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釜山会谈结束后,安世半导体的风波压根没停。荷兰安世半导体从10月26日就给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断供晶圆,到现在也没恢复。安世中国没办法,11月2日只好给客户发公开信,说自家库存够,能撑到年底甚至更久。信里还戳破了荷兰方面的谎话——对方说安世中国管理层没按时付款,纯属无中生有,实际上安世中国根本没违约,反倒是荷兰那边欠着东莞工厂10亿元货款没给。
![]()
断供都一周了,安世中国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一边靠库存维持供货,一边赶紧找新的晶圆产能来验证。这事儿明摆着,10月30日中国代表团去布鲁塞尔和欧盟谈,还有中美领导人在釜山碰面,这两场会谈压根没解决安世的问题。而且拦着问题解决的,根本不是美国,是欧盟那“27根钉子”。
这话不是随便说的。安世这事儿的源头,是美国9月29日发布的“50%股权穿透规则”。结果第二天,荷兰政府就下了“部长令”,把安世全球的资产和业务冻结了一年。10月1日,安世三个外籍高管又跑到荷兰法院紧急申请,要暂停中方董事的职务,还想把股权托管出去。不到一周,荷兰法院就火速判了,暂停CEO张学政的职务,派了个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董事,把闻泰科技持有的大部分股份交给第三方管了。
在这一连串操作里,美国的规则就是个导火索。美国根本没逼着荷兰冻结闻泰的股权,可荷兰政府和法院比谁都积极。从规则生效到股权冻结,就用了8天时间。这么高的效率,在欧洲的政府和司法机构里,真得打着灯笼找。
荷兰这么反常,肯定不是美国逼的,分明是一开始就想抢闻泰科技的东西,美国收紧半导体管制不过是个借口。实际上中美釜山会谈后,美国都把那“50%股权穿透”规则暂停一年了,荷兰还是不松口——股权不解除冻结,晶圆也不给东莞工厂供,搞得客户们人心惶惶,安世中国才不得不发公开信稳住大家。
荷兰敢这么横,全靠欧盟当援军。最近几天,德国、法国还有欧盟委员会嘴硬得很,放话说要对华报复,甚至可能用《反胁迫工具法案》这种贸易“核选项”。德法这些国家对中国有敌意,说白了就是因为对华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就说德国,今年1到8月,对华出口跌了13.5%,进口却涨了8.3%,逆差直接扩了142.8%,到了174亿美元。其中汽车产业最惨,前8个月燃油车对华出口跌了43.9%,从70亿美元掉到40亿美元,比黄金、药品出口还少。反观中国,新能源车对欧洲出口涨了439.4%,电池出口涨了36.6%,光是卖给德国的电池就超过90亿美元,是德国燃油车对华出口的两倍多。
![]()
欧洲制造业不行了,一方面是自己不思进取,另一方面也受俄乌战争影响。俄乌开战后,德国经济连续3年要么不增长要么负增长。法国能源自给率高点,经济勉强正增长,但公共债务都到3.3万亿欧元了,占GDP的114%,财政赤字也远超欧盟3%的上限。这种时候,中国的好商品进来,欧洲企业自然扛不住。荷兰抢安世的股权,本质就是欧洲制造业公平竞争输了,耍无赖而已。
![]()
这事儿给所有中国出海企业提了个醒:别光盯着美国的动作,欧洲这些国家的心思更得防。他们嘴上喊着市场经济,真到竞争不过的时候,抢东西、扣帽子的手段来得比谁都快。安世中国现在靠库存撑着,但欧盟那“27根钉子”不拔掉,这事儿恐怕还得拖很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