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班路上的风景/微澜志愿者供稿
亲爱的朋友,
2025的最后一个秋日,问冬日好!
今年下半年气候变化依旧很大,北方下了好几场雨。一场秋雨一场寒,转眼间,全国各地都要入冬了。
第三季度,北京三知我们依旧持续地面向公众、公益伙伴、研究者、媒体记者,以“避免分离、促进团聚”为主题,发出行动倡议。
7月和8月,微澜的校园馆处于暑期闭馆,8所社区馆照常开放;57所校园馆在9月新学期恢复开馆。
2025年第三季度,微澜图书馆共计为11869位读者提供图书借阅66121册次,整理受捐和购买并录入新馆藏11605册,502位志愿者登记服务1418次共计8244.5小时。
这背后离不开每一位支持和参与伙伴的努力。暑期,微澜的伙伴们在北京和深圳参与了三场市集。大家带着微澜文创甚至自己的物品,有的伙伴和孩子一起围上围裙,向陌生人分享公益,介绍流动儿童和推荐微澜图书馆。
7月,在成都和深圳的伙伴先后发起了《风起前的蒲公英》点映。伙伴们一起观影、一起逛博物馆、一起交流分享儿童文学等活动,让暑假充满了创意。
暑假,郑州1馆和北京39馆两所小型图书馆撤馆。
暑期,很多伙伴参与了各馆新学期的开馆整备和馆舍升级活动。大家打包、拆包、上架、盘点,筛选下架的图书,安装书架,上架新书,设置图书展示区。伙伴们动作麻利,常常在繁复的劳动中进入心流状态。整个暑假,昆明3所图书馆完成了紧急搬家及更换合作学校的工作。昆明6馆需要紧急搬家时,伙伴们在24小时内完成了新旧图书馆的切换。
就像志愿者白娴婷在值班日志中写的「新馆就像量身定做似的,所有书架放进去无比贴合,空空的教室在图书上架后那一刻一下子有了精气神。内心是满足的,也许就是这样。」
尽管有很多遗憾,但辛勤的劳动和参与的热情,为新学期开了好头。
更多的微澜图书馆工作进展,详见:
![]()
让流动有希望
2025/07~09
第三季度,北京三知我们依然持续地面向公众、公益伙伴、研究者、媒体记者,以“避免分离、促进团聚”为主题,发出行动倡议。
在宏观研究方面,机构总干事魏佳羽参加“流动的中国”研究网络于8月10-11日在深圳举办线下交流会,以《深圳流动人口子女发展现状》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一些主要数据:
1. 在深圳,只有30%的流动人口子女与父母“在一起”(随迁到深圳居住);
2. 约20万0-3岁的留守儿童,母亲在深圳打工;
3. 2022年初三在读的深圳流动儿童中,只有26%能够在深圳升入公办普高。
![]()
在行动研究方面,机构总干事魏佳羽与广州广天(一线工作人员+兼职+社区家长)开展项目合作(资助并且参与共同行动),协助凌塘村及周边城中村的流动家庭申请积分入学,争取广州市公办学位,积极关注流动人口家庭将留守的孩子带来广州入读民办学校(小学或初中)的案例。
议题伙伴们也在不断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流动家庭是如何做出让孩子随迁或留守决策的,分析流动家庭进行子女教育决策的因由和脉络;以求帮助流动人口社区行动者更好地倡导政策,关注流动儿童教育需求,推动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促进家庭团聚与社会融合。
![]()
微澜季度看点
2025/07~09
![]()
![]()
![]()
![]()
整备|更新旧馆,开拓新馆
微澜
新学期伊始,各馆工作有序进行,57所校园馆9月已恢复开放服务,但新馆在建设以及意外也常有发生。
暑期,郑州1馆和北京39馆两所小型图书馆撤馆。广州8馆和25馆整备,新设立贵阳3馆和南阳1、2馆。贵阳3馆完成整备并在9月正式开放为学生提供服务,南阳1、2馆计划在10月完成整备后开馆提供服务。
