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人梁雪波介绍
1973年生。1990年开始写作,曾组建民间诗歌社团,主编校园油印文学刊物多期。近年来主要写作诗歌、评论、随笔等,作品发表于《钟山》《作家》《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诗江南》《诗建设》《诗刊》《非非》等,被收入多种诗歌选本。出版有诗集《午夜的断刀》。曾获江苏青年诗人双年奖、金陵文学奖等。现居南京,供职于某出版社。
在句子的中央,撕裂彩云
一个词和另一个词
虚无主义的落日,痴醉的舞者
向着镜中的空地翻了过去
——《虚无主义的夜莺》
同属70后一代诗人的梁雪波,与那些在时 代喧哗丛林中渴望迅速实现自我突破与转型的时代书写群像相比照,他的书写显得比较舒缓却不失质地感。 相反,梁雪波能够准确地从时代喧嚣的容器中提取出对于事物表象最本质的概括与书写。
作为一名诗人、评论家梁雪波在时间深邃处持续性的思考与观察来自生活的事物以及由这些事物元素生产出来的事件活动。梁雪波对于生活事物以及这些元素生产的事件活动以诗的方式介入,在诗的空间中呈现介入主体的探寻与追问。因此,从梁雪波书写的姿态来看,他承受着世俗与神性、现实与理想、过去与未来、升腾与坠落、舒缓与紧张的对抗之痛所产生的精神重负,诗作为源语言反观之外的语言,诗显得脆弱且易碎,镜子作为生活事物以及由生活事物生产的事件的镜像介质而存在,从物到像的转换中“物”与“像”因“介入”而分离,“生产”作为现代性符号的指示,揭示着人在现代性镜中的疼痛与迷惘、恐惧与战栗、虚无与存在、羞耻与无知。
历史不断发掘隐藏在镜中的隐蔽,显露与敞开从时间的连续性中反思时间,对于时间的反思是困难甚至是危险的举动。正如西蒙娜薇依在《论时间》中认为,对时间的反思行为是最困难的,非但不能实现反思的愿望还有被时间束缚的危险。但梁雪波却选择让生活事物与生活事件在诗中“显露”与“敞开”,让生活事物回归澄清之状态,剖开错综复杂关系对表象所覆盖的织物,复归其在世应处的地位,恢复事物本真的面目。让事物栖居返归到诞生之初统一之中即事物的最初形式——诗。
在《午夜的诗学》《透过玻璃观察一只黑鸟》《吃云的孩子藏在春深处》《修灯的人》《虚无主义的夜莺》《游观术》等诗歌中,始终存在着一种颜色与状态即“黑暗”。“黑暗”不仅指涉个人命运与历史的遭遇,也指涉向生命个体敞开之后所包含的生存环境与宏观历史语境,“黑色”不仅开启了梁雪波波对于生命个体存在的拷问,更重要的是他将这种拷问指向更深广的历史空间与宏观语境。因此,梁雪波作为一位书写缓慢的诗人、评论家从历史与责任、修辞与伦理、精神与重负、悲悯与赤诚上远远超越同代诗人的书写。
西蒙娜薇依在《论时间》中认为,“当我们设想某一实存客体的其他方面,而非实存这一点,那我们设想的,就是其本质,而非实存。于是时间不属于事物而是精神的一种形式”,同样的本雅明在《论原初语言与人的语言》中指出“名称作为人类语言的遗产,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原初语言乃是人的精神存在;唯其如此,在所有的精神实体中,只有人的精神存在可以充分的传达”。
无论薇依还是本雅明,他们都看到高于事物的存在形式——精神、并从本真与表象层面给予肯定的事实依据。正式基于对于发现的审视纬度,从非实存层面对事物的设想事实与人精神传达中乃是原处语言的反照出发。梁雪波以生命的孤独疼痛发掘出隐藏于生活表象下的言词,比如《午夜的诗学》中“那些叮叮当当的词和感叹号”以声音的“言词”揭示生活的喧嚣,比如《透过玻璃观察一只黑鸟》“我看见一只黑鸟/孤立在树顶”,在升腾与坠落的对抗中寻找人自我形象的上升,比如《午夜的诗学》中“一扇恍不存在的刷白的木门/从脊骨处裂开/我看见无数个我像纷纭的春花/涌来”,比如《修灯的人》中“他扛着梯子走在书间,他无意攀援/却将手高高地擎过头顶,旋转,旋转/熄灭的事物轻易就亮了”,比如一匹马停在树下,一个人/在竖立的书脊间专注地探寻/他挪动的双脚/像踩着从地狱深处升起的灯”。
当下汉语诗歌书写远比历史预期要滞后,那些不负责任的书写瓦解着现代汉语诗歌产生的传统绳索,在标榜现代时尚色彩的标签上批量生产,聚众取宠人为的制造文学现象,结构着文学丧失应尊严。那些“颠覆”的行为试图创造,却总丧失创造的力量。为此,批评家刘波曾撰文呼吁“恢复诗歌的写作难度”。
同时与那些不负责的书写者相比,梁雪波的书写则显得谨慎、严肃。在精准把握事物与事件中,梁雪波的诗歌流出刀锋之态,语言的锋刃或隐或露,词与词之间亦张亦弛,从生活世界的提取到重新移植在诗文缜密的文本空间构成连贯与一致的叙述秩序。梁雪波按照书写的需求与目的让词在诗的结构中有序排列,并在排列的拱形上有方向、有指示、有层次的凸显出来。因此,梁雪波的诗歌显示出精神与技艺双向突出的二元性,并在二元之中保持和谐的力度力度平衡。
“黑暗”作为梁雪波诗歌中独特文本空间元素与宏观叙述之镜,却时常与光明的使者相遇,这位使者作为一位观察者发现生活深处的词与物,它作为一种召唤,启示着我们在午夜深处朝向曼德尔施塔姆所谓“依然有光”的地方寻找原始生命的升腾。
2014.7.25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