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发布于2025年,题为《2025中国毛绒玩具市场洞察报告:情绪消费驱动,市场价值共鸣》,由三个皮匠报告联合景略咨询共同发布,共计27页。报告系统性地揭示了中国毛绒玩具市场正从传统的儿童玩具赛道,全面转向以成年人为主导的“情绪陪伴”与“悦己消费”新战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逻辑发生根本性重构。
一、市场现状:从“儿童玩具”到“成人情感消费”
- 消费主体转变:成年人成为消费主力,90后与00后合计占比达61%。
- 消费动机转变:从“育儿需求”转向“情绪疗愈”“身份认同”“社交货币”。
- 市场规模增长:预计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8%,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70亿元。
二、消费行为与心理:情绪陪伴成为核心
- 悦己消费占主导:92.1%的年轻人购买毛绒玩具是为了取悦自己。
- 社交属性增强:51.1%的人会购买送给朋友,成为社交礼物。
- 使用场景多元:办公桌、旅行、睡眠、居家、社交等场景中,毛绒玩具扮演“精神搭子”角色。
三、产品与设计:超越“可爱”的功能延伸
- 设计多元化:丑萌、拟人、治愈系等风格兴起,打破传统审美。
- 功能升级:从“玩伴”转变为“情感收藏品”“社交货币”“高颜值装饰”。
- IP与原创并进:IP授权仍是主流,但原创设计成为品牌差异化关键。
四、品牌竞争格局:从分散走向集中
- 泡泡玛特:凭借自有IP与盲盒模式,2025年预计占比35.7%,成为市场寡头。
- Jellycat:以原创设计+情感价值切入高端市场,成为年轻人“治愈系”代表。
- 迪士尼、TOP TOY:分别依靠经典IP与集合平台模式占据大众市场。
五、营销模式:社交平台驱动闭环
- 种草-求证-购买-分享:抖音、小红书、B站、微博等平台形成完整营销链路。
- UGC内容反哺:用户自发分享形成增长飞轮,强化品牌粘性。
- 私域运营:社群、小程序等成为品牌沉淀核心用户的关键阵地。
六、未来趋势:智能化、原创化、细分化
- 智能融合:AI、传感技术推动毛绒玩具向“智能情感伴侣”升级。
- 原创IP崛起:品牌从依赖联名转向自创IP生态,构建长期竞争力。
- 垂直细分:面向宠物主、二次元、疗愈人群等细分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 出海机遇:中国供应链+文化IP优势助力品牌拓展全球市场。
报告总结与启示
中国毛绒玩具市场已从“儿童必需品”跃迁为“成人情感经济”的重要载体,情绪价值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语言。未来行业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品牌能否与消费者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能否通过原创设计与科技体验持续创造情绪共鸣。在情绪消费时代,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够理解人心、陪伴成长、并与用户共情的品牌。
报告节选
![]()
![]()
![]()
![]()
![]()
![]()
![]()
![]()
![]()
![]()
![]()
![]()
![]()
![]()
![]()
![]()
![]()
完整报告获取:三个皮匠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