昆明1、4、6馆因合作学校调整,紧急搬家重建并开放借阅;郑州6馆等多个馆也在暑期里进行了空间升级,可以存放更多的馆藏服务更多的小读者。
7~9月,新馆录入和各馆新学期增加新读者10181人;而6-9月,因毕业、转学及关闭图书馆微澜流失共13021位读者。
虽然依然有学校关闭、图书馆闭馆、读者流失......但各馆热火朝天地整备、旧馆及时得到搬迁、新馆陆续落成,伙伴们感到鼓舞和得到安慰。
![]()
△ 广州23馆原合作学校撤校,图书馆搬至长虹小学,暑期进行整备。
![]()
△ 经贵州同在的推荐和开拓,微澜同贵阳花溪区清溪路育才学校合作设立贵阳3馆,暑期完成整备并在9月开放服务。双方约定日常开馆由学校负责,主要由自然教育老师和大学生实习生组成开馆团队。
![]()
△ 昆明1馆合作学校两面寺小学撤校,图书馆搬入新合作学校盘龙区龙泉小学,学校有超过800名学生,学生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8月中完成整备,9月开放服务读者。
行动|秋日市集和公益跑
微澜
8月17日,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微澜的摊位现场推出了押花团扇、书签、卡片等手作体验,公众可以现场亲手制作,把美好带回家。很多伙伴在这里会面,还有不少路人第一次关注到微澜图书馆,成为了我们的新朋友!
旧天堂书店外的林荫大道凉风习习,阳光超好,氛围热烈;但下一刻,雨水也会突然袭来,大家立刻的共同托举,没有让新的联结的发生因雨而停下来。
![]()
△ 深圳市集现场图片集锦
8月28-30日,在北京海淀区「融」易循环三兔二手市集,微澜伙伴带着自己的旧物,参与了一次新的尝试。
9月7日,北京三知总干事魏佳羽发起了,为微澜图书馆筹款。
观影|《风起前的蒲公英》
微澜
7月,在林兰和李若诗等伙伴的发起和组织下,微澜成都和深圳都成功进行了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点映。许多新老伙伴有机会在一起观影和交流。影片在爱奇艺上线,各地错过的伙伴可以线上观看。
组织了《风起前的蒲公英》深圳专场放映,现场来了60人左右,导演到现场互动。大家都很认真观影并热切和导演互动交流,很宝贵的机会、很值得的纪录片、很了不起的一天。 李若诗 工作日记
![]()
△ 《风起前的蒲公英》成都、深圳专场放映现场。
![]()
微澜故事
2025/07~09
![]()
![]()
![]()
![]()
铸造儿童安全感
微澜
![]()
mm总说:「阿姨,你给我读书。」 「好啊」,我选了《公主小姐》。 读书的时候,我问她能不能录音。她立马跑到门口,去感受风了:「真凉快啊,我不听我不听。」 …… 因为家中没有其他人协助,她确实缺少了那份独有的照顾。后来,我对坐在地上的mm说:「即使我不专门讲给你听,要录下来,你也可以听;别人讲故事也是,只要你喜欢,都可以听。」 小姑娘没回应我最后那句话。我换了种方式问法:「阿姨讲的话听到了吗?」她告诉我:「听到了。」 铸造儿童的安全感,除了陪伴和给予,也要(努力)让孩子们理解现实的局限。 有些事情,并不是因为「你不值得」,而是感到TA人的不易。 廖细雄廊坊1馆服务记录
开馆就是最大的意义
微澜
![]()
我们先给1馆开了馆,再来给2馆开馆。 发现相比1馆,2馆的学生基本没啥变化,转学走的和新来的都很少。 在2馆,下课铃一响,进来的几乎都是熟面孔,还有不少主动和我打招呼的。不少同学直接席地而坐,沉浸式看书,我也被他们感染,连着看了两三本。 今天恰巧都是老馆员值班,我们对馆内借书区、还书区、补办换卡区做了一些调整,再优化了流程,对后续物资和图书的采购,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越来越感受到,开馆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只要大门敞开,让同学们进来,那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黄颖深圳2馆值班日志
