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个退休老大爷的脱口秀,特别有意思,笑着笑着,心里酸了一下。
老大爷说:“老年人觉醒的第一步,要逃离‘原生家庭’。”
他口中的“原生家庭”,不是我们常说的那个,而是那个让他又爱又累的“原生儿子”。儿子创业失败,把他给买的房子卖了还债,还在朋友圈吐槽“原生家庭不给力”。
老爷子苦笑:也就原生儿子能干出这种事。创业前哄他出钱当天使投资人,创业后让他当法人,失败了他变得左右不是人。
视频火了,10万点赞,10万转发。原来,有这样感受的,不止他。
包括屏幕前的我,嘴角在笑,心里却泛起一阵苦——这不就是我们这些初中生家长的日常吗?
如果可以,谁不想逃离那个让人又气又无奈的“原生孩子”呢?
![]()
1
“原生孩子”的杀伤力,像钝刀子割肉
说实话,我们这代家长,没少被“原生家庭”这个词教育,整天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又给孩子造成了童年阴影?
可谁又能来体谅一下,我们每天也在默默承受着“原生孩子”带来的内伤?
这伤,往往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冷漠的表情,就像钝刀子割肉,生疼。
好比前几天,我和儿子为一点小事闹别扭。临睡前,他忽然平静地问:“妈,中考是几月份?”
我认真回答。他却扳着手指算起来:
“哦,还有XXX天就毕业了。真好,上了高中我一定住校,反正不想再住家了。”
我脑子嗡地一声响,但强装镇定回答:“那等你考上高中再商量。”
回到房间,心里那股凉意怎么也压不下去。孩子爸还在旁边补刀:“认了吧,儿子终究是别人的。”
这话糙理不糙,可当妈的听了,哪能平静?
青春期的孩子,像一颗不定时炸弹。我们说话不敢重,做事不敢随意,生怕一不小心点燃引线。我们讨好,我们退让,可他们还是会冷不丁来一句:“我真不想在这个家待了。”
那一刻,心真的会疼。不是生气,是失落——那种付出全部,却不被珍惜的失落。如果可以,做家长的也想逃离“原生孩子”,哪怕偶尔也行。
2
你可以哄他,但也要敢“怼”他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家长活得小心翼翼。怕他发脾气,怕他情绪失控,于是不断退让,不断告诉自己“亲生的、亲生的”。
可退让,真的有用吗?
有时候,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得寸进尺。
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阵,儿子动不动就抱怨:
“为什么我会有你这样的家长?别人爸妈都不像你这样管东管西!”
一开始我忍,后来实在忍不住,有一天直接怼回去:
“我还想要一个像XXX(他班上的学霸)那样的儿子呢!人家学习不用催,做事不用管,我什么时候拿你跟他比过?你又凭什么拿我去跟别的家长比?”
那一刻,儿子愣住了,被怼得说不出一句话,气鼓鼓回了房间。
那一瞬间,我心里居然有点痛快。不是因为发泄,而是因为终于划清了一条线:尊重是相互的。你的情绪我理解,但我的付出,不是你理所当然的发泄。
有意思的是,从那以后,他再也没说过“别人爸妈怎样怎样”。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理解,也需要底线。我们可以包容他们的情绪,但不能纵容他们的脾气。
3
敢“怼”的底气,来自平时的积累
你可能会问:这样怼孩子,不怕把他推远吗?
我想说的是,家长这份“怼”的硬气,不是凭空来的,它来自于我们日积月累往“亲情存折”里存下的感情。
我有个朋友,儿子今年读高二。初二时,母子俩曾大吵一架。原因是孩子沉迷游戏,屡教不改。朋友没收手机,孩子就用零花钱偷偷买二手的;家里断网,他就威胁不上学。
第一天、第二天,朋友忍着,帮他请假。到了第三天,她爆发了。她说那是她这辈子发过最大的火,把所有的失望、愤怒和恐惧都吼了出来。孩子吓住了,老公也吓住了,连抱带拽把她从儿子房间拖出来,生怕出什么事。
一顿狂风暴雨之后,整个世界却安静了。第二天一早,闺蜜听见儿子房间有动静,他自己收拾好书包,默默骑车上学去了。
这件事,成了她儿子青春期的分水岭。自那以后,儿子突然通了,像变了个人,不再钻牛角尖,也慢慢回归了讲理、体贴的样子。
我问她:“你发那么大火,就不怕孩子真想不开,或者恨你吗?”
她说:“怕,但我更怕他走歪。我知道我儿子本质不坏,只是暂时迷路。小脾气可以忍,但人生的底线,一步也不能退。做孩子的,也应该知道父母的底线在哪里,父母的底线也是不能碰的。”
很多家长都怕,怕指责青春期的孩子,会把他们推得更远。这话没错,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自己带大的孩子,我们最懂。他本性是善是恶,心里有没有这个家,我们做爸妈的,最应该有掂量。
家,有时候真像个“相爱相杀”的战场。孩子想逃离我们的管束,我们偶尔也想逃离他们的“杀伤”。
但“想逃离”恰恰说明——我们还在乎。
真正的离开,从来都是悄无声息的。
我们和孩子,其实是在同一艘船上。风浪大时,谁都觉得对方在捣乱;风平浪静时,才发现我们划桨的方向,始终一致。
所谓的“硬气”,不是压服,而是用他们听得懂的方式说:
我爱你,但我和你平等。
我们可以吵架,但吵不散。
因为我们是家人——是彼此最深的羁绊。
也许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从不想要逃离,而是哪怕想过一千次离开,最终还是会因为爱,选择回来,一起修好这艘共同的船。
我是诺妈,家有男娃,探讨男娃的养育心得,记录孩子的学习日常,分享学习干货,一起共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