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独立音乐,还在“独立”什么?

0
分享至

文|音乐先声

从寂寂无名的新人到Spotify月度听众破1000万,19岁的英国独立音乐人Tkandz只用了一首歌。

最近,他的说唱歌曲《Now or Never》在短视频平台上病毒式传播,并被誉为"当下全球最火的说唱歌曲"。歌曲的爆红也让Tkandz人气急剧上升,其作品在TikTok上被使用超150万次、播放量超33.6亿次。


10月11日,《Now or Never》在Billboard全球200排行(不含美国)中首次亮相,位列第136位。截至目前,这首歌本周在Billboard德国排名第6位,英国官方单曲榜上排名第30位。

在线音乐创作与社交平台BandLab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郭孟儒表示:"如今的艺术家,只要赋予他们创作的力量,他们就能接触到世界上的任何人。"这句话也像是一个时代信号的回响,折射出当下独立音乐新的连接方式。

那么,当独立音乐早已突破小众边界、成为创作常态,在新的连接图景下,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独立音乐如何撬动时代?

近几年,"独立音乐"的概念,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微妙。

曾经,独立音乐指的是不依附于大厂、自力更生、自己录音、自己发行的那一类音乐人。但随着数字技术和社交平台的全面渗透,独立音乐似乎不再是形式固化的界定,更像是一场持续至今的结构性变革。

1977年,独立音乐的开创者之一英国朋克摇滚乐队Buzzcocks通过自建厂牌 New Hormones发行首张EP《Spiral Scratch》,并跑通了商业链路。在当时英国百花争艳的朋克乐队中,Buzzcocks的独特之处在于完全独立完成,乐队向亲友借来500英镑,先压制了1000张以偿还借款成本,结果又额外卖出了1.5万张,获得了商业成功。


《Spiral Scratch》还打进了英国单曲榜Top40,成为音乐产业史上首张以独立自发行形式达到主流热度的唱片。

在独立厂牌建立之前,艺术家不被签约几乎不可能把唱片送进唱片行,在发行层面意义重大。受他们的鼓舞,随后一波英国独立小厂牌相继成立。其中许多厂牌后来成为全球音乐产业的标杆,甚至改写了流行文化的历史,比如Beggars Banquet、Mute Records、Rough Trade等。

Buzzcocks身体力行地诠释了独立音乐的 DIY 心态,并向其他音乐人证明,原来音乐可以脱离工业系统、产业背书而存在。

到2000 年,独立音乐迎来了真正的繁荣时期,那时的流行音乐的风格制作精致,节奏明快,歌曲内容也更为浅显,充满了泡泡糖流行(bubblegum pop)色彩。与此同时,音乐行业正面临着因Napster起诉大学生非法下载音乐的困境。


这种背景下,像The Strokes和Arctic Monkeys这样的独立乐队崛起,代表了与主流音乐文化对立的姿态,独立音乐也因此成为了反叛和自我表达的一种象征。

如今,随着音乐工业力的下沉、发行门槛的不断降低和社交媒体的成熟,音乐消费市场愈发去中心化,也意外为新的独立生态奠定了沃土。

比如,去年TikTok全球夏季十大热门歌曲榜单超过60%的歌曲都为独立发行,像Tommy Richman、Lay Bankz等独立音乐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方面,音乐全球本地化趋势愈发明显;另一方面,独立音乐逐渐渗透市场份额。


根据Chartmetric数据显示,2024年度Top1000艺术家的分布,独立艺术家占41%,而签约三大厂牌(或其他大厂牌)的艺术家占59%,与五五开已相差不远。对于独立艺术家而言,这一占比较五年前上升了13%。



独立音乐平台Catapult My Music数据指出,截至2025年,主流平台上被消费的音乐中,超过50%来自未签约艺术家。而在2024 年,独立艺术家占全球录音音乐收入的35%,总计1270亿美元。也就是说,独立音乐正在赢得真正的关注度,掌握了主动权,听众的耳朵也正在向独立音乐倾斜。

与此同时,独立音乐人正在悄悄解锁传统唱片体系难以复制的和粉丝建立深度连接的能力。

在内容爆炸的时代,艺术家和粉丝之间的真实互动,比起高预算的宣传更划算。他们可以在社群里一对一回复评论,在直播时喊出粉丝的ID,甚至在演出后亲自递上周边。


当然一些大型艺人可能也想做这些事,但通常体量不允许,他们能做的更多是运营,很难共创。而独立音乐人的人情味,不只换来了情感价值,也在数据上展现出真实优势。

比如,Chartmetric数据显示,在排名中腰部区间(12k–35k)且在2024年实现了至少20%增长的艺术家中,超过90%都是独立音乐人,而来自大厂牌的只占不到10%。


