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每月生活费要涨到5000,我一招让她闭嘴,老公都夸我高明
我今年38岁,和老公结婚十年,儿子刚上小学。
我们夫妻俩工作都忙,孩子小的时候,一直是婆婆从老家过来帮我们带。
一晃,婆婆来我们家已经五年了。
我很感激她,所以除了家里所有开销都由我们负责外,我每个月还另外给她2000块钱,让她自己买点喜欢的东西,或者跟老姐妹们出去玩玩。
这钱不多,但也是我们的一份心意。
婆婆拿着钱,平时买菜买水果,偶尔也给孙子买点零食玩具,日子过得也算舒心。
我以为这样的生活会一直平淡地过下去。
直到上个月,小区里的王阿姨跟儿子儿媳闹矛盾,搬回了自己家。
婆婆去看了她几次,回来后就总是唉声叹气。
起初我没在意,以为她只是在感慨王阿姨家的事。
可后来,她话里话外的意思就变了。
吃饭的时候,她会突然说:“小林啊,你看人家楼下的小张,她婆婆帮着带孩子,一个月给六千呢。”
或者在客厅看电视,看到什么广告,就念叨:“这东西好是好,就是贵,我这点钱可买不起。”
我听了,心里有点不舒服,但也没多想,只笑着说:“妈,您要是喜欢,我给您买。”
她摆摆手,又不说话了。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半个多月,家里的气氛都变得有点奇怪。
终于,上个周末,我刚发了工资,正准备把这个月的2000块转给婆婆。
她直接把我拉到房间,关上门。
“小林,妈跟你商量个事。”
“妈,您说。”
她搓了搓手,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开口了。
“你看,我来这也五年了,孩子也带大了。现在物价也涨了,我那些老姐妹,帮衬子女的,没有低于四千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已经猜到她要说什么。
“所以……你看,这生活费,能不能……给我涨到5000一个月?”
5000?
我愣住了。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快赶上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的工资了。
我不是心疼钱,而是这个数字让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变了味。
这不像是家人之间的情分,更像是一场交易。
我稳了稳情绪,轻声说:“妈,家里吃穿用度,哪样不是我们买?您生病买药,我们也没让您花过一分钱。这2000块,是给您的零花钱,您怎么会不够用呢?”
婆婆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
“什么叫零花钱?我天天起早贪黑,买菜做饭,接送孩子,我容易吗?我这是在给你们打工!5000块很多吗?现在请个保姆都不止这个价!”
她声音越说越大,我老公在外面听到了,赶紧推门进来。
“妈,怎么了这是?小林,你怎么惹妈生气了?”
婆婆看到儿子,眼圈一红,委屈地把事情说了一遍。
老公听完,一脸为难地看着我。
他把我拉到阳台,小声说:“不就多三千块钱嘛,给她就是了,免得她天天在家不开心。她毕竟是我妈,为我们付出这么多。”
我看着老公,摇了摇头。
“这不是钱的事。今天她要5000,我们给了,明天她看到别人家给一万,是不是我们也要给?我们是家人,不是雇主和保姆。这份感情,不能用钱来这么算。”
老公叹了口气:“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天天这么僵着吧。”
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我想了一整晚,第二天,我心里有了主意。
我把婆婆和老公都叫到客厅,表情很平静。
“妈,我想了一晚上。您说的对,您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5000块,我们给。”
婆婆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老公也松了口气。
我接着说:“不过,既然是按照保姆的工资标准来,那我们也要把工作内容说清楚,这样对您也公平。”
我从茶几下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
“我简单写一下,您看看合不合理。”
“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准备全家人的早餐。”
“七点半送孩子上学。”
“八点到九点去市场买菜,要保证食材新鲜。”
“九点半到十一点,打扫家里卫生,包括拖地、擦桌子、清理两个卫生间。”
“十二点准备午饭。”
“下午两点到四点,清洗全家人的衣物,并且熨烫好。”
“四点半接孩子放学。”
“晚上六点半准备晚餐,至少三菜一汤。”
“晚上八点,清洗厨房,收拾碗筷。”
“周末双休。如果周末我们需要您帮忙带孩子,按小时另外算加班费。”
我把写得满满的一张纸推到婆婆面前。
婆婆的脸色,从惊喜,到疑惑,再到铁青。
她猛地一拍桌子:“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把我当成什么了?我是你妈!不是你家请来的保姆!”
我点点头,把纸收了回来。
“妈,您当然是我妈,不是保姆。因为您是我妈,所以我发自内心地感激您,给您零花钱,希望您开开心心的。”
“但如果您非要用保姆的工资来衡量您的付出,那这就是保姆的工作标准。”
“亲情是没办法用价格衡量的。您对我们的爱,对孙子的爱,值多少钱?别说五千,五万也买不来。”
“所以,要么我们还像以前一样,您是我们最尊敬的妈妈和奶奶,我们孝敬您。要么,您就当我请的保姆,我们按规矩办事。”
说完,我看着她,不再说话。
客厅里安静极了。
婆婆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红着眼眶回了自己房间。
老公看着我,张了张嘴,最后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给我竖了个大拇指。
第二天,婆婆从房间出来,眼睛还有点肿。
她走到我面前,低声说:“小林,昨天是妈糊涂了,你别往心里去。那5000块的事,就当我没说。”
我笑了笑,拉住她的手。
“妈,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知道您是羡慕别人,心里不平衡。”
我从钱包里拿出一张卡,塞到她手里。
“这是我信用卡的副卡,没有密码。以后您想买什么,就直接刷,别再委屈自己。以前那2000块,您也继续拿着,跟老朋友们打打麻将,喝喝早茶。”
婆婆愣愣地看着手里的卡,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
她握紧我的手,连声说:“好孩子,是妈错了,是妈想岔了。”
从那以后,婆婆再也没提过钱的事,反而对我和孩子更上心了。
家里的气氛,也比以前更融洽了。
经过这件事我才明白,家人之间,最怕的就是把感情算成一笔账。
当亲情被明码标价,那家就不再是家了。
有时候把话说开,反而更能解开心结。
朋友们,你们觉得用金钱来衡量家人的付出,真的对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