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户户干净了,村里的卫生也好了。”清晨7点,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大屯乡小屯村的保洁员王书坤驾驶垃圾收运车穿梭在整洁的街道上。每到一户门前,他熟练地将村民大门口的垃圾倒入车内,然后将空桶放回原处。
“以前倒垃圾得走老远,现在方便多了,每天早上随手把桶放在门口就行。”小屯村村民吴振林站在家门口称赞道,“现在大家都养成习惯了,每天早上把装好垃圾的小桶放在门口,等着保洁员上门来收。”
垃圾上门收,乡村焕新颜。据该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协调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环卫中心”)副主任王宁介绍,长期以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着“点多、线长、面广”的难题,村里自设的垃圾置放点散,村民倾倒垃圾时间不固定,常常出现垃圾堆余现象,夏天还会气味难闻,滋生蚊蝇。
为此,任泽区探索出了“公交站式”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处理模式。该区环卫中心联合第三方环卫公司,通过发放统一工具、创新清运模式、提升村民参与度等措施,实现每日生活垃圾“应收尽收、日产日清”。
王宁介绍说,村民将生活垃圾投到家门口的垃圾桶内,由村保洁员利用早晨两个小时的固定时间,驾驶垃圾收运车沿街收集,再集中放置到垃圾固定收集点,由第三方环卫公司安排密闭车辆进行转运处理,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一气呵成。
万事开头难,“前期,村里和环卫公司每天配备讲解人员,跟随保洁员挨家挨户进行耐心讲解和跟收指导。”王宁说。为确保垃圾收集工作质量,区环卫中心及第三方环卫公司组建专职巡查队伍,每天对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情况进行巡查,通过问题“清单化”管理和管理员评比,保证村容村貌干净整洁。
目前,任泽区180个农村已建立垃圾收集点500余个、垃圾中转站4座、生活垃圾综合处置中心1座,按照“每300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保洁人员876人,“公交站式”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处理模式基本形成,日均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180余吨。
如今,穿行在任泽区的乡村,垃圾收运车的身影已成为清晨的固定风景。垃圾不落地,乡村更美丽。近年来,任泽区先后获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完成县、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并承担全省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垃圾治理试点项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