很多书都被好好读过
微澜
![]()
作为馆东,曾规划过许多「下一次」和「有机会」。没想到第一次到39馆,也成了最后一次。 我开玩笑说:「以后我就是没有馆的野馆东了。」 莉娟说,很多馆东反馈撤馆、换馆后月捐转移很麻烦,微澜也在探索由新馆直接承接旧馆月捐的方式。 我们比大家晚到半小时,参与了部分图书打捆工作。随后把捆好的图书和书架搬到门口,再接力转运到物流车后备厢。一个小读者在旁边看着,见证了我们搬离的全程,对图书馆很是不舍。 告别空空的39馆后,我们继续前往43馆搬书架(第一次打卡43馆)。特别欣慰的是,在整理图书时,发现许多书都有明显的翻阅痕迹——它们都被认真地读过。 北京39馆馆东马榕 参与整备服务记录
一点补充,北京39馆的月捐伙伴转为支持南阳1馆,这次,我们没有因为撤馆突然的中断伙伴的月捐。
![]()
微通社选摘志愿者服务记录,可见:
也欢迎登录微澜社区服务区可以查看全部志愿者服务日志。
微澜社区地址:https://park.sanzhi.org.cn/
![]()
值得一看
2025/07~09
![]()
![]()
![]()
![]()
@请叫我北京三知
一方面深深的无力,一方面又从破碎中看到哪怕微小的希望,因为还有音乐。 …… 从微澜来讲,通过图书馆,不管我们能支持多少,大家都在努力的行动;作为一个议题倡导者和作为日常在孩子们身边的微澜志愿者,很难不代入当事者的角色,也深深知道,在蒲公英中学的背后,还有千千万万的流动人口家庭和子女,不管是家庭还是孩子,都需要更多来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无论何时放声歌唱,公众号:请叫我北京三知
@微澜图书馆
服务号
微澜服务的过程中也有过困惑。比如她说起当有孩子说自己被家长打时的无力感;说起因为审查等不得不下架好书时,语气里的无奈。 我曾疑惑,这些“无力”会不会消磨热情?写稿时才慢慢明白,原来支撑她的,从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执念,而是“能做一点是一点”的韧性。微澜的珍贵,恰恰就藏在这些平凡里。 ……这些事太小太日常了了,小到像她名字里的“暖”字,只是一点微光,但这些微光却在照亮流动儿童童年里那些被忽略的角落。 ……微澜志愿者给与孩子们的服务从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相互照亮。最后想说,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相互照亮,没有英雄,是一个一个愿意把时间裁成微光的普通人。 李诺佳,公众号:微澜图书馆
@微澜图书馆
8月23日是微澜阳江1馆合作友义书房的三周年纪念日,微澜图书馆视频号发布了书房的三位共建者——书房发起人和馆长钟佩君、发起人和书摊负责人岑佩玲,读者家长以及绘本故事主讲人邓老师的采访视频。她们分享了自己与图书馆相关的生命经验,以及她们怎样理解教育、理解公益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去支持需要的孩子以及为此的种种努力。
@读库 和 @读库老六
图书
从“乡村读库”到“少年读库”,让我这几天回溯在记忆的河流中。 我翻出了2008年11月9日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与柴静老师的对谈笔录。那是读库的第三年,提到了读库种种,包括乡村读库。 想想我自己的家乡,老家的小孩们,中学毕业或者肄业之后,基本上都不看书了。他们除了出来打工,就是在家打麻将打老婆,阅读的需要很低很低。说真的,我也不知道我们这个计划能够有多大的成效,最后可能只有一二十个孩子来要书,我们就满足这一二十个。 我去年去浙江,和一帮朋友喝多了来聊……农村除了盖房以外,家徒四壁,家具都是很简陋的,我们能让一个小孩床头有一个小小的书架,他想要什么书就有,哪怕只有一页他能看进去,这不就够了吗? 六格拉底,公众号:读库老六