如今独立音乐与主流音乐的份额已逐渐趋近,生态格局也随之发生转向。艺术家在签下合约之前,就能先以"小型媒体组织"的姿态完成自我启动,创作、发布、传播、社群经营一体化运作。

平台的工具化、受众的分众化,使独立音乐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实验空间与话语权。他们完全有几率以个人为单位,撬动时代的声音版图。

独立音乐,到底意味着什么?

独立音乐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了。

与二十年前相比,独立音乐已不再具有同样的文化分量。

现在我们经常会有一种感觉,一个签约主流唱片公司、拥有数百万粉丝的艺术家,也可能被认为是"很indie";而某些形式上看似独立的项目,却已全面商业化运作。以美国纽约乐队Vampire Weekend为例,他们看起来给人一种2000年代布鲁克林独立音乐的气质,然而他们来自索尼音乐集团旗下厂牌Columbia Records。


国内一样,比如今年5月,香港摇滚乐队Supper Moment也出席典礼并在活动现场惊喜宣布已经正式签约环球音乐;今年10月,独立音乐人汉堡黄也与华纳音乐也达成音乐战略合作。

从音乐本身来讲,独立音乐在早年蓬勃发展时期,为许多实验性音乐风格铺了路,那些在当时显得先锋、前卫的风格,如今已被视为主流审美的一部分。

比如,2020年代在TikT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诞生了"Indie sleaze(独立邋遢风)"这个热词,就是用来形容像The Strokes、LCD Soundsystem、Arctic Monkeys和The Libertines这样把车库、后朋这样的音乐风格又推到了时代前沿的乐队。


另一方面,独立音乐人业内声量与受众规模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不再成正比。比如两位同样具有独立气质的音乐人2hollis、Mk.gee就是很好的例证。

今年4月,美国独立音乐人2hollis发行新专辑《star》,但似乎在行业媒体中水花并不大。相比之下,与其共同入选《Ones to Watch》"26位必关注艺术家"的美国独立音乐人Mk.gee专辑《Two Star & The Dream Police》,似乎获得了更多的媒体关注与乐评认可。

有意思的是,从数据上看,2hollis的增长速度显然更快。如图所示,在2024年,2hollis的月度听众仅50万,明显低于Mk.gee的170万左右。然而,到了2025年9月,2hollis的月度听众数大幅增长,突破423万,尽管没有行业背书,他的表现依然远远超过了Mk.gee。


2hollis数据的上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极具辨识度的个人形象,一头标志性的长金发、灵感来自《哈尔的移动城堡》的耳饰细节,为他建立起一种鲜明、稳定且数字友好的视觉标签。


可以看出,平台对于主流和独立是一视同仁的,被奖励的,都是那些拥有鲜明人格标识与数字传播力的艺术家。他们能在内容过剩的时代建立自我叙事,以独特的声音与风格在算法与人心之间,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位置。

不过,独立艺术家的成长与希望并存之时,经济压力也在加大。制作成本上涨、关税、签证、粉丝整体消费力下降、差旅费用以及流媒体收入下滑等因素,都让独立艺术家更难靠作品谋生。

由于变现低迷,许多独立艺术家干脆选择退出流媒体,像Deerhoof、King Gizzard & The Lizard Wizard、Xiu Xiu等都是最近从Spotify下架作品的音乐人,虽然与Spotify的政治立场有关,但也是对目前流媒体低回报的抗议。


归根结底,无论独立还是主流,两者在平台上的境遇几乎并无差别。今天的艺术家都面临着相似的课题,如何在算法主导的时代,拥抱DIY制作、数字化工具,以及与粉丝的直接互动,让作品被真正听见。

结语

如英国国会唱片公司前总裁Nick Raphael所说:"我们似乎兜了一圈,又回到了独立音乐的时代,无论是超级巨星,还是小虾米,促成一个艺术家从无名到出名的,是同心圆式的信念。"

最初的支持者可能是家人、朋友、摄影师,然后是粉丝、媒体、乐评人……这一圈圈关系网组成了每一个音乐人的成长轨迹,每一层相信你的人,都会把影响力进一步传递出去。

在这个意义上,独立音乐在今天除了形式上之外,或许就独立在拒绝被同化、拒绝被格式化,在海量复制品中坚持独特的声音、叙事与人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心轩专栏
2025-11-02 21:59:42
24投22中狂砍55分9板!张子宇这2战杀疯了:无愧女篮大杀器!

