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前一天,在民俗中被称为“绝日”,意为万物收藏、阳气闭藏的收尾之日,也是寒湿之气最盛的节点。
老辈人留下“1不洗,2不种,3不走,4要吃”的讲究,并非迷信,而是顺应节气规律的养生智慧。
遵循这些传统,既能减少寒湿侵扰,又能为身体积蓄能量,平稳过渡到立冬时节,为寒冬养生打下基础。
![]()
“1不洗”指不洗冷水澡、不洗头后吹风
绝日阳气渐收,人体毛孔虽未完全闭合,但御寒能力已下降。冷水澡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寒湿之气侵入体内,引发关节酸痛、感冒等问题;
洗头后头部毛孔张开,若未吹干就外出或吹冷风,易导致寒邪入脑,出现头痛、头晕。此时宜用温水洗漱,洗头后及时用吹风机吹干,避免寒湿趁虚而入。
![]()
“2不种”即不种露天作物、不种水生植物
绝日过后,气温骤降、霜冻临近,露天作物难以抵御严寒,播种后存活率极低,还会浪费人力物力;
水生植物喜温暖湿润环境,低温会导致根系腐烂,无法安全越冬。这一讲究契合,农业生产规律,提醒人们,顺应时节休养生息,待来年开春再播种耕耘。
![]()
“3不走”是指不走夜路、不走远亲、不走湿滑之地
绝日夜晚寒湿最重,阳气微弱,走夜路易受寒邪侵袭,尤其老人和小孩抵抗力较弱,更需避免;
长途奔波走亲访友,会消耗身体阳气,且路途劳累,易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冬季路面易结露结冰,湿滑之地行走,易摔倒受伤,给身体带来损伤。
![]()
“4要吃”绝日养生的核心,需吃温热滋补、润燥祛湿的食材
一吃羊肉,性温味甘,能温中暖肾、驱散寒邪,炖一碗羊肉汤,搭配姜片去腥,暖身又补阳;
二吃山药,能健脾养胃、益气养阴,避免冬日脾胃功能减弱导致的积食;
三吃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可直接食用或煮水喝,改善冬日乏力;四吃核桃,补肾健脑、强筋健骨,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滋养身体,巩固阳气。
![]()
绝日的传统讲究,本质是“顺势而为”的养生哲学。
1不洗护阳气、2不种顺农时、3不走避风险、4要吃补营养,每一条都是老辈人,对节气变化的敏锐感知。
这个立冬前的绝日,遵循这些传统智慧,调整生活作息和饮食,让身体平稳适应,季节转换,以健康的状态,迎接立冬,安稳度过整个寒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