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的日子,给包喜烟沾沾喜气”本是人之常情,可河北廊坊这位白衣男子,直接把“讨喜”玩成了“明抢”。
11月5日,河北廊坊。一对新人的婚车刚到酒店停车场,就被一白衣男子拦得严严实实,对方张口就要50条烟,少点也行,10条高档烟凑数,不给就别想走。
新人好话说尽,僵持一个多小时,最后怕耽误了婚礼正常进行,无奈之下只好弃车步行,新娘气得直哭,好好的婚礼留了个大遗憾。
![]()
50条烟是什么概念?就算是最普通最廉价的香烟,现在市面也要超过100元一条,50条怎么着也得5000块以上,要是换点稍好的,直接奔着万元去了。这哪是讨喜,分明就是明抢。
从金额上来讲,索要50条烟已经完全改变了性质,有敲诈勒索之嫌。法律规定,敲诈勒索超过2000元就符合刑事立案标准。除此之外,还扰乱了社会秩序,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轻则处5~15日拘留加罚款,重则可能面临几年有期徒刑,就算没拿到钱,只要实施了拦车索财行为,也照样能被处罚。
实际上,从这名男子强行拦车,然后狮子大开口索要50条烟开始,他实际上已经是在犯罪的道路上了。所以,当地警方不能坐视不管,必须对拦车男子做出处理,同时也给两位新人一个交代。
如果今天对索要50条烟的事情视而不见,让男子逍遥无事,那么以后可能就会有人效仿,索要50条、100条,甚至更多,反正不需要付出法律代价,要不到也不用负责任,要到了岂不赚了。
![]()
拦车讨要喜钱或喜烟,这种“趁喜打劫”的闹剧并不鲜见。前段时间,河南项城有人屡教不改,因拦婚车索财两度被行政拘留;吉林长春更夸张,有人拦婚车时直接掰断劳斯莱斯“小金人”;安徽阜阳甚至有男子把腿伸到婚车底下,用生命威胁要红包。这些人摸准了新人“图吉利、怕麻烦”的心理,把传统婚俗当成了敲诈勒索的“遮羞布”。
很多人觉得“结婚嘛,花点钱买平安算了”,可这种妥协恰恰助长了歪风邪气。这种“不给钱就不让走”的行为,根本不是民俗,而是妥妥的违法行为。
更可笑的是,这些拦车者还总把“讨喜”挂在嘴边,仿佛自己是在传承民俗。可传统婚俗里的讨喜,是邻里亲友间你情我愿的互动,递两颗喜糖、发个小红包,图的是热闹喜庆,哪有这样强买强卖的?
现在有些所谓的“民俗”,早就变了味。有人组团蹲在酒店、路口专门盯婚车,形成了“职业索财”产业链;还有老人仗着年纪大,拦车索要财物,新人碍于情面不敢硬刚,只能乖乖掏钱。这哪里是沾喜气,分明是添堵气。
新人不愿报警的心情可以理解,谁不想婚礼顺顺利利?可越是纵容,这些“趁喜打劫”的人就越嚣张。河南周口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新人给了红包和烟,几位拦车老人还是不肯放行,最后还是司机出面把人拽走,车队才得以通行。
![]()
新人的一次次容忍,客观上纵容了这种行为。其实新人完全没必要为此顾虑,遇到“趁喜打劫”,千万别忍气吞声。第一时间报警,同时拍视频、录音固定证据,既不用跟拦车者争吵推搡,也能让违法者付出代价。
当然,警方也应该主动作为,对这类行为严厉打击,不能和稀泥,避免让新人“大喜日子添堵”。
婚礼是人生大事,每个新人都希望留下美好的回忆,而不是被拦车勒索的阴影。那些拦婚车的人,换位思考一下,要是自己家办喜事遇到这种事,心里能痛快吗?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借着别人的喜事敲诈勒索,不仅丢了自己的脸,还触碰了法律底线,最后只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