24投22中狂砍55分9板!张子宇这2战杀疯了:无愧女篮大杀器!

篮球快餐车
2025-11-07 03:56:32
“彻底傻眼”了,西方光刻机大规模停机,美方:这都怪中国

“彻底傻眼”了,西方光刻机大规模停机,美方:这都怪中国

元爸体育
2025-11-07 01:43:11
半场梦游全靠徐杰兜底!满级号艰难大胜江苏,杜锋五上五下闹笑话

半场梦游全靠徐杰兜底!满级号艰难大胜江苏,杜锋五上五下闹笑话

后仰大风车
2025-11-06 21:35:30
最新:乌克兰收复红军城的议会大厦!实证并未被包围

最新:乌克兰收复红军城的议会大厦!实证并未被包围

项鹏飞
2025-11-06 17:06:27
男子用2条毒蛇泡酒,12年后打开本想品尝美酒,谁知出现惊人现象

男子用2条毒蛇泡酒,12年后打开本想品尝美酒,谁知出现惊人现象

诡谲怪谈
2025-04-01 17:37:59
杭州一小学发生这种事,满屏的恐惧感扑面而来!

杭州一小学发生这种事,满屏的恐惧感扑面而来!

胖胖说他不胖
2025-11-06 16:26:57
最佳抗衰老的 4 种运动,让你比同龄人显年轻!

最佳抗衰老的 4 种运动,让你比同龄人显年轻!

增肌减脂
2025-11-06 13:06:40
德国外长刚重启访华,就开始搞事情,居然邀请蔡英文,我国不能忍

德国外长刚重启访华,就开始搞事情,居然邀请蔡英文,我国不能忍

DS北风
2025-11-06 10:58:05
国务院免去他原职!此前已空降地方,任省委常委

国务院免去他原职!此前已空降地方,任省委常委

上观新闻
2025-11-06 19:29:08
电商纳税新规来了,销售超10万必须升级个体或公司,有人直接关门

电商纳税新规来了,销售超10万必须升级个体或公司,有人直接关门

眼光很亮
2025-11-06 10:26:13
副院长出轨后续来了:两人被撤职,双方相差10岁,女子长得很漂亮

副院长出轨后续来了:两人被撤职,双方相差10岁,女子长得很漂亮

皮蛋儿电影
2025-11-06 22:01:11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小樾说历史
2025-11-04 15:18:33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大陆寒心了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大陆寒心了

顾史
2025-11-05 21:47:44
0-1!欧冠首支出局队基本确定:换了主帅继续输!6连败近乎被淘汰

0-1!欧冠首支出局队基本确定:换了主帅继续输!6连败近乎被淘汰

球场没跑道
2025-11-06 11:21:21
内涵高露、手撕王传君,“黑料缠身”的白百何,谁给她的勇气?

内涵高露、手撕王传君,“黑料缠身”的白百何,谁给她的勇气?

白面书誏
2025-11-06 16:03:00
年纪轻轻,我在农村守寡,白天很忙,晚上很孤独

年纪轻轻,我在农村守寡,白天很忙,晚上很孤独

杨木林
2024-04-25 11:31:24
全运男篮:辽宁93-90险胜北京,赵继伟23+14,廖三宁错失关键罚球

全运男篮:辽宁93-90险胜北京,赵继伟23+14,廖三宁错失关键罚球

懂球帝
2025-11-06 18:33:06
23分16板10助!就在今天,4项前无古人的NBA纪录被威少达成了

23分16板10助!就在今天,4项前无古人的NBA纪录被威少达成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06 14:29:13
一个十分残酷的事实:国产数据库,国产系统,90%基于美国开源改造

一个十分残酷的事实:国产数据库,国产系统,90%基于美国开源改造

侃故事的阿庆
2025-11-06 06:06:17
2025-11-07 05:36:49
蓝鲸新闻 incentive-icons
蓝鲸新闻
财经信息服务平台
122318文章数 1934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本地
房产
游戏
艺术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珍惜PS4会免!明年将大幅减少数量 只偶尔提供给PS+

艺术要闻

惊人!一幅画拍出3.45亿,竟然他早已去世62年!真相令人震惊!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