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仅存800多只!为提供更广的栖息地,新疆花5年种树超100万棵
文|七月
编辑|七月
它的数量比大熊猫还少。
新疆有一种动物,目前只有800多只,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了,据说乌伦古河流域是它在我国唯一的栖息地。
为了给它们提供更广的栖息地,大概五年的时间,新疆在乌伦古河流域种下了一百多万棵树,这到底是什么动物?
![]()
在新疆阿勒泰的乌伦古河畔,住着一群比大熊猫数量更少的动物——蒙新河狸。
作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啮齿动物,成年蒙新河狸体长可达一米,体重能到30公斤,最特别的就是那条扁宽的尾巴,用处特别多。
而且蒙新河狸还是天生的工程师,它们会计算水流方向,用树枝干搭配淤泥和石头构筑水坝。
在乌伦古河,它们建造的水坝能达到数十米长,可以有效维持河道水位稳定,防止冬季洞口结冰封死。
河狸坝形成的湿地还能过滤水质,为鱼虾提供繁育场,吸引水鸟栖息,这是蒙新河狸无意间搭建起完整的生态链。
![]()
可是这么厉害的蒙新河狸却一度濒临灭绝,全球只有中国新疆阿勒泰和蒙古国部分区域有,在中国它们只生活在乌伦古河流域。
当地牧民以前总能见到蒙新河狸圆滚滚的身影,后来就越来越难见到了。
在蒙新河狸保护项目开始前,它们的数量一直都很少,再加上乌伦古河一度断流,它们的栖息地也受到了威胁。
蒙新河狸最直接的威胁是食物短缺,河狸大部分的食物是杨柳科植物的树皮和嫩枝,冬天全靠秋季储存的树枝过冬。
但是这些年乌伦古河沿岸的天然灌木柳因为过度放牧几乎被啃光了,加上水土流失导致植被退化,蒙新河狸的食物越来越少。
![]()
河岸上光秃秃的,蒙新河狸只能饿肚子了,有些蒙新河狸只能冒险啃食牧民的围栏,反而加剧了它和人类的冲突。
还有人类的水利设施的建设也影响了蒙新河狸的生存。
为了灌溉和防洪修建的水闸、堤坝,截断了原本连通的河道,把蒙新河狸的栖息地分割开了。
每个河狸家族需要1-3公里的独立河段,河道阻断导致它们无法寻找配偶、扩展领地,和人类一样,近亲繁殖会出问题的。
![]()
除此之外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河狸巢穴对水位敏感,融雪性洪水等自然灾害会威胁它们的巢穴。
它们数量变少,还有一个致命的原因是毛皮贸易。
蒙新河狸的皮毛厚实防水,曾是欧洲贵族追捧的奢侈品,19世纪大规模的捕猎让它们从额尔齐斯河流域彻底消失,仅在乌伦古河留下残存的种群。
捕猎容易,恢复太难,蒙新河狸种群的恢复是需要时间的。
蒙新河狸每胎只生1-4只幼崽,而且成活率会受环境影响,自然恢复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栖息地破坏的速度。
![]()
既然蒙新河狸爱吃树枝,那就给它们种出一片森林。
有个90后女孩名叫初雯雯,她2017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专业,大三的时候就参与创办了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
她还启动“河狸食堂”、“河狸守护者”、“河狸方舟”等公益项目,这就是拯救蒙新河狸的关键一步。
但是在新疆的戈壁河岸种树,比想象中困难多了。
乌伦古河沿岸多是沙砾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加上昼夜温差大、大风天气多,第一年种下的41万棵灌木柳,存活率不足三成。
![]()
初雯雯的母校北京林业大学派出专家组远程会诊,针对性改良了扦插技术,选择更粗壮的柳树枝条,提前用生根粉处理。
同时引入滴灌系统,在沙地里埋渗透管,让水分精准到达根,再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
技术一改进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年树苗成活率就飙升到70%,现在乌伦古河畔的灌木柳已经突破了100万棵,绵延数十公里。
有了成片的灌木柳,蒙新河狸的觅食范围从原来的不足500米扩展到2公里,冬天储存的食物体积平均增加了1.2倍。
![]()
在布尔根河的38个河狸家族,从2014年的132只增至2022年的162只,全流域种群数量从约500只增长到约750只,5年间增幅达50%。
更重要的是,蒙新河狸的栖息地面积扩大了50%,原本被分隔开的栖息地重新连通,河狸家族终于能自由迁徙了。
阿勒泰地区开始了母亲河复苏行动,通过跨流域补水让断流的乌伦古河重新焕发生机,退耕还湿了647公顷,为蒙新河狸创造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不过保护蒙新河狸是一回事,也不能完全不顾牧民的利益。
2018年初雯雯团队把162个河狸家族分配给网上的云守护者,每人每年捐赠500元,这些钱全部换成牧草送给离河狸最近的牧民。
![]()
这种“云养狸”模式实现了三方共赢,蒙新河狸得到了持续照料,牧民获得了牧草补贴,网友则通过实时更新的监测数据感受到保护的成就感。
初雯雯团队还在青河、富蕴等地建了7.5万棵柳树苗的栽培点,让牧民参与育苗管理,既解决了树苗供应问题,又给牧民增加了收入。
现在越来越多牧民主动加入保护队伍,看到河狸活动就及时上报,甚至自觉减少了河岸放牧的频次。
牧民逐渐发现蒙新河狸带来的不仅是补贴,还有更优质的草场,河狸坝形成的湿地能涵养水源,让干旱的草场变得更肥沃,牛羊的存活率反而更高了。
而且随着河狸种群恢复,乌伦古河畔重现了大天鹅群栖的景象,每年开春能见到二三十只大天鹅觅食,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和游客。
![]()
不过尽管蒙新河狸种群恢复了不少,但它们仍属濒危状态,保护者还是不能太大意。
保护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下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蒙新河狸其实也是在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对此大家怎么看?
![]()
信息来源:官方媒体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2日《种植百万棵灌木柳、河狸种群增长50%……一起看这条河畔的生态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