,但量化数据早就告诉我们机构在偷偷布局了。这张图里的橙色柱体叫「机构库存」,反映的是大资金的活跃程度。持续的时间越长,说明机构越上心。
![]()
最有趣的是图中橙色框出来的部分——机构持续参与但股价就是不涨。你们想想,机构的钱都是有成本的,他们比散户着急多了。这种反常现象往往意味着什么?懂的都懂。
四、跨行业的共同规律
这个规律可不只适用于核聚变概念。看看这几只不同行业的股票:
![]()
![]()
创新药、钢铁去产能、果链…题材五花八门,但机构的操作手法如出一辙。这就好比打麻将,虽然每局牌不一样,但高手摸牌的动作都是相似的。
五、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那我们小散怎么办?我的建议是:与其追着热点跑,不如学会用数据说话。现在的量化工具已经能让普通投资者看到过去只有机构才能掌握的信息。
记住一点:在这个市场里,知道"钱在哪"比知道"故事是什么"更重要。就像开头说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再牛逼也得有资金捧场才行。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市场永远有机会,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观察角度。量化数据最大的价值,就是帮我们拨开迷雾,看清资金的真实流向。
声明:本文所涉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整理,仅供交流学之用。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本人不推荐任何具体标的与操作方式。如内容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谨防不法分子冒用名义进行非法证券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