9月,读库和他们的小伙伴拟订推出一个「公益阅读包」计划,很多伙伴推荐联合@微澜图书馆,经过与读库老师的接洽,微澜图书馆获得了读库第一期3种共242份的公益阅读包捐赠。
@局部气候调查组
自媒体
![]()
9月9日,局部气候调查组发布题为长文,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对文明存储的方式和图书馆进行科普,在这篇推文的末尾点击“重建文明”,局部向读者介绍了微澜图书馆。
@满满的小书 和她的朋友们
童书发烧友
9月,“满满的小书”主理人胡杨老师,到访微澜北京3馆了解微澜图书馆,并通过自己捐赠体验微澜的二手书捐赠流程。当知晓微澜南阳1、2馆即将建立,但目前资金尚未到位后,通过“满满的小书”分享了微澜的馆藏并发出筹书倡导:,这次倡导有40位胡杨老师的读者和出版社,为微澜各馆筹集图书超过2000册。
@雅君 起 打卡的朋友们
app
我发现,在做这个打卡的过程中…我已经减少了不少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或是玩其实也不怎么好玩的…它帮我赚取了更多个清新明朗的早晨。 我在那些因为 而多出来的时间里,运动、写作、思考,这也让我更喜欢自己。 如果你想醒了就起,收获更好的生活状态,也欢迎加入我的这个打卡小组,让我们一起感受拥有更多清晨时光所带给生活的奇妙改变。 我也期待看到,你在打卡小组记录里写下起床后你做了什么。这种分享能让我们彼此启发,相互鼓励。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推荐你加入我这两个小组的理由是:我们可以一起快乐做公益,帮助需要的人。 只载 APP后,扫码参加我这两个打卡小组: 和 。 雅君Yaki,公众号:雅君的好用分享
![]()
以上 为微澜图书馆筹款活动截止到2025年12月31日。欢迎一起和雅君来打开,一起养成 和 习惯。
![]()
筹款汇报
2025/07~09
![]()
![]()
![]()
![]()
![]()
图/吴莉娟统计提供
北京三知和微澜图书馆
欢迎团体、个人各种形式的参与和支持。
感谢所有具名、不具名伙伴对北京三知和微澜图书馆的长久陪伴与宝贵支持!
如果还想知道更多机构动态及絮絮叨叨的图书馆日常,欢迎您添加(小新,微信ID: xingongmin2007)为微信好友,也欢迎常来微澜社区逛逛。
微澜各馆开放中,欢迎有时间参与线下服务的伙伴报名微澜志愿者,线下相聚。
祝伙伴们冬日好!
季报编辑| 石家毓
季报排版| 王琳玉
季报校对| 吴丽丽
本季报转自灵析邮件,有少量编辑。
更多联系方式:
邮箱: xingongmin@xingongmin.org.cn
微信筹款相关联系人(ID):
小新(ID:xingongmin2007),
小澜(ID:weilanzhushou),
吴莉娟(ID:wulijuan0615),
吴丽丽(ID:WLily2177),
魏佳羽(ID:icingjade)
微信公众号:@ 请叫我北京三知,@微澜图书馆
豆瓣:@请叫我北京三知
新浪微博:@请叫我北京三知
哔哩哔哩:@请叫我北京三知
小红书:@ 请叫我北京三知,@微澜图书馆 和各地微澜小红书,@北京三知困难儿童救助服务中心
往期季报:
![]()
微博:@请叫我北京三知
豆瓣:@请叫我北京三知
微信:小新(xingongmin200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