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一场流感横扫全球,夺走了数千万人的生命,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中世纪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
当一只大雁从凉爽的西伯利亚振翅南飞时,流感病毒的隐忧便在欧亚大陆科学家心中生发。
流感与人类的纠缠已跨越数千年——古埃及医书就有相关症状记载,而“catch cold”一词在16世纪才开始使用。
1933年,人类首次发现流感病毒,从此揭开了与这个微小却强大的对手百年抗争的序幕。
![]()
01 流感起源与病毒分型
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主要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
甲型流感病毒变异力、传播力明显强于乙型,是引起大流行的主要病毒。
在鸟类、猪和人类之间循环寄生、突变的过程中,流感病毒不断变换形态,导致每个流感季爆发的株型都不一样。
猪作为流感病毒的“混合器”,禽流感病毒与猪流感病毒在其体内共演化,然后传播给人类。
02 历史上的流感大流行
20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数次流感大流行:
- 1918年:西班牙流感(H1N1),死亡人数2000万-5000万,最新估计高达5000万-1亿。
- 1957年:亚洲流感(H2N2)
- 1968年:香港流感(H3N2)
-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
03 国内流行趋势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流感一般多发于每年冬春。南方有些地区往往还会在夏季出现高发。
中小学校是流感暴发的重点场所,人群聚集的环境极易导致疫情暴发。
根据国家权威机构和各地疾控部门的最新监测,我国当前(2025年秋冬)主要的流行毒株是甲型H3N2流感病毒。
![]()
下面这个表格,能帮你快速了解今年流感的核心信息。
项目
2025年当前情况
说明与对比
主要流行毒株
甲型 H3N2
去年(2024年)的优势毒株是甲型H1N1,毒株的更替导致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更易传播。
流行特点
- 活动上升:南方省份流感活动明显上升,北方省份也开始呈现上升趋势。
- 时间提前:今年的流感流行期比去年提前了将近一个月。
疫苗有效性
有效
今年的流感疫苗组分包含了甲型H3N2毒株,三价和四价疫苗均能提供有效保护。疾控专家强调,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管用、最经济的手段。
️ 防护建议
- 尽快接种疫苗:疫苗全程接种后约2-4周产生抗体,整个流行季任何时间接种都有益。
- 做好日常防护:勤洗手、多通风、在人群密集处科学佩戴口罩、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
今年流感毒株的更多信息
除了表格中的核心要点,以下几点信息也值得你关注:
- 甲型H3N2并非新毒株: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已澄清,H3N2是常见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亚型之一,在不同年份交替成为优势毒株是正常现象。因此,无需因为“毒株不同”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 注意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流感的全身症状通常更重,如果你或家人出现突发高烧(常超过38.5℃)、明显的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等症状,需要高度警惕是流感,而普通感冒则以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为主。
- 感染后请科学应对:一旦出现流感症状,特别是高危人群(如老人、儿童、孕产妇及有基础病人群),应及早就医。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确诊后建议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上学,待体温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超过48小时后再解除隔离。
04 现代防控与抗病毒治疗
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不同,因此需要每年接种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6个月至5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医疗卫生工作者优先接种。
在治疗方面,抗病毒药物是降低重症率、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2025年发布的《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合理使用专家共识》推荐:
- 确诊流感且症状典型者、高危人群优先在发病48小时内启动抗病毒治疗
- 重症患者超过48小时用药仍可获益
- 首选药物为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
05 科学防护,正确应对
日常防护中,要认清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流感常表现为突发高热、肌肉酸痛、乏力,症状比普通感冒更重、传染性更强。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不带病上班、上课。
科学家们仍在不懈地追踪流感病毒的踪迹。正如美国作家约翰·M·巴里所言:“无论真相有多么恐怖,领导者都必须将其公之于众。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打破恐惧。”
面对流感,我们无需过度恐慌,但必须保持敬畏。每年接种疫苗,生病时及时就医,做好个人防护——这些看似简单的行动,正是我们与这个古老病毒共存百年来积累的最宝贵智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